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查房消化内科 2014.05二、疾病相关知识介 绍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 管、胃、十二指肠、肝、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 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 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 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导致失血性休克 而危及病人生命。是常见的临床急症,病死率高 达8-13.7%。(一)病因:1、胃十二指肠溃疡2、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3、门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4、胃癌5、其他原因:胆道出血、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食 管肿瘤、食管溃疡、胰腺疾病及全身疾病如血液病 、血管性疾病、尿毒症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等。(二)临床表现:1、呕血、黑便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3、氮质血症4、发热5、血象1、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 性表现 2、均有黑粪,但不一定有 呕血。取决于出血部位、 量及速度 3、呕血多为咖啡色或棕褐 色,量大可为鲜红色或伴 血凝块 4、需与下消化道出血及其 他原因引起的黑便相鉴别(二)临床表现:1、呕血、黑便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3、氮质血症4、发热5、血象1、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重 要的临床表现 2、程度随出血量多少而异 3、表现:头晕、心悸、乏 力、出汗、口渴、晕厥、 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收 缩压在80mmHg以下,严重 者呈休克状态 4、老年人死亡率高(二)临床表现:1、呕血、黑便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3、氮质血症4、发热5、血象1、可分肠源性、肾前性、 肾性氮质血症 2、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 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 高峰,34天后恢复正常 。 3、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 ,如血尿素氮持续升高, 提示有继续出血或出血未 停止。(二)临床表现:1、呕血、黑便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3、氮质血症4、发热5、血象1、大量出血后,24小时内 常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 38,可持续35天; 2、机制:循环血量减少、 周围循环衰竭,致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障碍;贫血、 基础代谢增高; 3、若发热超过39,持续 7天以上,应考虑有并发症 存在。(二)临床表现:1、呕血、黑便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3、氮质血症4、发热5、血象1、失血性贫血; 2、出血34小时以上才出 现贫血; 3、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 胞即升高,如持续升高, 提示出血未停止; 4、出血后25小时,白细 胞可达1020109 /L, 血止后23天恢复正常;(三)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 血象变化有助于估计出血量及动态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判断治疗效果。2、内镜检查 是目前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 检查方法,应尽早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3、X线钡剂造影检查 在出血停止且病情基本稳定数天后进行为宜。 出血的病因诊断1、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2、胃镜:确诊手段,推荐急诊胃镜检查(24-48hr)3、X线钡餐:一般在出血停止1周后进行 4、其他:选择性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5、剖腹探查上消化道出血的确立诊断: 1、根据呕血、黑粪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 2、呕吐物或黑粪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下降可作出诊断。 3、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排除口、鼻、咽喉部 出血。 4、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诊断; 5、排除进食引起的黑粪 动物血、炭粉、含铁剂的治 疗贫血、含铋剂的治疗胃病药物等。失血量估计失血量估计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1、反复呕血,甚至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 2、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色泽转为暗红色,伴有肠鸣音 亢进; 3、外周循环衰竭经补液及输血后未见改善,血压不稳定4、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测定继续下降;网织红计数持续升高;5、在补液与尿量足够时,血尿素氮仍持续升高;6、门脉高压的病人原有脾肿大,在出血后应暂时缩小,如不见脾恢复肿大亦提示出血未止。提示有继续出血或出血尚未停止(五)治疗要点:1、一般急救措施2、补充血容量3、止 血4、治疗并发症5、治疗原发病1、一般急救措施1、心理护理 2、休息:提高下肢的平卧位,头偏一侧 3、环境 4、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引器等 5、严密监测:Bp、P、R、尿量、神志、呕血与黑粪量、Hb、RBC、BUN等。立即配血,快速输液,必要时紧急输血。 紧急输血指征: (1)体位改变出血晕厥、 Bp下降、心率增快 (2)SBP100次/分,BP:128/70mmHg,小便较少,继加 强补液,扩容治疗,遵嘱予输悬浮红细胞2单位,以纠正贫血并予预 防性抗感染治疗,记24小时尿量,予禁食级护理,吸氧,心电监 护.21日胃镜显示:由于患者胃内食物残留,影响观察,十二指肠可 见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球部溃疡可能.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0.31,红 细胞2.0,血红蛋白60,红细胞压积18.4,血小板151.一、简要病史与护理病程护理病程: 5.23.10:30患者神清,未再解黑便, 主诉口渴乏力缓解,无呕血、头晕、及冷汗,予以少量 流质饮食,因胃镜下检查显示溃疡面基底干净,再出血可能较小,停病重,停吸氧. 查体:BP:127/70mmHg,血常规复查红细胞2.18,血红蛋白65, 今遵嘱予输血浆 400ml输入,其余治疗同前,续观病情变化。中午14:37患者T38.2,予以来比林0.9肌注。16:00 T:37度。5.24患者神清,生命体征平稳,HGB65,为纠正贫血,改善机体状况,继续输红细胞400ml。予以停奥曲肽泵入。5.25患者主诉头晕乏力明显缓解,排黑色便1次,成型,量不多,无呕血,BP128/70MMHG, HR88次/分,血常规显示:红细胞2.64,HGB80。为巩固疗效,继续以抑酸止血,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一、简要病史与护理病程护理病程:5.25至今续遵嘱予止血、补液、制酸、等治疗,密 切观察病情变化。一、简要病史与护理病程n 红细胞 白细胞 HG B红细胞压 积血小板5.203.7213.0913334.72325.211.115.593911.11045.213.0510.5992281725.222.010.316018.41515.232.188.236519.91465.252.647.88024.4184三、护理诊断及三、护理诊断及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护理诊断排便异常 活动无耐力有体液不足的危险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组织灌流量的改变知识缺乏焦虑nP:排便异常:(与消化道大量出血、进食减少有关)nI:护理措施n1、观察病人出血量n2、观察粪便的量、性状、排便次数n3、保持肛周皮肤卫生nO:nP: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nI:1.遵医嘱补液,并监测电解质的变化,告知患者可进食含钾高 的食物,如橙汁,鲫鱼汤等。 n2.经常巡视病人,及时了解并解决病人的身心需要,常n需要的物品放在病人容易取放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n体力活动 n3.保持床单元的平整,清洁,使病人感到舒适 n4.等病情好转,鼓励病人逐渐增加活动nO:nP:组织灌流量的改变 (与消化道出血有关)nI:1.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并给予心理安 慰n 2,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必要时给予两路静 脉补液以补充血容量,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n3,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n4,观察并记录病人呕血及黑便的量,性质n5,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皮肤的温湿度T 、P 、R、BP及24小时的出入量并随时测量记录nP:有液体不足的危险:(与消化道出血有关)n1、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电解质、营养物质以满足 病人的生理需要量,恢复和维持血容量。n2、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脉搏nP:营养失调:(与禁食、上腹部胀痛不适有关)nI:补液支持治疗。能进食后予高热量、维生素丰富的 和易消化的食物。nP:焦虑(与病情反复、应激状况出血有关)nI:关心体贴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答病人提出 的问题,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缺乏相关知识n给予相应知识的普及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 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护理措施n1.体位与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出血时病人取平卧位并 将下肢略抬高,n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 吸;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 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n2.治疗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宜选择粗大血管, 根据生命体征适当回快补液速度,在心率、血压基本 平稳后可减慢速度,以免补液量大引起肺水肿或再次 出血。补液过程中注意晶体和胶体的搭配n3.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 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出血停止后 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 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n4.心理护理:观察病人有无紧张、恐惧或悲观 、沮丧等心理反应,特别是慢性病或全身性疾 病致反复出血者,有地对治疗失去信心,不合 作。解释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关心、安慰病 人。抢救工作应迅速而不忙乱,以减轻病人的 紧张情绪。经常巡视,大出血时陪伴病人,使 其有安全感。呕血或解黑便后及时清除血迹、 污物,以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解释各项检 查、治疗措施,听取并解答病人或家属的提问 ,以减轻他们的疑虑n5.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有无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脉搏细弱、 血压降低、脉压变小、呼吸困难、体温不升或发热,必要时进行 心电监护。精神和意识状态:有无精神疲倦、烦躁不安、嗜睡 、表情淡漠、意识不清甚至昏迷。观察皮肤和甲床色泽,肢体 温暖或是湿冷。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准确记录出 入量,疑有休克时留置导尿管,测每小时尿量,应保持尿量30毫 升每小时。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质、颜色及量。定期复查 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尿素 氮、大便隐血,以了解贫血程度、出血是否停止。监测血清电 解质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急性大出血时,经由呕吐物、鼻胃管抽 吸和腹泻,可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 碱平衡n6.出血量的估计:根据呕血与黑便估计:粪便潜血试 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毫升以上;出现成形黑 便者,失血量在60毫升左右;排柏油样大便时,出血 量在100毫升以上;胃内积血250毫升以上时可引起 呕血n7.休息与活动:精神上的安静和减少身体活动有利于 出血停止。少量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大出血者绝对卧 床休息,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并定时变换体位,注意 保暖,治疗和护理工作应有计划集中进行,以保证病 人的休息和睡眠。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n8.安全的护理:轻症病人可以起身稍事活动,可上厕 所大小便。但应注意有活动性出血时,病人常因有便 意而至厕所,在排便时或便后起立时晕厥。指导病人 坐起、站起进动作缓慢;出现头晕、心慌、出汗时立 即卧床休息并告知护士;必要时由护士陪同如厕或暂 时改为在床上排泄。重症病人应多巡视,用床栏加以 保护n9.生活护理:限制活动期间,协助病人完成个人日常 生活活动,例如进食、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排泄。 卧床者特别是老年人和重症病人注意预防压疮。呕吐 后及时漱口。排便次数多者注意肛周皮肤清洁和保护健康教育n1.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过程及预后因引起出血 的病因而异,应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 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以减 少再度出血的危险。 n2.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的规律,进营养丰富、 易消化的食物忌浓茶和咖啡饮料,避免过饥或 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 热、产气多的食物、饮料等,合理饮食是避免 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忌烟酒!n3.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 绪,保证身心休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 自我处方。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n4.病人及家属应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及应急措 施,出现头晕、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