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节 维生素一.概述1.维生素: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 大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 大都以本体或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 食物中,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 物供给。2.功能:酶的辅酶及辅基成分3.分类(1)脂溶性:A、D、E、K,在食物中常 与脂类共存,易在体内储存过量引 起中毒;常测定血浆或血清浓度以及 相关酶的活性来评价体内营养状况 (2)水溶性:B、C,溶于水,易排出 易缺乏,常以尿负荷试验来评价体 内营养状况二.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1.特性及表示单位2.生理功能:与正常生长、生殖、视觉 及抗感染有关(1)视觉:暗适应(2)上皮生长与分化(3)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4)其他:影响生殖;防化学致癌物3.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1)评价A.血清VitA 水平B.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暗适应功能测定D.其他:VitA耐量;生理盲点(2)缺乏症A.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及干眼病 :Bitot斑B.粘膜、上皮改变C.生长发育受阻D.其他:味觉、嗅觉,食欲4.来源与供给量(1)来源: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 (2)供给量:800 ugRE (3)中毒:A.成人B.孕妇在妊娠早期每日大剂量摄入 娩出畸形儿的危险性增加二.维生素D:具胆钙化醇生物活 性的一类化合物1.特性与生理功能 (1)特性-D源 (2)人类获得VitD的两大途径-食物摄入-D源形成(皮肤阳光照射) (3)代谢*1,25-(OH)2-D3为活性物质(4)生理功能:调节Ca、P代谢; 骨骼与牙齿代谢;与血中的氨基酸含 量有关2.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 (1)评价 A.血浆1,25-(OH)2-D3或 25-(OH)-D3 测定 B.血中CaP C.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2)缺乏:婴幼儿-佝偻病;成 人-骨质疏松、软骨症3.来源与供给量 (1)来源:两个途径 (2)供给量:天然食物中含量低, 海鱼、动物肝、蛋黄、奶油相对较 多RDA:5ug/d (3)中毒:长期每日摄入 2000IU/d(或50ug/d)即可中毒(三)维生素E(生育酚) 1.特性与生理功能 (1)特性:多种活性形式、和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生育酚生物活性最强 (2)功能A.维持红细胞完整性B.抗氧化作用a.防止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维持含不 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细胞膜的完整性 和正常功能,并避免自由基的损害 b.防止VitA、VitC的氧化,保证它们 在体内的营养功能 c.抑制含硒蛋白、含铁蛋白等的氧化 ,保护脱氢酶中的巯基不被氧化, 或不与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而失去 作用C.参与体内重要物质的合成: DNA、辅酶Q、血红蛋白、精子D.其他:抗衰老;抗癌2.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1)评价A.血浆-生育酚浓度B.红细胞溶血试验:H2O2+RBC, 溶血说明VitE缺乏(2)缺乏症:较少见3.来源与供给量 (1)来源: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2)供给量:因年龄和生理状况不 同略有差别,并随膳食成分而改变 ;一般每摄入1g多不饱和脂肪酸应 摄入0.4mg VitE;但过量不宜三.水溶性维生素共性:A.水溶性,常共同发生作用,混合 缺乏B.烹调影响大C.储备少,需经常补充D.尿负荷试验进行测定(一)维生素B1(硫胺素/抗神经炎因子/抗脚气病因子)1.特性与生理功能 (1)特性:TPP(80%)、TTP( 10%)和TMP(10%) (2)功能A.羧化酶和转羟乙醛酶的辅酶B.与食欲、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 化液的分泌有关2.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 (1)评价A.尿负荷试验B.硫胺素与肌酐的比值C.RBC转酮酶活力与TPP效应 (2)缺乏症:摄入不足、需要量增 加或吸收障碍典型症状A.干性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B.湿性脚气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 水肿C.混合性D.婴儿脚气病:2-5月,见于缺乏VitB1 的乳母所喂养的婴儿E.先天性脚气病:孕期缺乏VitB1所致, 及时补充可缓解3.来源与供给量(1)来源: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谷类是我国人民V itB1的主要来源 ;一些食物中含抗V itB1因子;烹调 加碱也会破坏 (2)供给量:常按所需能量确定( 0.5-0.6mg/1000kcal)(二)维生素B2(核黄素)1.特性与生理功能 (1)特性:对光敏感,在食物中多与蛋 白质形成复合物(黄素蛋白) (2)功能A. FAD、FMN的辅酶,参与电子传递B. 激活V itB6,参与色氨酸转变为尼克酸C.参与叶酸转化成各种辅酶,间接对细 胞增殖及人体生长起作用D.参与一些生化作用2.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1)评价A.尿排出量活负荷试验B.红细胞谷胱苷肽还原酶活力系数 (EGRAC)AC= 加FAD后谷胱苷肽还原酶活力 不加FAD后谷胱苷肽还原酶活力C.红细胞V itB2含量测定(2)缺乏症A.口腔症状:口角炎、唇炎、舌炎 (地图舌)B.皮肤炎症:脂溢性皮炎;生殖器 皮肤炎症C.眼部症状*“口腔-生殖综合征”D.影响生长发育E.贫血3.来源与供给量(1)来源:动植物食品中(2)供给量:需要量与能量代谢 、蛋白质有关(四)维生素B61.特性与生理功能 (1)特性:三种活性形式-吡哆醇、 吡哆醛和吡哆胺 (2)功能:在体内被磷酸化为辅酶 形式,参与酶系代谢A.参与氨基酸的代谢B.参与糖原和脂肪酸代谢C.其他2.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1)评价A.血或尿中吡哆醛和吡哆酸的含量 测定B.色氨酸负荷试验C.红细胞转氨酶活力测定(2)缺乏A.脂溢性皮炎B.唇裂、舌炎及口腔炎症C. 神经精神症状(婴幼儿或个别成 年人)D.婴儿在出生前几个月脑发育时期 缺乏会引起永久性的损伤3.来源与供给量(1)来源:普遍存在于动植物食物 (2)供给量:受膳食中蛋白质水平 、肠道菌合成量以及人体利用程度 、生理状况、服药等的影响(五)尼克酸(烟酸/维生素PP) 1.特性与生理功能 (1)特性:活性形式-烟酰胺 (2)功能:转化为辅酶(NAD)、 辅酶(NADP)发挥作用A.参与 糖、脂类和氨基酸的代谢B. 涉及某些激素的代谢C.对维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 肤的正常功能起重要作用2.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1)评价A.尿中N1-甲基尼克酰胺(N1-MN) 排出量测定B.尿中N1-MN/肌酐比值 (2)缺乏:癞皮病*“3D”症状:“皮炎、腹泻和痴 呆”3.来源与供给量(1)来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 中,动物性以尼克酰胺、植物性以 尼克酸为主 (2)供给量:与热量消耗有关(六)维生素B12(钴胺素):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1.特性与生理功能(1)特性:活性形式5-脱氧腺苷 钴胺素和甲基钴胺素;在体内必须 与“内因子”(IF)结合才会被吸 收(2)功能:A.促进生长,维持神经组织正常功 能及红细胞生成B.以辅酶形式参与甲基丙二酰胺 CoA异构酶与甲基转移酶两个系统 的作用,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 生的危险性和提高叶酸的利用率2.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1)评价A.血浆中含量测定B.血象检查以及氰钴胺素吸收试(2)缺乏:一般较少见,严重者可 见巨成红细胞贫血和进行性神经病3.来源与供给量(1)来源:动植物食物(2)供给量:我国目前尚无标准(七)维生素C(抗坏血酸)1.特性与生理功能(1)特性(2)功能A.氧化还原活性.促进铁的吸收、转移、储存和利用.促使双硫键(-S-S-)还原为巯基(- SH),与体内其他抗氧化剂共同清 除自由基.参与四氢叶酸的一碳单位的转移和 防止V itA、V itE及不饱和脂肪酸的 氧化,阻止体内的氧化损伤过程B.羟化作用.激活羟化酶,使脯氨酸和赖氨酸羟 化形成胶原蛋白 .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参与肾上腺皮 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C.其他:-抗癌-解毒-提高体液免疫功能2.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1)评价A.血浆V itC含量B.白细胞V itC含量C.负荷试验 (2)缺乏:坏血病3.来源与供给量(1)来源:新鲜蔬菜和水果(2)供给量:60mg/d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