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第一节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索金属性质的奥秘, 体验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与和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物理性质、保存、存在;根 据金属的性质来认识铝的存在及用途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结合实 验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 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中金属及其性质回顾及归纳 2. 钠、铝与氧气反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第一课时海师附中化学组:张勋第一节学过的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镁条的燃烧铝丝与硫酸铜 溶液反应铜丝与硝酸银 溶液反应1.物理性质:不透明,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一、 金属的性质质2.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点燃3Fe+2O 2 = Fe3O4 (2)金属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Fe+2HCl=FeCl2+H2 (3)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二、常见见金属活动顺动顺 序K、Ca、Na、Mg、Al、Zn、Fe、Sn、Pb(H)、Cu、 Hg、Ag、Pt、Au+11 2 8 1钠+132 8 3铝+122 8 2镁铝原子最外层为3, 易失到3 个电子, 达到稳定结构生成 Al3+钠原子最外层为1, 易失去1 个电子, 达到稳定结构生成 Na+氧原子最外层为2, 易失到2 个电子, 达到稳定结构生成 Mg2+金属的外层电子易失去,生成阳离子实验实验 要求3-1:观察钠的保存方式用镊子取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刀切开钠块,观察切面颜色观察切面在空气中的变化将钠块放回试剂瓶中实验实验 要求3-2:取一粒黄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钠的物理性质3-1银白色金属光泽,常温下固态,硬度较小。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 中就会发生变化。4Na+O2=2Na2O十分钟后说明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实验现象3-2钠受热后,熔成小球( 熔点低),反应剧烈 ,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为:2Na + O2 = Na2O21.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泊,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 化,轻轻晃动。观察现象现象:铝箔熔化,且失去了光泽,但熔化的铝 并不滴落。这是因为铝的表面生成了氧化铝,保护了铝,形 成一层保护膜,所以不滴落。2.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 ,再加热至熔化,观察现象。现象:熔化后的铝也不滴落,铝箔再次生成 氧化铝。4Al + 3O2 = 2Al2O3 (常温或加热热)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课堂小结: 一、知识回顾二、新的收获1.金属物理性质:不透明,金属光泽,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 性2.金属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1.金属钠与氧气反应2.金属铝与氧气反应2Na + O2 = Na2O24Al + 3O2 = 2Al2O3 (常温或加热)4Na + O2 = 2Na2O1.金属钠是_色固体,质地_,将 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 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生成物的颜色是 _色淡黄银白柔软 4Na+O2=2Na2O2Na+O2=Na2O2课堂练习课堂练习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 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C.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 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D3. 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是因为( ). 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 铝在常温时与氧气不反应. 铝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 .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D4.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钠在燃烧前先熔化在空气燃烧有黄色火花四射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A. 只有 B. 只有 C. D. C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