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一节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剂量、剂型、制剂与给药途径 同一药物可有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给药 途径的药物的吸收速度不同,一般规律:i.v.吸入i.m.i.h.舌下直肠 p.o.贴皮。二、给药时间与次数 应根据 t 决定给药间隔时间, 疗 程根据疾病及病程决定。给药时间的周 期,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时间药理学 。如同等剂量的苯巴比妥 ,下午 i.p动物全部死亡;午夜i.p则动 物全部存活。 三、联合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 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及干扰,可改变药物的 药理作用及毒性。(一)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包括吸收、血浆蛋白结合、肝脏代谢、 肾排泄。1吸收 :如四环素与Fe2+、Ca2+络合2分布:竞争血浆蛋白结合,如保泰松 与抗凝药双香豆素合用3转化: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应注意 肝药酶诱导剂/肝药酶抑制药对治疗效果 的影响。4排泄 尿液pH的变化能改变药物在尿 液中的解离度,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速度 。 (二)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 表现为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生理性协同与拮抗: 即在原发生理作用 机制上的相互作用,如饮酒加重镇静催眠药 (协同);抗凝血药与抗血小板聚集药合用 可(协同);而浓茶或咖啡与镇静催眠药合 用(拮抗)。2受体水平的协同与拮抗:如受体阻滞 药与Adr 合用,可导致升压作用的反转现 象;组胺与抗组胺药合用(拮抗) 。3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 如三环类抗抑 郁药(丙米嗪)可因抑制外周NA的再摄取 ,增强NA的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三)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 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第二节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与性别 不同年龄的患者,由于其许多生理功能 ,存在相当的差异,所以对药物的药动 学和药效学均可产生明显影响。(一)儿童:小儿-各种生理功能及肝肾 功能尚未充分发育, 对药物反应较敏感。(二)老人:65岁以上-肝肾功能呈现生 理性衰退,对许多药物反应也敏感,如中 枢N药易致精神错乱,心血管药易致心律 失常;抗胆碱药易致尿潴留、便秘等,用 药剂量应适量减少。 (三)性别:特别注意妇女“三期”时 的用药: 月经期不宜服用峻泻药和抗 凝药,以免盆腔充血,月经增多。 妊 娠期应严格禁用已知有致畸的药 (酒精 、华法林、苯妥英钠、性激素等)及易引 起流产、早产等的药物。 哺乳期 二、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对药物的作用、疗效是不 同的。 原因:存在高敏性和耐受性。(1)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 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可保持 药效不减。(2) 习惯性:由于停药引起的主观上不 适的感觉,精神上渴望再次连续用药。三、遗传异常 与遗传变异有关。对药物体内转化异 常,如G-6PD缺乏者,用伯氨喹、磺胺 药、砜类药物易致溶血性贫血。代谢 的异常:快代谢型,慢代谢型,如异 烟肼在快代谢型人群中中国人占50% 。四、病理情况 肝肾功能不良影响肝转化及肾排泄 药物的清除率,易引起药物蓄积。五、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可获得20-40%疗效。第三节合理用药原则 1. 根据适应症选药2根据药理学知识选药3剂量个体化4对因与对症治疗并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