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点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点 (一)认读能力(主要指融入(一)认读能力(主要指融入 阅读中的字词基础知识,包括阅读中的字词基础知识,包括 1 1字词的形、音、义。字词的形、音、义。 2 2感受,把握词语的感情色感受,把握词语的感情色 彩及语言运用环境彩及语言运用环境(二)整体感知能力 1整体感知选文内容,并 能进行概括。 2把握选文的中心,作者 的写作意图及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 3看出选文各部分间的关 系,理解结构。 (三)理解能力。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 意,句意,段意,能准确概 括。 2理解选文中一些句子的 深层含义 。 3能根据需要,筛选文中 的主要信息和材料。(四)领悟能力 1能赏析选文优美,精辟 的语句。 2能就选文内容,语言, 写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3、能联系实际,展开联想 和想象,做好开放性试题。(五)能根据文章不同 的体裁特点和表达方式 ,进行分类阅读、对比 阅读(六)有一定拓展表达 能力能用准确、精练的语言 进行书面表达。二、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指导二、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指导(一)、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 1、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 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2、 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 志。3、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2)列数字 (3)作比较(4)分类别 (5)打比方(6)下定义 (7)配图表(8)作诠释 (9)摹状貌 (10)引用4、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5、说明文的结构常见 的形式有:(一)总分式 (二)递进式等。6、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 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 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 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二) 说明文答题技巧:1、请简要说说本文说明 的主要内容。说明对象+说明特征。 (划分层次,搞清说明对 象的特征,分点答题。)2、文章是按什么说明顺序写的 ? 时间、空间、逻辑顺序3、本段(或划线句)运用什 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举例子:具体、真切、 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 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什么。(2)分类别:条理清楚。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 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 的什么。 (3)打比方:生动、形象,增 强文章的趣味性。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 的什么。(4)列数字:科学、准 确、具体。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 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 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5)作比较:说明对象 的特点突出。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 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 明对象的什么特点。(6)下定义:科学、准 确、精练、严密。 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 ,科学、准确、精练、严 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 涵。4、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 什么?o回答此类问题可分为四步 o不能;解释该在本文当中 的含义(*强调);如 果去掉,变成,句子显得太 绝对化了,就不能体现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5 5、找出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找出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 确的一项确的一项 把所有选项返回原文认真对 照,错误一般是在不易觉察 处出现。 有的选项涉及的是说明文相 关知识,应熟练掌握文体知 识。6、为什么在文章中要插入 的传说?(1)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2)使说明对象具有神秘色 彩 (3)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 特点7、说明文开头一段、末尾一段、 中间段的作用 v开头:引出说明对象 增加 文章的趣味性 引出下文v末尾:总结全文 v 中间段:过渡(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8、标题的作用 揭示说明对象及特征 引起读者关注、思考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9、结合文章,联系实际,提合理 化建议不能脱离文章 符合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联系实际三、文学作品阅读三、文学作品阅读金华五中 童粉英散文的阅读 指代的对象 对文意的理解 解释句中词语 对题目的理解分析 对句子含义的分析把握 对语言的赏析感悟 把握作者的思想变化过程 环境描写的作用 感受及启示中考常见考查题型 考题形式 1.概括某一段落(或全文)的内容 要点。 解题钥匙 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 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 合答案(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2、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题钥匙 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想 一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赞扬了什么 ,批评什么,歌颂什么,反对什么; 说明了什么道理,抒发了什么感情等 。再认真具体分析重点段落、重点句 子和重点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 一步把握好文章的主旨。最后用简要 的语言,完整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概 括。 (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考题形式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 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 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 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 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方 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 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二、理解句子的含义。(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 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 虑。瞻前顾后,结合语境,用简 洁流畅的语言把句子的深层 含义表达出来。哲理性句子, 还要注意句子的双关意思。)三、分析句子的作用。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 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 作用的角度去分析。2、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 主题。四、语言赏析。A、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排比、 拟人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 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 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 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 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B、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 句、也有排比句、反问句,还有运用一组关 联词语的句子等等。C、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 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 、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四四) )、散文的线索、散文的线索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 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 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 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 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六)题目的作用v (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 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 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 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 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五)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 ,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强调了+ 对象+特性 4.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