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70 例作者: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廖蔼东摘 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针对患有肠易激综合症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中西医双效结合治疗方式的治愈效果在临床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我院自 2012 年 6 月至 2013 年 9 月统共收治患有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 70 名,根据治疗前对病患的初步诊断表明,所有患者病症均符合罗马诊断标准三级。现将 70 名患者以任意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经医生专门治疗前后的肠道疾病症状表现变化进行详细记录。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实验组在针对肠易激综合症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单一西药得舒特治疗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肠道疾病症状有明显改善,腹胀疼痛以及腹痛大便急迫性有明显缓解。对照组使用单一西药治疗方式对患者病症没有显著性缓解作用。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身体出现的疾病症状症状明显得到缓解,腹部疼痛程度改善;身体健康等级提高,患者精神活力值提高。社会功能性增强;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在精神活力上有一定的改善,其他无明显进步。两组统计数据差异性显著。结论:根据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治疗效果对比,患者身体参数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在针对肠易激综合症治疗中的治愈效果十分显著,比单一的西医治疗疗效更加具有临床应用意义,是值得大范围内推广采用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肠易激综合症; 得舒特; 疗效对比;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体接收的饮食花样繁多,再加上生活压力巨大,生活节奏飞快,各种现代疾病应运而生。肠易激综合症疾病的产生即是由人们对环境、饮食、情绪等多方不耐因素导致,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腹部胀痛,排便紧迫等。目前医学上针对肠易激综合征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西药为主,但往往因为疾病病因不明等障碍造成治疗成效较低,治愈效果不理想。本次研究方式主要是根据我国中医理论中针对人体肠胃器官消化功能的分析,将中医治疗方式与西医治疗方式互相结合,并实际应用到临床治疗过程中,实验中西药结合疗法对于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是否存在优越性。现将研究治疗报告如以下方式阐述: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我院自 2012 年 6 月至 2013 年 9 月统共收治患有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 70 名,其中男性 38 名,女性 32 名,年龄段处于 28 岁至 64 岁之间,平均年龄 32 岁。患者中出现腹泻症状者有 28 名,出现便秘症状的 32 名,同时出现腹泻与便秘症状的患者 10 名。根据治疗前对病患的初步诊断表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患病程度分级等身体平均机能差异性不大,不存在明显统计意义(P0.05) 。进行治疗前,我院已告知所有患者在具体病状,患者统一完成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研究将上报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112 诊断标准 就诊患者出现反复的腹部胀痛等身体不适感,在近期 90 天内平均每 30天最少出现 4 次类似症状。此外,患者在完成生理排便后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在疾病发作出现排便频繁现象,发作时的排便性状与常规排便性状不同。113 排除判断:1)患者患有其他胃肠道性质疾病。 2)患者在治疗前半个月内有服用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疾病药物的经历。3)患者正处于其他疾病治疗疗程期内。4)患者患有乳糖不耐症或是患者有肝器官病状的迹象。5)不能正确按照医嘱完成治疗活动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121 现将我院收治的 70 名患有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以任意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治疗,两组患者都使用专门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疾病的西药得舒特,每日 3 次,每次 100mg,有便秘症状的患者额外服用果导片,服用期为四周。其中,实验组加入中医学中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药与西药得舒特结合治疗,加服用中药煎剂,每天服用 1 剂,分别于每天饭后煎服两次,服用期为 4 个周。针对出现腹泻症状的患者用药目的在于健脾化湿,按以下药方制药:防风 10g,秦艽 10g,柴胡 6g,积壳 10g,当归10g,仙鹤草 12g,党参 10g,炒白术 10g,茯苓 10g,生甘草 6g,生白芍 30g,陈皮 6g;;针对出现便秘症状的患者用药目的在于润肠通便,按以下药方制药:柴胡 10g,枳壳 10g,生白芍 20g,生甘草 6g,火麻仁 30g,桃仁 10g,制军 10g,麦门冬 15g,生地 15g,制首乌 10g,甜苁蓉 10g,川朴 10g。对照组除了使用西药得舒特治疗外不再加入其他类型的结合治疗。依据医学界中针对肠易激综合症症状分级方式以及 SF-36 中患者用药后生活 质量情况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在经医生专门治疗前后的肠道疾病症状表现变化进行详细记录。13 疗效评定标准和观察指标131 疾病症状等级评判标准:在进行治疗前对患者腹痛情况以及腹痛排便情况进行记录,并在治疗后与对应项目对比作为疗效评估根据,记录内容把包括腹痛次数,腹痛频率,腹痛排便时大便性状等。根据以上记录内容对患者疾病症状进行评分,根据计分情况将患者疾病症状等级分为:显效:疾病症状消失或有较大程度的缓解;有效:疾病症状依然存在但有一定的缓解效果;无效:疾病症状依然明显,缓解不显著。132 患者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此标准主要采用 SF36 健康调查表作为评定标准,评定内容包含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等在内的 36 个项目。根据各项标准对患者治疗后具体情况一一评定,最后根据医学计算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判。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2 结 果经过治疗记录以及治疗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实验组在针对肠易激综合症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单一西药得舒特治疗的对照组,两组对比治疗后有显著差异性(P0.05) ,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对比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肠道疾病症状有明显改善,腹胀疼痛以及腹痛大便急迫性有明显缓解;对照组使用单一西药治疗方式对患者病症没有显著性缓解作用。实验组在经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94.3%,对照组使用单一西药得舒特治疗后总有效率只有 77.1%,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身体疼痛等级以及身体健康质量等级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身体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消失,疼痛等级下降;身体健康等级提高,患者精神活力值提高。社会功能性增强;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在精神活力上有一定的改善,其他无明显进步。两组统计数据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实验组和单一西药治疗对照组症状疗效对比疗效 中西药结合治疗实验组 单一西药治疗对照组无效 2 (5.7%) 8(22.9% )有效 3 (8.6%) 7(2% )显效 30(85.7%) 20(57.1% )总有效 33 (94.3%) 27(77.1% )3 讨 论肠易激综合症疾病的诱因是来自多方面的,作为一种以肠道不适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在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渐渐成为现代人们关注健康的焦点之一。根据有关研究报告说明,在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发达国家,100 个人中至少有 20 人患有肠易激综合症疾病或存在潜在疾病诱发威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发病率十分惊人。由此可知,肠易激综合症是一项在高压生活下,因为情绪、饮食、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的现代疾病。目前,我国患有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比例在 10%左右,虽然此类肠道疾病不至于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学习活动等带来了十分严重的阻碍影响。对于肠易激综合症的治疗在临床诊治中也成为一项难题。在我国中医学领域上将肠易激综合症疾病的诱因归结为“泄泻”范围,患者肝气补偿,身体消化功能失衡,导致脾脏器官失去正常的运作功能,从而引发脾胃器官功能性障碍。以此为切口,中医治疗方式在于化解脾脏湿气,缓解患者的消化系统障碍症状。 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我院自 2012 年底月至 2013 年 9 月收治的患有肠易激综合症患者 70 名,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治疗,两组患者在经医生专门治疗前后的肠道疾病症状表现变化不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实验组在针对肠易激综合症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单一西药得舒特治疗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肠道疾病症状有明显改善,腹胀疼痛以及腹痛大便急迫性有明显缓解,身体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消失,疼痛等级下降;身体健康等级提高,患者精神活力值提高。社会功能性增强;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在精神活力上有一定的改善。本次研究明显地证明了根据中医理论制药治疗对于患有肠易激综合症疾病的患者有较高的治愈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的推广。参考文献:1刘柏炎;蔡光先;肝脾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2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 年3陈永萍;张万岱;李任先;刘国普;肠易激综合征合证型脑肠肽变化及针刺对其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 年4李定国;陆汉明;王一尘;王彝康; 徐筑斌;田永恒; 张学云;祁树春; 陈强; 肠易激综合征的列组统计分析法诊断J;上海医学 ;1989 年 05 期5熊文生;唐锡军;疏肝舒肠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30 例疗效观察 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 年6周小波;陶茂根;酪酸梭菌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60 例的临床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 年 04 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