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3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3页 / 共83页
第4页 / 共83页
第5页 / 共83页
第6页 / 共83页
第7页 / 共83页
第8页 / 共83页
第9页 / 共83页
第1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讲人: 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江西省教学名师饶国宾教授学校党校课程党性理论与实践之一Date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最新成果Date 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如何加强学生党建工作 其他一些问题 Date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 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 个理论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ate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 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at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 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 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 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Date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 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 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 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Dat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 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 来163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 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 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马克思主义。Date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 步探索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 从十三大到十五大 从十五大到十六大 十七大以来Date (1)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初步探索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 步探索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党的八大曾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出全 面部署。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论著中 对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 ,为我们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积累了宝贵经验。 Date (2)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 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 路线,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开始形成了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 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期。 Date 十二大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 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 命题,此后,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 新,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Date 十三大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 路线,确立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 目标,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 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 改革的任务。 这次大会及其对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概 括,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 Date (3)从十三大到十五大 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澄清了人 们思想上的一些糊涂认识,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坚定了人们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决心。 Date 十四大 1992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四大,大会总结 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5年的实践经 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大会还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至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全党的重要 指导思想。 Date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发展道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发展动力改革 外部条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对外开放 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三步走 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中共、全国各族人民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Date 核心内容 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条主线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 一个核心党的基本路线 一条标准“三个有利于” 四块基石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论 一条方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个统一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Date 十五大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去 世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 20世纪我们党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大会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 位和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和基本纲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 展战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等 一系列重大问题。大会报告中阐述的许多 新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Date (4)从十五大到十六 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 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全国代 表大会。大会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 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阐明 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明 确提出了党在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和 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对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 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Date “三个代表”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 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 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Date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 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 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 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 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 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 群众的生活水平。Date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 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 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 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ate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 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 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 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 济、政治、文化利益。 Date (5)十七大以来 党的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形成了科 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党的先进性建 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创新型国家理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社会主义 荣辱观以及和谐世界建设理论等一系列重 大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ate 十七大的意义 (1)、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全 部写入党章,彰显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 俱进,使党的纲领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 特色。(2)、十七大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标志 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将对国家的未来发 展产生深远的影响。(3)、十七大的方针,顺应了“ 经济越来越自由、社会越来越多元”的历史潮流。 十七大的思想路线的实现,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几 代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执政目标:经济 自由,政治民主,社会和谐。 Date 党的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科学回答了党 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 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十七大解决 的最关键的问题是科学发展的问题,即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手段和途径问题;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只是数字的发展,还 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的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将能够更好地为总体目标“和谐社会”提供 根本保障。Dat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 理论基础 实践基础 基本构成 主要问题 鲜明特点 最新成果 战略目标 伟大意义Date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Date实践基础 主要是我国33年来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探 索和十个方面结合的经验总结。 Date基本构成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科学发 展展观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Date主要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Date鲜明特点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与时俱进Date最新成果 全面科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 实质,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 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Date战略目标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五个 成为”)Date伟大意义 科学解决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 根本问题,必将指引我们取得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不断进步,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目标。 Date4.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Date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Date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 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 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 思想。 Date(1)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Date 第一要义是发展 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ate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对 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有决定性意义。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 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之上的 。不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 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 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ate 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不 应是孤立、片面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