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中的作用。 【课标要求】【解析课标】1、分析康熙帝为多民族国家巩固统一 所采取的主要措施.2、探讨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捍卫国家主权中 的历史贡献.史论结合 第第3 3课课統一多民族統一多民族国国家的捍家的捍卫卫者者 -康熙帝康熙帝穆宗穆宗 同治同治 18611874德德宗宗 光绪光绪 18751908溥仪溥仪 宣统宣统 19081911 文宗文宗 咸丰咸丰 18501861宣宗宣宗 道光道光 18201850仁宗仁宗 嘉庆嘉庆 17961820 圣祖圣祖 康熙康熙 16611722世宗世宗 雍正雍正 17221735高宗高宗 乾隆乾隆 17351795 世祖世祖 顺治顺治 16431661太宗太宗 天聪天聪 16261643太祖太祖 天命天命 16161626清朝皇帝世系表圣祖圣祖 康熙康熙 16611722玄烨个人小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玄烨 出生: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 卒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属相:马 享年:6岁 谥号:仁皇帝 庙号:圣祖 陵寝:景陵(清东陵) 父亲:顺治帝 祖母:孝庄文太皇太后 子女:35子,20女 继位人:胤禛(雍正) 最得意:16岁智擒辅臣鳌拜 最失意:三丧皇后 最不幸:幼年丧父、丧母 最痛心:储位两立两废庙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 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 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古 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康熙 帝的庙号就是“圣祖” 谥号 谥号,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 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 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 。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 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年号 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国家诞生时间)来纪念的 ,发端于中国。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正式创立年号,并追改以前为 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 同时改变年号。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年号也有多个。到了明清 两朝,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康熙。 康熙(16541722)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满族,是中 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而又功绩卓著的著名皇帝。 康熙虽然出生在帝王之家,但是他幼年 的时候不幸,也可以说他命运不好,8岁 父亲死了,10岁母亲又死了,两年之间 父母双亡,一个孤儿形影相吊实在是可 怜,他祖母孝庄负责抚养他。康熙自己 说,他母亲生病的时候,日夜守候在床 边,滴水不进,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周 岁才9岁的康熙,日夜啼哭,不思饮食, 后来康熙自己说,说他在父母的膝下没 有得到一天的欢娱。但是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康熙幼年的忧患生活,不幸的 遭遇,砥砺着他更加勤奋的学习。 兼学满汉 康熙身上有三种血统、有三种文化、有三种品格,康熙 的三种血统,他父亲是满族人,他祖母是蒙古人,他母亲是 汉人,所以康熙身上有满洲人、蒙古人、汉族人的三种血统 。他又受了三种文化的影响,他祖母、他家庭说满语,他的 师傅,满族的师傅教给他说满语,学满文,教给他骑射,他 的汉族师傅给他讲四书五经,他又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所 以康熙他的文化来说,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影响,又受到 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影响。 康熙的学习从五岁开始,虚岁五岁,周岁才四岁,到了上书 房学习,就是到学校学习,每天早上入学,晚上很晚才回来 ,无论是严寒酷暑,没有一天中断。他自己说,早晚读书年 无间日,累得咳血,吐血了,仍然坚持学习。他说每日老师 给指定这一段要念120遍,然后要背诵120遍,之后再画一段 新的继续背,就这样把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完全一百二十遍背下来。所以后来康熙对四书随便指 出哪一段,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这对一个汉族的青少年是不 容易的,对一个刚入关不久的满族少年更是难能可贵。 郑氏政权郑氏政权 台湾割据漠漠 西西 蒙蒙 古古漠漠 北北 蒙蒙 古古沙俄侵入沙俄侵入 黑龙江流域黑龙江流域满汉矛盾满汉矛盾权臣鳌拜专权权臣鳌拜专权康熙帝即位时,在巩固统治上面临的问题和任务及措施?准噶尔叛乱三藩叛乱任务: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和抵御外侮是其重大的使命措施:智除鳌拜 总揽朝政,巩固统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大陆上的抗清斗 争大体结束 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台湾郑成功黑龙江流域沙俄漠西、漠北蒙古各部云贵、两广、福建“三藩” 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 辅政鳌拜专权任重而道远,应该先解决什么问题呢?活动一、16岁智擒鳌拜,亲政掌权吴三桂三藩即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清王朝认为他们有 功,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防云南、贵州;尚可喜为平南 王,驻防广东;耿精忠为靖南王,驻防福建,合起来叫做 “三藩”。三藩之中,又数吴三桂最强。吴三桂当上藩王之 后,十分骄横,不但掌握地方兵权,还控制财政,自派官 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里。 康熙即位后,三藩存在威胁到中央统治。当时康熙只有 20岁,周岁才19岁,一个年轻的皇帝,但是康熙在困难 面前不畏惧, 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掉三藩藩王称号,吴三 桂等随即叛乱 。 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一)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削藩):“三藩”问题的由来叛乱范围叛乱范围: : 云南云南 、贵州、贵州、 广东、广东、 广西、广西、 福建福建吴三桂吴三桂尚可喜尚可喜耿精忠耿精忠亲自指挥启用汉将重用绿营平定三藩掌握重兵,割据称雄反映平三藩的反映平三藩的纪功图卷纪功图卷(局部)(局部) 思考:平定三藩有何作用?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清除积弊 ,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巩固了清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为台湾等问题的解 决奠定了基础吴三桂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一)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削藩):2、收复“台湾”(收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初年,台湾为郑氏所据有。为了收 复台湾,清政府先后同郑氏集团进行了11次谈判。由于清政府缺乏坚强 的军事实力,郑氏没有诚意,结果失败。在此期间,清政府曾经采用经 济封锁手段,促其归附,也未能如愿。随着三藩之乱的平定,康熙二十 二年,清政府改变策略,以战逼和,命施琅统兵进攻澎湖,一举攻占了 澎湖列岛,歼灭了郑氏集团的军事力量,进而展开政治攻势,促使郑氏 集团接受招抚条件,最终实现了台湾的和平统一。 民族英雄民族英雄 郑成功郑成功统一台湾施琅进军台湾 早在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就曾派遣魏温赴台早在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就曾派遣魏温赴台 元朝在澎湖设元朝在澎湖设“ “巡检司巡检司” ”,管辖澎湖、台湾民政,台湾,管辖澎湖、台湾民政,台湾 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3838年(年(16241624 16621662)。)。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 功 材料二: 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在收复台湾后,仍然用南明永历 年号,以明朝遗臣身份继续与清廷对抗。“三藩”之乱爆发 后,郑经乘机率军进攻福建等地郑氏所部数年煽乱于东 南沿海中国通史全编(下) 从上述材料对郑氏集团收复和经营台湾进行简要评价。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 ,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和民族尊严, ,是是民族民族 英雄英雄,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早期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衡,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早期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衡 ,逐渐形成,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割据势力,使大陆与台湾形成,使大陆与台湾形成分裂状态分裂状态。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郑氏集团对抗郑氏集团对抗清政府的两种做法?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是民族英雄,有利于台湾的早期开发。与清政府分庭抗衡,形成分裂状态,不利于国家的统一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材料: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 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 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 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探究:材料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 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原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更是东南沿海的门户,具有很大的经济价 值和军事意义。而朝鲜自古是中国的附属国,不受中央直接管辖,历来与中国的 关系是臣下的关系,纳贡称臣,中国也从未在朝鲜驻军,两国风土民情差异甚大 ;措施:派施琅领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意义:加强了台湾同大陆联系,促 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收复台湾后,在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对台湾的弃留之争 。许多大臣对台湾的战略地位缺乏认识,竟然认为“日 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 大臣中主张守台者只有姚启圣和施琅等少数人。在恭 陈台湾弃留疏中,施琅力陈台湾战略地位之重要性: 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台湾一地, 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 之诚永固边圉”。施琅对西方殖民者觊觎台湾多年的情 况有所了解,认为“红毛”(西方殖民者)“无时不在 涎贪,亦必乘隙以图”,如果一旦让其占有台湾,国家 安全和领土完整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最终康熙帝采纳了什么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有何意义?吴三桂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一)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削藩):2、收复“台湾”(收台):3、三征准葛尔(平叛):背景: 主要战役:乌兰布通、昭莫多 结果影响:噶尔丹自杀,平叛取得胜利。打击了新 疆、蒙古分裂力量,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 了民族融合,巩固了统治。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 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 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 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 游牧生活。 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 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 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噶尔丹自以为有 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 ,大举进犯漠南,威胁到中央王朝。噶尔丹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阴谋分裂祖国。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该图示为“伊犁河”与“大营”的受降场面 吴三桂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一)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削藩):2、收复“台湾”(收台): 3、三征准葛尔(平叛): 4、加强民族团结(安内): 尊崇儒家文化表现:A.拜祭孔庙B.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影响:既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从康熙朝至宣统年间,大成殿内已有9块御制匾额 ,依次为康熙帝御书“万世师表”,雍正帝御书 “生民未有”,乾隆帝御书“与天地参”,嘉庆 帝御书“圣集大成”,道光帝御书“圣协时中” ,咸丰帝御书“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