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词赏析:诗词赏析: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 子子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词句注释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白话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文学鉴赏第一句,描述了桂花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场景,交待了诗人所处的时间是中秋之夜,奠定了全诗是充满了轻松,了联想的基调。第二句,诗人捡起殿前的桂花,桂花的颜色洁白而新鲜,阐述了诗人是享受中秋之夜的景色的,也表明了诗人此时在人生道路上是顺畅的。第三句,通过传说透露出了诗人对桂花的怜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阐述了诗人是热爱自然,怜惜自然的。第四句,感叹到桂花飘落是因为传说中的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通过丰富的联想,烘托出诗人是拥有包含万事万物的心境的。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综合此诗,神话传说中吴刚学仙有过,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所以必须不断砍伐,却始终砍不倒这棵树。但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额怅、哀绵,全诗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在,毫无忧愁的。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 ,却让读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内容是诗人的联想,却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 。不禁让人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作者简介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 834至 839 年间,卒于公元 902 年以后。常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 ) ,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 、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 (唐才子传 ) ,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 皮子 皮氏鹿门家钞多部。他曾经编纂自己的著作文薮 。他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太常博士官,后来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词句注释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白话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文学鉴赏第一句,描述了桂花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场景,交待了诗人所处的时间是中秋之夜,奠定了全诗是充满了轻松,了联想的基调。第二句,诗人捡起殿前的桂花,桂花的颜色洁白而新鲜,阐述了诗人是享受中秋之夜的景色的,也表明了诗人此时在人生道路上是顺畅的。第三句,通过传说透露出了诗人对桂花的怜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阐述了诗人是热爱自然,怜惜自然的。第四句,感叹到桂花飘落是因为传说中的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通过丰富的联想,烘托出诗人是拥有包含万事万物的心境的。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综合此诗,神话传说中吴刚学仙有过,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所以必须不断砍伐,却始终砍不倒这棵树。但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额怅、哀绵,全诗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在,毫无忧愁的。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 ,却让读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内容是诗人的联想,却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 。不禁让人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作者简介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 834至 839 年间,卒于公元 902 年以后。常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 ) ,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 、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 (唐才子传 ) ,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 皮子 皮氏鹿门家钞多部。他曾经编纂自己的著作文薮 。他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太常博士官,后来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词句注释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白话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文学鉴赏第一句,描述了桂花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场景,交待了诗人所处的时间是中秋之夜,奠定了全诗是充满了轻松,了联想的基调。第二句,诗人捡起殿前的桂花,桂花的颜色洁白而新鲜,阐述了诗人是享受中秋之夜的景色的,也表明了诗人此时在人生道路上是顺畅的。第三句,通过传说透露出了诗人对桂花的怜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阐述了诗人是热爱自然,怜惜自然的。第四句,感叹到桂花飘落是因为传说中的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通过丰富的联想,烘托出诗人是拥有包含万事万物的心境的。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综合此诗,神话传说中吴刚学仙有过,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所以必须不断砍伐,却始终砍不倒这棵树。但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额怅、哀绵,全诗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在,毫无忧愁的。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 ,却让读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内容是诗人的联想,却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 。不禁让人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作者简介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 834至 839 年间,卒于公元 902 年以后。常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 ) ,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 、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 (唐才子传 ) ,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 皮子 皮氏鹿门家钞多部。他曾经编纂自己的著作文薮 。他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太常博士官,后来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