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图书馆岗位设置与聘任-西安交通大学的做法西安交通大学 张西亚2007年5月 山东 滨州主要内容1.实行专业馆员与支持馆员岗位分类管理制度 2.科学设岗,强化岗位描述 3.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与岗位聘用的统一1.实行专业馆员与支持馆员岗位分类管理制度 1.1 国外图书馆的岗位分类管理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1.3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做法1.1 国外图书馆的岗位分类管理区分专业馆员(Professional Librarian)和支持馆员 或辅助人员(Supporting Librarian)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图书馆人事管理制度。专业馆员有严格的准入制度;支持馆员没有。专业馆员由大学聘任,享受与教师类似的地位;支持馆员的招聘一般由图书馆来操作,不评职称。 1.1 国外图书馆的岗位分类管理专业馆员从事图书馆的高级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担负研究、开发和建设职责;支持馆员从事图书馆的日常业务工作。 图书馆对于专业馆员的考评比较严格,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有研究成果;支持馆员的考核以完成岗位职责为目标,不要求科研成果。1.1 国外图书馆的岗位分类管理 专业馆员是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学校给专业馆员提供比较好的待遇,同时提供学习交流等各种职业发展的机会。 大约三分之一的图书馆工作是技术性的,如选书、编 目、参考咨询、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管理等,三分之二的工作量是非技术性的,如上架整架、装磁针、借还书、贴书标等,因此专业馆员岗位一般占岗位总数的三分之一。 1.1 国外图书馆的岗位分类管理ARL(111所大学)图书馆各类岗位比例(1999年) 专业馆员岗 位 辅助人员岗 位 学生工岗位 最高43.75% 74.6% 47.69% 中数26.48%48.6% 23.8% 最低15.3% 17.1% 0.89% 来源:黄秋红.关于我国图书馆人事管理改革若干问题 的思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40-41)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常见的现象:图书馆工作就是借借还还,没啥可干的!图书馆工作技术含量很高,都有图书馆学和博士点呢! 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心态不平衡,牢骚多。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图书馆人写的论文数量不少,但大多质量平平。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图书馆工作是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相结合的复合性劳动。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劳动是图书馆管理理念上的突破,也是图书馆对业务及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思想基础。仅看到图书馆的简单劳动而忽略其复杂劳动,会导致对图书馆事业的轻视。而把图书馆的所有劳动都拔高为复杂劳动,要求人人出研究成果,会偏离图书馆以服务为宗旨的功能定位。 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在美国,区分两种劳动的观点从提出到被社会普遍接受历时半个世纪。 “从事务性劳动的草堆中分检出专业性劳动的麦粒“,这一努力可追溯到1923年出版的Williamson报告,它提出应明确区分图书馆的专业性工作与非专业性工作,Williamson的忠告引起了社会的反响,在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下,1970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发布了“Library Education and Personnel Utilization” 的正式文件,文件明确: 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q图书馆的专业性工作是指:l需要特别的知识背景并受过专门的教育;l能够识别需求、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并能 对需求、问题和目标提出原创性的解决方案 ;l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够规划、组织 、宣传和完成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 计划; 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就读者服务而言,专业馆员不但能识别现 实用户,还能识别潜在用户,并能将服务传 递到两类用户中去;q图书馆非专业性工作是依照成熟的 规范和技能完成的日常性工作。 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图书馆是一个高级专门人才和普通技能性人才以及简单劳动性人才的一个集合群体。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里有许多专业人员在从事辅助人员的工作,而从事简单工作的人也可以担任高级的职务。这种现象产生多种弊病,如大材小用,人浮于事,分配不公。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人尽其才”,让每个人干最适合于自己的事是图书馆人事管理改革的关键。确定每一个岗位的位置,突出专业岗位的作用,让专业人员做专业工作,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减少他们做相对简单和重复的劳动,是图书馆创造环境,为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举措。1.2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思路 专业馆员严格的准入和考核制度使图书馆 拥有了一只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专业馆员的职 业贡献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为图书馆馆员 这个职业赢得了学术地位。 专业馆员与支持馆员分类管理有助于图书 馆正确处理开发与维护、建设与服务、发展与稳定 等矛盾。是解决目前存在的两类人员心态不平衡的 根本。使图书馆在保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努力跟 踪最新理念和最新技术,推动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1.3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做法在图书馆岗位设置上,明确设置专业馆员岗和支持馆员岗 二大类,专业馆员岗又进一步分为高级专业馆员岗和普通专业馆员岗。专业馆员针对岗位不对人。专业馆员岗位设置的原则与数量:根据国外图书馆实践看,专业馆员从事图书馆的高级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 担负研究、开发和建设职责,以促进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支持馆员从事图书馆的日常业务与服务工作。从图书馆工作性质来看,专业馆员岗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1.3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做法专业性劳动与非专业性劳动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带,正如白昼与黑夜之间的过渡带一样,要明确地划分两类岗位,需要根据各个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制宜。我们认为:设置专业馆员岗位需考虑的因素有: 责任性大小。凡承担管理协调职责的岗位,为专业馆员岗位。如中心、部(室)主任,组长等。1.3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做法 知识和技术含量。含有选书(资源挑选)、原始编目、 读者教育、高级参考咨询、系统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岗位,设为专业馆员岗位。验收、 套数据、 加工、初级参考咨询、上架、借还书、图书管理及维护、装订等工作为支持馆员岗位。 需要外语等专门知识的岗位,可设为专业馆员岗位。1.3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做法我们本次的做法是:在采访、编目、信息咨询、自动化等部门设专业馆员岗位数量控制在70-80%;在流通、阅览等部门设专业馆员岗位数量控制在30%左右; 全馆专业馆员岗数量总体不超过50%。经过35年后,逐步实现全馆专业馆员岗总体结构达到35%-40%的合理比例。1.3 实行岗位分类管理的做法实行专业馆员严格的准入和考核制度。新人上专业馆员岗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现有人员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科学设岗、强化岗位描述.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图书馆的岗位设置是由其总任务决定的。图书馆在进行岗位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每个岗位的具体情况,还要从全馆整体出发,对岗位的设置进行总体评价,对应该设置多少岗位、设置什么样的岗位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设置岗位的主要原则:(1)按需设岗原则 以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大小为出发点,按需设岗,现有人员及现有职称等因素不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不按人设岗,不对号入座。例:随着电子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在采访中心新设电子资源采访岗位,压缩一个外刊验收岗位。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2)业务分析原则:即把图书馆的任务和目标分解为各个中心、部(室)的工作,各个中心、部(室)的工作分解为具体的业务。每个中心、部(室)须将其所有业务进行细分并梳理。例如:中文图书采访工作可细分为:计划、预算、选择书商、选书、建立订购记录、维护订购记录、补订、摧缺、退书、结算、报销等业务。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3)满负荷工作原则:即先计算每项业务的年度工作量,各项业务的合理组合,形成一个岗位。组合的原则有两个,一是业务之间有密切联系,二是组成岗位的业务其工作量累加后,岗位的年度工作量是饱满的。 2.1 科学设岗是岗位聘任制的关键(4)岗位再造原则:要改变原有业务流程中专业工作和辅助工作混合不分,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一般专业技术岗位职责区分不清的现象,按照图书馆实行专业馆员制度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制的要求,重组岗位职责,再造岗位。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岗位描述的12个要素:1、岗位名称 7、纵向关系 2、级别 8、横向关系 3、津贴数量 9、馆外协作关系 4、所属部门 10、工作量预估 5、岗位类型 11、上岗条件6、岗位职责 12、岗位考核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岗位职责、 纵横向关系、上岗条件和岗位考核为最重要的四个要素。岗位职责分为三个部分:一、管理职责,凡正副主任、小组长岗位均有管理职责。二、业务职责,是这个岗位上的具体业务。三、研究职责,凡专业馆员岗位都有一定的研究职责,或 每年发表一篇论文、或承担某一级别的研究课题。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纵向关系即某一岗位向谁汇报、接受谁的汇报。也就是受谁领导,领导谁的上下级关系。横向关系即某一岗位与其它岗位发生业务交叉时,具体的分工是什么,通过强化说明,避免业务推诿或业务真空。对岗位进行评价时,不按部室建制来评价,而是由与该岗位有纵向或横向关系的人来评价。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岗条件与岗位职责具有对应关系上岗条件一般分为三个类型: 准入资格:包括学历、专业职务和专业资格证书。 专业知识与技能。 综合素质。2.2 岗位描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岗位考核(评价) 自评报告:根据岗位职责逐条陈述完成情况。 实物查验: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实物抽查,如 编目纪录、查新报告、读者推荐库、 虚拟咨询的答案。 上级评价:本岗位的上司进行评价。 同行评价:与本岗位有横向关系的馆员来评价 本岗位。3. 实现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的统一3.1 目前职称评聘的现状3.2 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统一(评聘结合)3.3 高级专业馆员岗位聘任程序3.1 目前职称评聘的现状?现象与问题: 职称评聘是否走入死胡同?许多高职的人在做低职的工作? 职称能否反映图书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贡献? 职称评聘是否起到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作用? 3.1 目前职称评聘的现状?岗位聘任与职称评聘的关系?完全分离,双轨运行部分结合,强化岗位,淡化职称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统一(评聘结合)3.2 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的统一在专业馆员岗位中根据技术含量与责任大小设置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每个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都是一个实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再是一顶帽子。 共在全馆85个专业馆员岗位上设高级专业技术岗位49个。 3.2 职称评聘与岗位聘用的统一对于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人员,我们不仅要看其发表的论文论著数量、质量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看申报人能否胜任应聘岗位的职责。3.3 高级专业馆员岗位聘任程序(一)正常聘任。即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在图书馆高级专业馆员岗位范围内申报应聘岗位, 由有关聘任小组聘任; (二)评聘结合。即在未聘到高级职称人员的高级专业馆员岗位范围内, 启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聘任程序,被评聘上的人员即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 3.3 高级专业馆员岗位聘任程序(三)临时聘任(过渡期)。即对尚未聘到高级职称人员的高级专业馆员岗位,允许中级职务人员临时应聘该岗,其岗位可在以后年度再次启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聘任程序,公开招聘,待聘到高级职称人员后,原临时上岗者重新选择新岗位。总 结一是实行符合现代大学图书馆通行做法的专业馆员与支持馆员岗位分类管理制度;二是科学设岗,强化岗位描述,形成了161个明确具体的岗位描述文本;三是将职称评聘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