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 水的运动知识点一 水循环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师生互动材料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材料二 “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材料三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圆道)。(1)黄河之水真的“天上来”且“奔流到海不复回”吗?请说明理由。(2)据材料二,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水圈 岩石圈 软流层 大气圈A BC D(3)分析水循环形成的内因和主要动力。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答案:(1)黄河发源于深居内陆的巴颜喀拉山上,其源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而这里的高山积雪及冰川等水体是大气降水的结果;巴颜喀拉山的降水中有一部分来自海洋蒸发的水汽;而黄河水最终流到大海。由此可见,黄河之水真的“天上来”,但“奔流到海还复归”。因为自然界的水体,是相互转化和联系的,通过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会把海洋与陆地连通在一起。(2)B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3)水循环形成的内因是水的物理特性。随温度的不同,水可以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出现,因而使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能。太阳辐射是地表热能的主要源泉,它促使冰雪融化、水分蒸发、空气流动等,由地心引力而产生的重力能则使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径流等得以进行。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知识精讲1水循环的类型及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主要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类,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列表对比如左图。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造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特别提醒:外流区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外流区除具有海陆间循环外,地表水因蒸发进入当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存在陆地内循环。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强化训练1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1)(2)题。(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C)A东亚地区:环节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水量7月份较小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C)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的水量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解析:第(1)题,环节为蒸发,东亚地区7月份气温高,蒸发强烈;环节为降水,南亚地区为季风气候,1月降水少;环节为地表径流,地中海地区夏季降水少,地表径流水量较小;环节为水汽输送,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7月份为冬季,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第(2)题,目前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在流经地区随着河水下渗,其地表径流(环节)水量有所减小;植树造林可以使下渗环节(环节)的水量增加;修建水库,水位抬高,有可能增加地下径流(环节)的水量。知识点二 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师生互动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和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其中CBDE为_时针方向,ABC和GFHI为_时针方向。(2)BC洋流是由_风的吹送形成的,GF洋流是由_风的吹送形成的。(3)如该图代表太平洋,以下字母代表洋流的名称:CE为_,BD为_,AC为_。(4)如该图所示为大西洋的洋流,GI为_,CE为_。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解析: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为:热带、副热带海区(南北纬545之间)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东(侧)寒(流)西(侧)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4570之间)逆时针环流,东(侧)暖(流)西(侧)寒(流)。答案:(1)画图略 顺 逆 (2)西(西南) 东南信(3)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千岛寒流(4)巴西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知识精讲1洋流的形成。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2洋流的分布规律。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技法点拨洋流分布记忆方法在记忆世界各洋流的分布时,可先记住洋流模式,然后把它对应到各大洋中。可采用两个步骤突破这个难点:(1)理解它们的成因,可结合所学的风带、气压带知识加以理解;(2)采用想像法分数式“”联想记忆:中间分数线为赤道逆流,分子“ ”,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如下图所示: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强化训练2读下图,完成(1)(2)题。(1)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是暖流,位于南半球C均向北流动D位于大陆东岸,位于大陆西岸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2)如果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B)A巴西暖流 B本格拉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解析:第(1)题,由水温判断图中海域均属副热带海域,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可判断位于北半球,位于南半球。处等温线向低温处弯曲,属暖流,处等温线向高温处弯曲,属寒流,均向北流;结合洋流分布可知,副热带海域中,南半球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北半球暖流分布在大陆东岸。第(2)题,如果在大西洋,应是本格拉寒流。知识点三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师生互动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船在太平洋上遭遇强烈风暴,船上一个装满近3万只黄色塑料玩具鸭的集装箱坠入大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中1万多只玩具鸭组成的“小鸭舰队”在海洋上漂流了15年之后,于2007年7月抵达英国海岸。据悉,这批鸭子在全球引爆了一场“淘金热”,因为在收藏家手中,每只鸭子的价格已被爆炒至1 000英镑。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1)由1万多只玩具鸭组成的“小鸭舰队”漂流了15年,从出事地点最终抵达英国海岸,主要得益于下列洋流:_阿拉斯加暖流北冰洋极地环流_。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2)“小鸭舰队”漂过的A处为世界一著名渔场,该渔场的名称是_渔场,简要分析其成因。(3)按以上原理,若在日本沿岸投放一些漂流瓶,那么这些漂流瓶可能到达哪些地区?漂流瓶是否还能返回日本沿海地区?答案:(1)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2)纽芬兰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上下层扰动和营养盐类上泛,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3)可能到达北美洲西部沿海,甚至与“小鸭舰队”一样到达欧洲西部沿海。能够回到日本沿海。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知识精讲洋流作为物质输送和能量交换的动力之一,对全球地理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如下表: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拓展延伸渔场形成原因的思路分析渔场成因分析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具体如下:1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2在大陆架地区,由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3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强化训练3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1)(2)题。(1)对图中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D)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课程标准导航基础自主梳理互动释疑解惑教材活动点拨栏目链接(2)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C)A在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B在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受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D洋流有利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解析:分析图可知,该海域洋流属于南太平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分别为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再联系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