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 防与控制1、手术前准备v v1)、择期手术患者尽可能待手术部 位以外的感染治愈后再进行手术。 v 2)、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 应在手术当日或在手术室进行,尽量 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剪毛或脱毛 。v。 v 3)、糖尿病病人在手术前应控制好 血糖浓度。 v 4)、进行健康宣教,鼓励病人戒烟 ,尽可能在手术前30天戒烟。 v 手术前的准备v 5)、选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如氯己定乙醇 或含碘消毒剂,2%氯乙定乙醇优于聚维酮 碘(碘伏) 。 v 6)、以手术部位为中心向外作环状消毒 ,消毒范围须涵盖手术切口或可能产生的 新切口或引流管位置。 v 7)、尽可能缩短手术前住院日数。 v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 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2、手术医生的手消毒v 1)、剪短指甲且不可装戴假指甲、戒指 等首饰。 v 2)、手术前使用适当的手消毒剂(如 氯己定乙醇)严格执行外科洗手至少25 分钟。 v 3)、外科洗手方法按手术室使用产品 说明及手术室要求做。 v 4)、在每天第一次洗手时应特别注意 先彻底清洁每个指缝。若连续进行下一台 手术时,需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 3、手术医生感染的处理v v 1)、手术组成员一旦出现感染性疾病 的症状或征象时,应报告院感科。 v v 2)、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 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 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 手术。4、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v v 1)、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当在术前 30分钟至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清洁 手术用药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 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 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 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 ,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 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 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 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 疗性应用而定。4、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v 2)、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主要针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需 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 。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 、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v 3)、不以万古霉素作为常规的预防性使 用抗生素,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4、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v 4)、清洁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 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 外界相通的器官,如疝气、单纯甲状腺囊肿等,手术野无 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抗菌药物,可 手术前一个剂量,手术后一个剂量,以一线抗菌药物为主 。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v 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v 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v c.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等;d.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原则上一般用3天,最 多不超过5天,且以一线抗生素为主。v 5、医务人员的防护v 1)、手术已经准备开始或正在进行中、或无菌器械包 已打开,任何进入手术室人员均须戴上口罩并完全覆盖 住口鼻,且整个手术过程中均须戴着。 v 2)、戴手术帽时须完全覆盖住头上的毛发。 v 3)、不需为了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而穿鞋套。 v 4)、外科洗手后应戴上无菌手套,且先穿手术衣再戴 手套。 v 5)、使用防水效果好的手术衣,其质地需可防止液体 渗透。 v 6)、当手术衣明显的沾污,和(或)遭受血液或其他感 染性物质渗透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v 7)、离开手术室时需加穿外出服。 6、无菌技术与外科技术v 1)、为能有效止血、减少组织的伤害或异物 产生(如缝线、焦痂组织和坏死碎屑等)及减少 手术部位死腔的形成,手术时动作应温和轻巧。 v 2)、手术者认为伤口可能严重污染时(如III类 手术)应考虑延缓伤口缝合或让伤口开放自行愈 合。 v 3)、伤口如果需要引流时,于伤口邻近区域 作一穿孔,采密闭式引流,且尽快拔除引流管。 v 4)、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 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7、手术后伤口护理v 1)、初次缝合的伤口,在手术后24至48小时 应以无菌敷料保护伤口。 v 2)、更换敷料前后及接触手术伤口部位时, 需彻底洗手。 v 3)、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 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 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 、治疗并上报院感科。谢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v(一)操作规程1.手术前v(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 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 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v(3)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 前即刻或在手术室进行,尽量使用不损伤 皮肤的方法如剪毛或脱毛。1、手术前v(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 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 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 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 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v(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 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 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 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 服抗菌药物。1、手术前v(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 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 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 术。v(7)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 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v(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 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2、手术中v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 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 少人员数量和流动。v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 达到灭菌水平;术前皮肤消毒,2%氯乙定 乙醇优于聚维酮碘(碘伏)。v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 原则和手卫生规范;手套穿孔率高的手术 ,如部分骨科手术,应戴双层手套。2、手术中v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 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 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 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v(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 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 ,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 成死腔。3.手术中v(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 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 业要求。v(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 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v(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 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 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 确保引流充分。手术后v(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 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v(2)换药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 换药流程。v(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 拔除引流管。v(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 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 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 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