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讲 高速公路环境 保护及绿化 董亚东课程论文题目:1、高速公路的设计关键技术2、高速公路的施工关键技术3、高速公路附属设施的管理4、道路工程的相关规范学习体会要求:1、正文字数2000字左右,可手写或者打印成稿,前面中 文摘及关键词,注明参考文献及参考书籍;2、打印稿标题为小三,正文为小四,参考文献为五号字 体,在标题下注明班级、姓名及学号等(小五);3、在最后一段写上对本课程的体会及上课需要改进的部 分,不限字数。主要内容v(一)高速公路环境保护v(二)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中的环境保护v(三)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第一节 高速公路服务设施一、环境保护概述高速公路的噪声,对沿线居民生活影响较大,导致 居民抱怨情绪增大,从而使得公路交通噪声已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 保护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环境保护的工作升始 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 (一)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 质量,保护人们身心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污染影响下产生遗 传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加强 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求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 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括讲,环境是人类赖 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涉及所有的领域和行业。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离不开环境的 。为了避免人类的各种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就必须搞好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 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搞好环境保护工作。(三)公路交通环境工程 1. 公路交通的主要环境问题随着公路的里程、车辆的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公路交通环 境问题口益突出,逐渐成为当今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1)施工期 公路施丁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非污染型生态环境影响 。与公路施上有关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植被破坏、局部地貌 破坏(如高填深挖、大切坡等)、土壤侵蚀、自然资源(土地、水 、草场、森林、野牛生物等)影响、景观影响及生态敏感区(著 名历史遗产、自由于高速公路的工程技术标准要求较高,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 (2)运营期公路运营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沿线地区民众的 生活环境造成影响,如噪声扰民,汽车排放污染空气 ,服务区污水及路面径流对水环境的污染等。其中噪 声影响较为突出。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所经地域的 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及地貌状况等。2公路交通环境工程(1)公路交通环境工程的主要内容公路交通环境工程是近几年来人们针对公路交通环境污染治 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 ,是环境工程学的组成部分。公路交通环境工程研究的主要内 容为:公路交通环境问题的特征、规律;公路交通环境污染防 治技术与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技 术措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等。(2)公路交通环境工程的基本任务公路交通环境工程的基本任务是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来 消除和控制交通环境问题,重点是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合理 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利用公路工程、环境工程和系统工程等 综合方法,寻求解决公路交通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公路交 通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达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四)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自从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l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 长,而环境质量基本避免了相应恶化的局面。这与我国政府把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 大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 是分不开的。我国在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会议提出 了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体现丁我国环境保护应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指导思想。1983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保工 作会议,公布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会议又提出 了“三同步”原则,表明了我国执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 效益”三个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 现在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 体系,并配套建立了由360多项各类国家环境标准组 成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和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管理 体系,环境保护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环境保护工作的 力度不断得到加强。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环境保护方向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正处于迅速推行工 业化的发展阶段,加上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资源浪 费和环境污染仍相当严重。随着中国人口增加和经济 发展,这个问题可能更加突出。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 问题和控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仍然是一项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五)国外环境保护发展概况世界各国之中,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 律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并从 197O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此之后,环境影响评 价发展很快,世界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建立环境影响评 价制度,一些国际组织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也踊跃参 加与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出 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二、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属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 项目,它能进一步完善国道主干线公路网及地际公路 网的结构和布局,提高公路网的运输能力,对促进地 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路线属 于一条带状结构物,穿过一定的区域其建设和运营 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生物本身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 即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生态环境包括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速公路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 内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路基开挖或堆填,改变局部地貌。在地质构造 脆弱地带,容易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石灰 岩地区易引起岩溶塌陷;在高寒山区易引起雪崩等灾 害。 (2)路基施工不当会影响河流的稳定性。大量弃土、 弃渣倾入河谷、河道,使河床变窄引发山洪、泥石流 等灾害。 (3)高速公路建设占用大量土地,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明显。(4)公路占地范围内将对植被产生长期破坏,对路基两 侧一定范围内植被也造成一定影响,在生态环境脆弱 地区,植被破坏会加剧土地荒漠化或水土流失。对森 林、草地的破坏,会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另外 ,高速公路建设有时还会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等产生不利影响。 (5)对沿线农田及各种基础设施产生一定影响,有时还 会对历史文物产生不利影响。 (6)对沿线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如引起空气、水 体、土壤、植物的污染以及噪声影响等。 (二)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 生产、生活的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主体,是人类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所有物质、能量因素和外界条件的综合体。构成 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因素有:地质因素、地貌因素、气候因 素、水文因素、生物因素及土壤因素。2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公路沿线地区声环境质量的影响a、建设期施工机械噪声对沿线学校、医院、村镇居民点工 作、学习、生活的影响;b、运营期公路交通噪声对沿线学校、医院、村镇居民点工 作、学习、生活的影响。 (2)对公路沿线地区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a、建设期扬尘对公路沿线地区空气环境产生污染;b、沥青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沥青烟尘对沿线地区空气环境 产生污染;c、公路运营期汽车尾气对沿线地区空气环境产生污染。(3)对公路沿线地区水环境质量的影响a、建设期施工现场生活污水、垃圾及生产废水对周围水 体水质的行染;b、大型桥梁等结构物施工对水体水质的影响;c、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建材堆放泄漏对周围水体水质 的污染;d、运营期服务区污水及路面径流对水体水质的污染;e、运营期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 物品泄漏可能引起水体污染。 (三)高速公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 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 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 体系,是人类生存从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 件的总和。社会环境的内涵很广,包括政治、经济、 宗教、法律、生产力、生产关系、人口及其质量、文 化教育、社团组织、家庭和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等。 高速公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从整个社会角度 以发,讲述建设项目地区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 高速公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内容高速公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且正 面影响是主要的。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涉及的社会环境问题 较多,这里只能对较为普遍的、主要的问题作简单讨论。(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有用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工业、交通、城市建 设等不可缺少的宝贵自然资源。(2)基本农田保护区各地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都是当地的稳产高产良田,一般不 能在保护区内占地进行高速公路建设,当非占不可时,必须补 偿同等数量同等质量的农田。(3)水利设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设施是国家、地区的重要社会基 础设施,也是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的保障设施。高速公 路建设必须保护农田排灌系统、蓄防洪工程及其他水利设施 (4)拆迁安置房屋是民众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民众最主要的财产。高速公路修建 的过程中拆迁民房会对民众生活造成影响,经济上造成损失。因此应尽可 能少拆迁民房,拆迁时应做到拆迁安置合理,尽可能的保护民众利益。(5)出行阻隔高速公路普遍存在对民众出行的阻隔问题,高速公路两侧民众对此反 映较为强烈,一般存在横向通道的数量少、质量差和位置不当等问题。(6)文物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景观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经 济价值,原则上不论其属于何种保护级别,都应合理保护。高速公路建设 项目往往途经几个地区,干扰文物常有发生。(7)景观环境高速公路的投资巨大,占用了大量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永久性建筑物。 因此,高速公路建设应从公路美学的角度,研究高速公路与所经地域的地 形地物、文化风情和人文景观的协调性,使高速公路融合到环境中去,减 少或防止因高填深挖等对环境景观产生损害。 第二节 建设与运营中的环境保护一、高速公路建设期的环境保护高速公路建设期的环境保护又可分为项目前期的环境保护 和施工期的环境保护。(一)项目前期的环境保护项目前期的环境保护主要涉及的就是环境评价和环境工程 设计。公路环境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可概括为:一是从环保角 度出发评价公路选线的合理性,对路线方案的可行性和项目的 可行性提出评价意见和结论;二是提出必要的环保措施,使项 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其三就是预测项目 的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公路沿线社区发展规划提供环境保 护依据。 1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公路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贯穿于项目各阶段和主 体工程设计的各个组成部分。(1)设计阶段环境保护的依据搞好公路的环境保护工作,应执行国家和行业主 管部门颁发的相关法规和规范。(2)环境敏感点与应绕避环境敏感点的距离环境敏感点是针对具体目标而言的,通常分为声 环境、环境空气、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环境等各 类环境敏感点。 a、声环境敏感点是指: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 城乡居民点和有特殊要求的地方。b、环境空气敏感点是指:省级以上政府部门批准的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文遗迹以及学校、医院、疗养院、城 乡居民点和特殊重要的地区。c、生态环境敏感点主要是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保 护动物及栖息地、野生保扩植物及生长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 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成片林地与草原等。d、水环境敏感点主要是指:河流源头、饮用水源、城镇 居民集中饮水取水点、瀑布广游、温泉地区、养殖水体等。e、社会环境敏感是主要指:与城市规划的协调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