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一)附答案120分,120 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35分,除标注的外每小题 3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 shng 粗犷 gung 行辈 hng 不羁 jB冗杂 rng 晦暗 hu 蓦然 m 戛然 jiC告罄 qng 悲怆 cng 阔绰 chu 祈祷 doD叱咤 ch 赢弱 yng 崔巍 wi 颦蹙 p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终身 奋斗终生 申明 郑重声明B违犯 违反纪律 熔化 冰雪融化C义气 意气风发 题名 金榜题名D原形 原型毕露 蜕化 退化变质3、下列加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看到弟弟那顽皮的样子,奶奶 忍俊不禁地笑了。B、 “杨贵妃”那丰腴的面庞,柔媚的舞姿,给观众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C、这枯瘠的土地生长着奇崛 的梅树仿佛它们本身就具有了意境。D、这部电脑动画制作的古味盎然、光怪 陆离的景象,会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从国外吸引高科技人才,美国将成立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专用的“HIB”签证制度。B台湾一家报纸今天报道说,两架中国战斗机在一架美国海军电子侦察机与其中一架碰撞之前曾向它发出过警告。C首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没有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主持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电视剧和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栏目。D河南的“五一”旅游黄金周不仅仅停留在观光层面上,由于加进了有益的公益活动,赋予旅游以崭新的意义。5、填入空缺处的动词,依次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便_住了。A、拉 撒 支 牵 系 罩 B、系 罩 牵 拉 支 罩C、支 撒 牵 拉 支 罩 D、支 撒 系 牵 拉 罩6、根据要求填空.(10 分)(1) ,听取蛙声一片。 ,草色遥看近却无。此中有真意, 。终日不成章,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正因人被锁,所以眼中之景均被锁,以至于连“秋”都被锁了。这种写法体2现在杜甫的春望则是: 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有关语句来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这两句是“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7、仿照下面给出的例句形式,以“我不去想”开头,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意思表达的准确、完整、深刻。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_8、运用对偶知识改下面对联的上联,使之与下联对仗工整. (2 分)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的上联: 9、文学常识填空。(1) 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2) 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10、同样一句话,讲话时的重音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重音要根据情境来确定。李明参加了温州市中学生艺术节独唱比赛,同学们得知比赛结果后,兴冲冲地跑来告诉他:“你荣获温州市中学生艺术节独唱比赛一等奖!”你觉得同学们说话时的重音应该落在哪个词上,为什么?(2 分)。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除标注的外每小题 2 分)(一) (8 分)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3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 彷徨 。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 ,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11、 “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中所提到的“小说”即 ,它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一本回忆记”指 。 (1 分)12、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弃医从文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在文中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3 分)13、请分别说明文中两个“不好”的不同含义。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不好: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不好:14、文中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 (11 分)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的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15、在第一段文字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416、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选文第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句中“”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选文第二段中的“”一句和最后一句话照应了这一特征。17、第二段可分为两层,这两层之间关系是。在假山的堆叠部分,文中“”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的堆叠的艺术效果。在说池沼的特点部分,文中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18、第二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_。 (1 分)19、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句中“艺术”和“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20、两段中划线的两个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依次是、。 (1 分)21、说明事物要注意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这两个文段采取的是顺序。从全文看,这两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是。 (1 分)(三) (10 分)垂 钓余秋雨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另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花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的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