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812鲁迅研究自学考试大纲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二 00 八年十二月指定用书:鲁迅作品十五讲 ,钱理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9 月第 1 版参考书目:1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2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的文学世界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3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4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5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6 黄健:反省与选择鲁迅文化观的多维透视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7 阎庆生:鲁迅创作心理论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 高旭东:走向 21 世纪的鲁迅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9 张梦阳:中国鲁迅研究通史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课程性质:鲁迅研究 (亦可称鲁迅学或鲁迅研究概论 )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鲁迅研究以鲁迅为学习对象,旨在全面、系统地学习鲁迅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及其艺术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内容。鲁迅作为现代中国最为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学说和创作,在中国文化史、文学史、思想史上都享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课程注重将鲁迅的思想、文学创作特色,置于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发展史的背景上来进行认真与系统的考察,重点以鲁迅的作品讲析为主导线索,重点介绍鲁迅的历史贡献,鲁迅的思想特点(包括鲁迅的文化思想,鲁迅的文艺思想等) 、以及对鲁迅的小说创作,鲁迅的杂文创作,鲁迅的散文创作等方面的内容。设置目的要求:通过全面系统地对鲁迅的介绍,特别是通过对鲁迅作品的精细解读,目的是要使自学考生对鲁迅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有一个全面、系统、正确的认识,了解鲁迅这位文化伟人、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在中国现代文化史、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价值和意义,掌握鲁迅思想和文化活动、文学创作的基本概况,理解鲁迅文化思想和文学观念、审美理想和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观点和方法,从历史和美学的角度,来对鲁迅的各类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提升自学考生的文化素养、文学素养和专业水平。二、考核目标第一讲 21、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鲁迅对生命的基本态度,以及鲁迅所选择的文化革新思想主张的主导方向,认识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与发展所作的历史贡献,其中也包括鲁迅成为一代文化伟人的主客观条件,了解鲁迅的人格魅力、思维特点和鲁迅精神对现代中国的历史价值与意义。2、考核知识点(1) 鲁迅的生命哲学观。(2) 鲁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3) 鲁迅的“以幼者为本位”的生命观。(4) 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5) 鲁迅作品的“爱”的基本母题。(6) 鲁迅精神和思想对当代的启迪意义3、考核要求(1) 领会鲁迅对生命、人生的基本态度。(2) 掌握鲁迅的文化革新思想特点。(3) 了解鲁迅的思维方式特点。(4) 理解鲁迅思想、精神的当代价值与意义。第二讲 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特点,领会外部环境因素对鲁迅成长所产生的影响,了解鲁迅的乡土意识,以及区域(地域)文化对鲁迅思想、精神的影响。2、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内容:识记:掌握鲁迅晚年的思想发展特点及其心态特点,重点了解区域(地域)文化对鲁迅思想、精神、人格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掌握鲁迅对区域(地域)文化的基本态度,主要阅读文章有无常 、 女吊等鲁迅散文作品。领会:鲁迅的生死观、鲁迅式的“生命”对“死亡”的“反抗” 。理解:区域(地域)文化对鲁迅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鲁迅的“死亡”体验、 “民间记忆”和他的文学创作之间的联系。第二节内容:识记:鲁迅受区域(地域)文化越文化的影响原因,作为文化原型之一的区域间民俗文化对鲁迅成长的影响过程,主要阅读文章有鲁迅的小说社戏等。领会:鲁迅的俄“故乡”情结,鲁迅对人和自然的关爱之情。理解:鲁迅的生命体验,从中领会鲁迅的精神反抗的人格特点。第三节内容:识记:鲁迅对“鬼神”的基本态度及其文学描写。领会:鲁迅由对民间之神的描述,引申对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批评。理解:鲁迅的思想特点,从中领会鲁迅的人生观。第四节内容:识记:鲁迅与越文化的精神关联,鲁迅的文化批判思想。领会: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理解:鲁迅的人格特点,领会鲁迅的散文创作特点。3、考核要求3(1) 领会鲁迅受区域(地域)文化影响的过程与特点。(2) 掌握鲁迅的散文创作特点。(3) 了解鲁迅的人格特点。(4) 理解鲁迅对区域(地域)文化的基本态度。第三讲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鲁迅小说创作的基本特点,领会鲁迅“立人”思想和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以及鲁迅的文化思想、文学思想、小说创作等方面的知识内容。2、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内容:识记:鲁迅进行文化反省的价值依据,鲁迅对国民性的基本认识。领会:鲁迅批判国民性的方法特征。理解:鲁迅小说创作的启蒙思想特点。第二节内容:识记: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看被看”的模式。领会:鲁迅改造国民性的目的和基本涵义。理解: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伟大意义。第三节内容:识记:鲁迅的启蒙思想和启蒙的方式与基本立场。领会:鲁迅的启蒙目的,鲁迅对被启蒙者命运的关注。理解:鲁迅对“看客”批判的特点。3、考核要求(1)领会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基本特点。(2)掌握鲁迅小说的二元对立的结构特点。(3)了解鲁迅对被启蒙者命运的关注。(4)理解鲁迅小说创作的结构特点。第四讲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鲁迅小说创作的不同类型,领会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特点,理解“鲁迅气氛”的意义内涵,鲁迅与魏晋文人、魏晋文学与玄学的关系。2、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内容:识记:鲁迅小说中的魏晋风骨,主要阅读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 、 孤独者等。领会:鲁迅对魏晋文风的认识和秉承。理解:鲁迅小说显示“灵魂的深”的艺术表现。第二节内容:识记:鲁迅小说的“自我”意识。领会:鲁迅小说的“趋于极端”的艺术描写。理解:鲁迅对“孤独”的阐释及其意义探寻。第三节内容:识记:鲁迅的精神气质和小说表现艺术。领会:鲁迅 “多疑”的思维特点和“自我辩驳”的小说艺术。4理解:鲁迅自省精神及其意义。3、考核要求(1)领会鲁迅小说创作的不同类型和基本特点。(2)掌握鲁迅小说创作论的基本涵义。(3)了解鲁迅小说艺术表现特点。(4)理解鲁迅小说创作对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五讲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与掌握鲁迅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主要内容、艺术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掌握鲁迅历史小说代表作的分析方法,认识鲁迅历史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影响与享有的崇高地位。2、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内容:识记:鲁迅开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之先河,主要阅读故事新编 (重点有铸剑 、 采薇 、 非功等) 。领会:鲁迅历史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与地位。理解:鲁迅历史小说创作观及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与发展所作的历史贡献。第二节内容:识记:故事新编的基本思想内涵。领会:故事新编的基本主题及其内涵。理解:故事新编等新型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涵义。第三节内容:识记:鲁迅历史小说创作的艺术特性及其艺术成就。领会:鲁迅历史小说创作的文化批判精神。理解:鲁迅历史小说创作深入开掘主题和艺术想象力等艺术经验。3、考核要求(1)领会鲁迅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2)掌握鲁迅历史小说创作的艺术特点。(3)了解鲁迅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动机。(4)理解鲁迅历史小说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第六讲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与掌握鲁迅散文诗创作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艺术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掌握鲁迅散文诗代表作的艺术方法,认识鲁迅散文诗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影响与享有的崇高地位。2、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内容:识记:鲁迅散文诗的文学史地位问题。领会:鲁迅散文诗创作的中外艺术渊源问题。理解:“鲁迅式的想象”的散文诗创作特点。第二节内容:识记:鲁迅散文诗创作特点。5领会:鲁迅散文诗所构筑的“心灵世界” 。理解:鲁迅散文诗所展现的“新颖的形象” 。第三节内容:识记:鲁迅散文诗创作的个性文本及其艺术价值。领会:鲁迅散文诗创作对生命的思考。理解:鲁迅散文诗创作的艺术风格。3、考核要求(1)领会鲁迅散文诗创作的基本特点。(2)掌握鲁迅散文诗创作的艺术特性。(3)了解鲁迅散文诗创作所构筑的“新颖形象” 。(4)理解鲁迅散文诗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第七讲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与掌握鲁迅的哲学和反抗绝望的精神特点及其主要内容、艺术表现和基本类型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掌握鲁迅哲学的分析方法,认识鲁迅的心路历程。2、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内容:识记:鲁迅哲学的价值与地位。领会:鲁迅“看取人生”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自由精神状态。理解:鲁迅个人的生命体验及其精神特点。第二节内容:识记:鲁迅“反抗绝望”的基本精神内涵。领会:“过客”与“这样的战士”形象的内涵。理解:鲁迅对病态社会揭露和歌颂韧性战斗精神的基本涵义。第三节内容:识记:鲁迅对“希望” 、 “绝望”的基本态度。领会:鲁迅哲学奇特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达、艺术语言特征。理解:鲁迅“永远向前走”的“反抗绝望”的精神特征。3、考核要求(1)领会鲁迅的哲学思想。(2)掌握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特点。(3)了解鲁迅哲学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4)理解鲁迅哲学的思想价值和影响。第八讲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与掌握鲁迅“立人”的思想主张,了解鲁迅从“科学救国”到“立人”的思想转变,以及鲁迅建设中国现代文化的思想特点。2、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内容:识记:鲁迅早期论文的基本类型。领会:文化偏至论中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态度。理解:鲁迅对待“学习西方”的认识。6第二节内容:识记:鲁迅建设中国现代文化的基本思想内涵。领会:科学史教篇的基本内容。理解:鲁迅对“科学”的基本态度。第三节内容:识记:鲁迅对“精神界战士”的基本认识和态度。领会:摩罗诗力说的主要内容。理解:鲁迅对“立意在反抗”的基本理解。3、考核要求(1)领会鲁迅文化思想的基本特点。(2)掌握鲁迅建设中国现代文化的基本思路。(3)了解鲁迅现代文化观的价值意义。第九讲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与掌握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基本方法和主要观点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掌握鲁迅对传统文化所持有的基本态度与基本精神。2、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内容:识记:鲁迅对传统文化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及其实践内容。领会:鲁迅对传统的“节烈观”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理解:鲁迅的怀疑精神特点。第二节内容:识记:鲁迅新型的“父亲观” 、 “父子观” 。领会:鲁迅的人学思想。理解:鲁迅的进化论思想特点。第三节内容:识记:鲁迅对传统“孝道”的论述及其特点。领会:鲁迅对儿童读物的新认识。理解:鲁迅的儿童观。3、考核要求(1)领会鲁迅的传统文化观的基本内容。(2)掌握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其特点。(3)了解鲁迅认识传统的基本特点。第十讲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与掌握鲁迅对“瞒”和“骗”国民劣根性的基本态度、基本方法和主要观点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掌握鲁迅对国民劣根性剖析的基本态度与基本精神。2、考核知识点第一节内容:识记:鲁迅对“瞒”和“骗”国民劣根性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及其实践内容。领会:鲁迅对中国传统文人的基本态度和批判原则。理解: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态度和批判原则。7第二节内容:识记:鲁迅反对“瞒”和“骗”思想的特点。领会:鲁迅对“伪士”的基本态度和认识。理解:鲁迅的精神自由的思想特点。第三节内容:识记:鲁迅对对国民劣根性的反省精神。领会:鲁迅对国人“面子”问题的探讨。理解:鲁迅的“虚无党”的概念界定。第四节内容:识记:鲁迅正视现实黑暗的精神特点。领会:鲁迅正视自身思想的人格特点。理解:鲁迅的“真的猛士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