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查房蒋芳芳病情摘要 26床 曾伍妹 女 61岁 诊断:1.急性缺血缺 氧性脑病;2.心肺复苏术后;3.冠心病、房 颤;4.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一般资料:患者曾伍妹,女,61岁,汉族 ,湖南耒阳人,农民。因“意识障碍1天,心 肺复苏术后1小时”于2013-10-27入我院ICU 科。 现病史:病人丈夫代诉:患者因胸闷不适,于2013-10-26 在当地卫生医院就诊,拟诊“冠心病”,予活血化瘀类中药 煎汤服用,当天晚上病人出现神志不清,口吐白沫。于2013-10-27日上午急送“耒阳市人民医院”,予抗血小板聚 集,活血化瘀等治疗(具体用药不详),13:20出现四肢 抽搐,双眼凝视,心电监护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予 异搏定静推,心率转复至入院时水平。为求进一步诊治,转送我院,到我院急诊科时,测血压140/80mmHg,心率 62次/分左右,嗜睡,双侧瞳孔直径约左:右=2.0mm: 2.0mm。急诊行头部CT检查示:“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 。17:00时左右患者突发呼吸、心跳停止,双侧瞳孔散大 ,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360J 心电除颤2次,抢救30分钟,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双侧 瞳孔回缩,拟“意识障碍查因“收入我院ICU科。 诊疗经过:入科后,予特级护理,报病危,重症心电监护 各项生命体征,行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予呼吸机 辅助呼吸,保证适当浓度氧吸入;留置胃管尿管,胃管接 胃肠减压,计出入水量,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监测中心 静脉压,加强出入量管理,胰岛素静脉泵入控制血糖、维 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处理。予脱水、抗感染、控制血 压、改善脑循环、促醒、护胃、护肝、护心、护肺及营养 支持治疗等处理。请我科高正伟副主任医师会诊,高正伟 副主任医师看过患者后指出: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考虑患 者缺血缺氧性脑病可能,建议转神经内科进一步治疗。经 征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予以转神经内科继续治疗。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10.26109/L、中性粒细胞 百分比83.4%、淋巴细胞百分比11.4%;尿 常规示红细胞63个/ul、尿潜血2+、葡萄糖 1+mmol/l;CRP:14.1mg/L;血糖: 8.4mmol/L;血脂示低密度脂蛋白 3.28mmol/L;心肌酶示肌酸激酶409U/L、肌 红蛋白329.0ng/ml;肝肾功能、电解质、糖 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凝血常规、HBV、 HIV、TP均正常。 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tracheostomy)系切开颈段气 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 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 常见手术。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 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 术;微创气管切开术(minitracheotomy)。临 床医师均应掌握这一抢救技能。适应症 喉阻塞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预防性气管切开(较少) 取气管异物 颈部外伤者禁忌症 1、度和度呼吸困难。 2、呼吸道暂时性阻塞,可暂缓气管切开。 3、有明显出血倾向时要慎重。气管切开术的体位 体位: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 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 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 持正中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气管切开术的麻醉 采用局麻。沿颈前正中上自甲状软骨下缘 下至胸骨上窝,以1%奴夫卡因浸润麻醉, 对于昏迷,危重或窒息病人,若病人已无 知觉也可不予麻醉。气管切开术术程 分离气管前组织:用血管钳沿中线分离胸 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暴露甲状腺峡部 ,若峡部过宽,可在其下缘稍加分离,用 小钩将峡部向上牵引,必要时也可将峡部 夹持切断缝扎,以便暴露气管。分离过程 中,两个拉钩用力应均匀,使手术野始终 保持在中线,并经常以手指探查环状软骨 及气管, 是否保持在正中位置。术 程 切开气管:确定气管后,一般于第24气 管环处,用尖刀片自下向上挑开2个气管环 (切开45环者为低位气管切开术),刀 尖勿插入过深,以免刺伤气管后壁和食管 前壁,引起气管食管瘘。可在气管前壁上 切除部分软骨环,以防切口过小,放管时 将气管壁压进气管内,造成气管狭窄。术程 插入气管套管:以弯钳或气管切口扩张器 ,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大小适合,带有管 蕊的气管套管,插入外管后,立即取出管 蕊,放入内管,吸净分泌物,并检查有无 出血。 创口处理:气管套管上的带子系于颈部, 打成死结以牢固固定。切口一般不予缝合 ,以免引起皮下气肿。最后用一块开口纱 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经皮气管切开术 病人体位、皮肤消毒及铺单与传统的气管 切开相同。提供的经皮导入器械包括成套 的气管穿刺针和把穿刺孔扩大到合适直径 的扩张器,事先应准备好气管切开托盘和 插管设备。安全的手术需要3个人:手术者 、助手及麻醉师。常规将一根较长的喷射 通气导管(置于气管插管内的通气导管)插到 气管插管内作为导引,一旦需要时即可迅 速再次插人气管插管。 1、一般需要镇静剂或少量麻醉药,第2、3 气管环处的皮肤注射含1:100000肾上腺素 的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从环状软骨下缘起 垂直向下作1cm长皮肤切口。 2、将气管插管撤至顶端位于声带下。 3、将气管穿刺针以45度角斜向尾端刺入气 管前壁,直到可抽出大量气体。 4、把尖端呈J形的导丝及导管插入气管,以 之引导,用直径逐步增大(1236Fr)的扩张 器扩张气管开口,直到达到合适大小。 5、将气管插管通过扩张器及导丝和导管插 入气管。撤出扩张器、导丝及导管,把插 管缝于皮肤上。术后处理 (一)床边设备:应备有氧气、吸引器、气管切开 器械、导尿管及急救药品,氧气用于气管切开术 氧气用于气管切开,以及另一付同号气管套管。 (二)保持套管通畅:应经常吸痰,每日定时清洗 内管,煮沸消毒数次。术后一周内不宜更换外管, 以免因气管前软组织尚未形成窦道,使插管困难而 造成意外。 (三)保持下呼吸道通畅:室内保持适当温度(22C左右)和湿度(相对湿度90%以上),可用地 上泼水、蒸气吸入,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少许生理盐水,0.05%糜蛋白酶等,以稀释痰液,便于咳 出。术后处理 (四)防止伤口感染:由于痰液污染,术后伤口易于感 染,故至少每日换药一次。如已发生感染,可酌情给以 抗生素。 (五)防止外管脱出:要经常注意套管是否在气管内, 若套管脱出,又未及时发现,可引起窒息。套管太短, 固定带子过松,气管切口过低,颈部肿胀或开口纱布过 厚等。均可导致外管脱出。 (六)拔管:喉阻塞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全身情况好转后,即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堵管12昼夜,如病 人在活动、睡眠时无呼吸困难,可在上午时间拔管。创 口一般不必缝合,只须用蝶形胶布拉拢创缘,数天可自 行愈合。长期带管者,由于切开部位上皮长入瘘孔内与 气管粘膜愈合,形成瘘道,故应行瘘孔修补术。术中并发症 出血(较少) 心跳呼吸停止:是致命性并发症,原因可 能是迷走神经反射,也可因不能迅速建立 起通畅的气道、张力性气胸、阻塞性(负压) 肺水肿、给慢性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吸氧 或气管插管被插到软组织或主支气管内引 起。对有明确慢性二氧化碳潴留病史的患 者,要严密监测各项指标,术后应当立即 给予机械通气。术中并发症 气胸和纵隔气肿:可由于胸膜的直接损伤 ,空气经过软组织界面进入胸腔或纵隔, 或肺大泡破裂造成。应尽可能减少气管周 围的解剖,气管插管应在直视下看清楚插 入气管,术后应常规拍胸片检查。术后并发症 (一)皮下气肿: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大多数于数日后可自行吸收,不需作特 殊处理。 (二)气胸及纵膈气肿:轻者无明显症状 ,严重者可引起窒息。如发现患者气管切 开后,呼吸困难缓解或消失,而不久再次 出现呼吸困难时,则应考虑气胸,X线拍片 可确诊。此时应行胸膜腔穿刺,抽除气体 。严重者可行闭式引流术。术后并发症 (三)出血:术中伤口少量出血,可经压迫止血或填入 明胶海绵压迫止血,若出血较多,可能有血管损伤,应 检查伤口,结扎出血点。 (四)拔管困难:手术时,若节开部位过高,损伤环状 软骨,术后可引起声门下狭窄。气管切口太小,置入气 管套管时将管壁压入气管;术后感染,肉芽组织增生均 可造成气管狭窄,造成拔管困难。此外,插入的气管套 管型号偏大,亦不能顺利拔管。有个别带管时间较长的 患者,害怕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当堵管时可能自觉呼 吸不畅,应逐步更换小号套管,最后堵管无呼吸困难时再行拔管。对拔管困难者,应认真分析原因,行X线拍 片或CT检查、直达喉镜、气管镜或纤维气管镜检查,根 据不同原因,酌情处理。术后并发症 (五)气管食管瘘:少见。在喉源性呼吸困难时, 由于气管内呈负压状态,气管后壁及食管前壁向气 管腔内突出,切开气管前壁时可损伤到后壁。较小 的、时间不长的瘘孔,有时可自行愈合,瘘口较大 或时间较长,上皮已长入瘘口者,只能手术修补。 (六)伤口感染:气管切开是一个相对污染的清洁 切口。很快院内菌株就会在伤口生长,通常为假单 胞菌和大肠杆菌。因为伤口是开放性的,有利于引 流,所以一般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真正发生 感染极少见,而且只需局部治疗。只有当出现伤口 周围蜂窝织炎时才需要抗生素治疗。术后并发症(七)管插管移位:早期插管移位或过早更换插管有引起通气 障碍的危险。多层皮下筋膜、肌肉束、以及气管前筋膜彼此重 叠,很容易使新形成的通道消失。如果不能立即重新找到插管 的通道,应马上经口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两侧的胸骨板(breastplate)缝于皮肤上可防止插管移位。气管切开处两端气管 软骨环上留置的缝线在术后早期可以保留,一旦发生插管移位时,可帮助迅速找回插管通道。术后57天各层筋膜可以愈着 在一起,此时更换气管插管是安全的。 (八)咽障碍:与气管切开有关的主要吞咽问题是误吸。机械 因素和神经生理学因素都可以造成不正常吞咽。机械因素包括(1)喉提升能力减弱;(2)气管插管套囊压迫并阻塞食管,使食管 的内容物溢入气道。神经生理学因素包括(1)喉的敏感性下降导 致保护性反射消失;(2)慢性上呼吸道气体分流引起喉关闭失调 。减少误吸最主要的是加强术后护理。护理诊断 有窒息的危险 与原发病及术中压迫、刺激 气管有关 语言交流障碍 与气管起开后,气流不通过 声门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手术或原有炎症有关 焦虑 与担心手术预后、恐惧手术有关 潜在并发症 知识缺乏 缺乏气管切开相关知识护理计划 1、病人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表现为血氧 饱和度正常 2、没有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3、病人及家属了解有关气管切开术知识 4、保证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 5、没有出现任何相关并发症及症状护理措施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 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 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 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 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 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护理措施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 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 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 尿包、吸引器,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 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 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 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 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 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 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 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护理措施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 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 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