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禽流感的流行、诊断与防治 禽流感(AIV)是影响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高致病性AIV被国际兽疫局列为I类烈性传染病,我国为一类动物疫病。1878 年首次报道于意大利,目前遍布全世界。近期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禽流感做为一种人禽共患的政治、经济病,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及人类健康。禽流感概况禽流感概况禽流感的病原1901年分离到,1955年被确定为正粘病毒科、流感病 毒属、A型流感病毒。负链单股RNA病毒,呈球形,直径为80120nm,平均为100nm。具囊膜,在囊膜表面 有许多放射状的纤突。病毒基因组由8个独立片段组 ,分别编码10病毒蛋白:依赖性聚合酶蛋白(PA、 PB1、PB2)、核蛋白(NP)、非结构蛋白(NS1、NS2 )、基质蛋白(M1、M2)及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蛋白( HA)及神经氨酸酶蛋白(NA)。我国公开报道的禽流感的几个事件1. 97香港流感事件, 18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6人死亡,约150万 只鸡、鸭、鹅和鸽子被扑杀,直接耗资6000万港币,用于对养禽业的 补助达10亿港币。据估算,仅广东一省的损失达人民币15亿元以上。2. 1999年3月,香港卫生署从2个生病儿童身上分离到H9N2亚型AIV。我国 从人群中分出5株H9N2毒株。 3. 2001年5月,香港再次发生5N1禽流感并展开杀鸡行动,港方销毁120 万只家禽,涉及赔偿及有关开支金额达8000万元。随后,澳门市政部 门证实在一批禽鸟样本中发现两只鹅受到H5N1禽流病毒感染,展开了 历年来首次的全澳门“杀鸡行动”,销毁约二万只家禽。 4. 2001年6月4日,韩国农林部宣布从中国上海大盈禽联公司出口的禽肉 中检测出H5N1 HPAIV,禁止从中国进口家禽及禽类产品。6月8日,日 本仅依据韩国提供的情况,也宣布暂停从中国进口禽类产品。 5. 2002年2月,香港因发生禽流感第三次展开杀鸡行动,销毁约30多万只 。 6. 2003年1-2月,香港再次暴发禽流感,涉及22个禽场,共杀禽86万只。我国禽流感的流行情况禽流感的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 临床症状诊断 病理变化诊断组织学病变诊断 病原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禽流感的流行特点禽流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 以冬季和春季较为严重。宿主广泛,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和鸽等多种类型的 家禽和野禽均易感。但发病和危害最大的主要是鸡和火鸡,鸭、鹅 、鸽多为隐性感染或带毒,但近年发现鸭、鹅出现由H5亚型病毒引 起的严重疾病,死亡率很高。水禽特别是野鸭、海欧、岸基鸟在流行病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但以40日龄左右的肉鸡、产蛋高峰期的 种鸡和商品蛋鸡较常发生。 传染源可以是临床表现正常的带毒水禽和海鸟,病毒可长期在 污染的粪便、水中存活。禽类发病后,病毒大量繁殖,通过病禽的 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也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水、设备和垫草等 传播。禽流感的临床症状1.慢性型:非高致病性AIV毒株感染或高致病性毒株感染已有一定免 疫力的家禽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产蛋量突然下降,有时有轻微呼吸道症状,死亡率正 常或略有上升。潜伏期长,最长可达21天。2. 急性型:多由H5、H7亚型HPAIV引起。-潜伏期短,病程12天,死亡率可达100%。有时没有明显症状即 可见到鸡只死亡。-鸡冠发绀呈暗红色或紫黑色,头和颜面部水肿,脚鳞出现紫色出血 斑。-部分病鸡及水禽出现头颈和腿部麻痹、抽搐等神经症状。禽流感的病理变化剖检病变:HPAI主要表现为各脏器、 粘膜广泛出血。组织学病变: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内脏 器官(肝、脾、胰、肺、肾)的出血、充 血和坏死。实验室诊断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和鉴定技术PCR技术捕捉ELISA直接免疫荧光技术HI试验AGP试验间接ELISA斑点ELISANASBA技术鸡新城疫与鸡禽流感的鉴别诊断及 防治 l鸡新城疫、鸡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具有 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 都以冬春两季多发,现就其鉴别诊断介绍如 下。 一、易感动动物1鸡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易感动动物 是鸡鸡,死亡率高于鸡鸡禽流感。 l2鸡禽流感: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具有快 速流行、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禽类都有一 定的互感性,鸡、鸭、鹅等禽类均易感染 二、临床症状1鸡新城疫:(1)呼吸有罗音,并发出咯咯喘 鸣声;(2)腿部麻痹,头部颤抖;(3)食欲和 饮水量下降,粪便呈绿色。 l2鸡禽流感:(1)头部肿大,鸡冠、肉髯发 绀,脚鳞出现紫色出血斑;(2)腹泻,粪便呈 绿色或黄绿色水样,死亡率5-30不等是 特征性症状;(3)有的鸡群以呼吸障碍为主, 呼吸有罗音且雏鸡的呼吸症状更严重。 三、剖检变检变 化1鸡新城疫:(1)腺胃粘膜乳头出血;(2)十二指肠 溃疡,小肠粘膜有圆形或枣核状坏死溃疡病灶,泄 殖腔充血、出血;(3)盲肠扁桃体溃疡。 l2鸡禽流感:(1)心肌灰白色坏死;(2)胰腺有灰白 色坏死点;(3)消化道有类似新城疫病变,特别是腺 胃乳头肿大出血,但与新城疫不同的是十二指肠、 盲肠扁桃体未见溃疡;(4)产蛋鸡成熟卵泡囊充血、 出血,腹腔内常见有卵黄渗出或破裂、卵泡血肿和 变形等特异性病变。 四、鉴别诊鉴别诊 断根据两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得 到初步的鉴别诊断。另外,采用红细胞血凝 试验可作定性鉴别,即鸡红细胞血凝试验两 者均凝集,山羊红细胞凝集试验鸡新城疫不 凝集,鸡禽流感凝集。 五、防治措施l1杜绝绝病原侵入鸡鸡群、严严格执执行消毒制度。消毒 剂应选择剂应选择 重信誉、讲讲品质质厂家生产产的具有杀杀菌谱谱 广、作用快、无腐蚀蚀性、残留少、使用方便者。如 百毒杀杀、农农福五号等。 l2合理制订鸡订鸡 群免疫程序,做好预预防接种工作。 可分别选别选 用鸡鸡新城疫I系或系苗、鸡鸡禽流感多价 灭灭活苗多次强化免疫以增强鸡鸡群的抵抗力。 五、防治措施l3一旦发现可疑疫病,及时检测诊断和做好 病死鸡的处理工作。并对受威胁鸡群进行紧 急防治,以预防疫情蔓延和继发感染。可选 用:(1)鸡新城疫、禽流感高免卵黄抗体,按 每公斤体重肌注2-3mL,连用2-3d;(2)利毒 威 混饮:每100g本药治疗量兑200kg水,连 饮2-4d;(3)感泰克混饮:按体重给药,治疗 量每千克体重02-03mL。呼啦杀 混饮 :每100g本药治疗量兑120kg饮水。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不仅是目前对发病禽群最确切诊断的一种方法,也是免疫禽群的主要监测手段。如果采集及处理样品的方法得当,分离病毒是诊断禽流感的一种敏感而实用的方法。相对于PCR、免疫荧光、ELISA以及电镜观察等其他直接检测病原的方法或手段,病毒分离的一个主要的优点就是可以测定病毒的致病性,而且可以对病毒做进一步抗原特性分析试验和基因特性的研究,同时可用于疫苗制备及药物敏感性实验等。病毒分离不仅是发病禽的确切诊断方法,而且是免疫禽群的主 要监手段。 病料的采集 可以从活体或尸体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用棉拭子法常可从活体的气管和泄殖腔中分离到病毒,特 别是从泄殖腔中分离到病毒的机会较多,为此可用不同大 小的棉拭子擦取气管或泄殖腔,尽量使棉拭子擦到深部,并 能刮取泄殖腔粘膜表面的滤泡,以获得足量的材料。病料 的采取时间很重要,一般在感染初期或发病急性期采取。 如转为后期则因机体已形成足够的抗体而不易分离到病毒 。死禽采集气管、脾、肺、肝、肾和脑等组织样品。小珍 禽用拭子取样易造成损伤,可取而代之以采集新鲜粪便。病料的保存 病料应放在含有抗菌素的pH值7.07.4的等 渗PBS内(无PBS可用25%50%的甘油盐水),若短时间 内不能处理可于低温条件下冻存。 琼脂扩散(AGP)试验AGP试验用抗原是用所有A型禽流感病毒共有的核蛋白 (NP)抗原制成的,可以用来检测所有A型流感病毒(目 前有15种血凝素亚型)产生的抗体。该方法只适用于未免 疫鸡群禽流感抗体的监测,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但敏感 性稍差。注意:1、该方法不适用于水禽血清抗体的检测,水禽禽流感抗体 检测应该用HI试验。2、配琼脂时应先将琼脂充分溶化后再放入盐,否则琼脂不 易溶解。AGP试验结果12345 67血凝(HA)血凝抑制(HI)试验该方法适用于禽流感病毒血凝素亚型的鉴定以及感染或免疫后血 清中抗体的检测,敏感性比AGP试验高,但只有当抗原和抗体的血凝 素亚型完全一致时才会出现HI现象。进行禽流感的监测时,当HI抗体在判定标准的可疑范围之内时 ,需一周后再采血进行检测。对于免疫鸡,可以采集发病期及发病2-3周后的血清作对比检查, 测其抗体水平,如果康复期的血清抗体较发病初期升高4倍以上,可 以认为是禽流感发生。进行血清学检测时首先要了解该鸡群的免疫状况,避免简单地将 疫苗抗体误认为是感染抗体。注意:反应温度不能太高,若在37 (如温箱)下进行,会影响检 测结果,应在25 以下的室温或在4冰箱中作用。NASBA、RT- PCR诊断技术NABSA方法可用来进行H5禽流感病原的快速 检测,香港在1997年发生H5禽流感感染人事件后,加强了对该病的监测,在世界上率先使用这一方 法,在全国兽医界,浙江率先使用。RT-PCR灵敏度相对较差,从病料中的检出率较低,但检测尿囊 液有足够的灵敏度,并且可以通过对HA裂解位点的序列分析对毒株的致病性做出初步判断,以便争 取时间在短时间内采取措施。同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可以进行禽流感病毒分子遗传变异的 比较。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疫苗免疫疫情监测及检疫及时发现和扑灭疫情综合防治疫苗免疫概述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禽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禽流感病毒抗原具有多样性,各亚型之间的抗原性存在一 定的差异,亚型间缺乏坚强的交叉保护作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H5和H9亚型禽流感,目前必须(而且只 需)做好H9和H5亚型禽流感的预防工作。对鸡群进行大范围的免疫、增强对外来病毒侵袭的抵抗能 力的同时,必须做好水禽H5亚型禽流感的防疫工作,不仅可以 减少水禽本身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可以减少带毒水禽对环 境的污染及对鸡的传播。出口肉禽原则上是不能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的(香港除外) 。所用疫苗必须是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禽流感疫苗(H5、H9 ),由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组织供应。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疫苗质量是疫苗保护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 疫苗中血凝素抗原的含量、乳化剂的选择及乳化的生产工 艺等;对于禽流感疫苗来讲,最重要的是所用疫苗中病毒 的血凝素亚型必须与当地流行株的亚型相一致,才能发挥 该疫苗的高效免疫保护作用。鸡群健康状况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 当鸡群曾经或正在感染某些疾病,尤其是一些免疫抑制病 如法氏囊、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禽白血病和鸡传染性贫 血等病会严重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鸡的日龄和品种的不同,对疫苗免疫的敏感性也不一 致,HI抗体产生的时间和所能达到的高度也存在差别。禽种苗别别 第一次免疫第二次免疫第三次免疫第四次免疫 日 龄龄剂剂量 ml/只日 龄龄剂剂 量日 龄龄剂剂 量日 龄龄剂剂量蛋鸡鸡 、种 鸡鸡H5 、 H9140.3420.5120- 1400.5260- 2800.5商品 、肉 鸡鸡H5 、 H9100.3250.5种鸭鸭H5140.5421.0120- 1401.0260- 2801.0种鹅鹅H5140.5421.0150- 1701.5260- 2801.5禽流感疫苗参考免疫程序关于禽流感疫苗的几个问题抗体产生期:7天产生HI试验可检测到的抗体,但 21天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保护力,对强毒攻击的抗死亡 保护率达100%。免疫后21天,H5亚型HI平均抗体价在 5.5log2以上, H9亚型HI平均抗体价在6.0log2以上。HI抗体保护的临界值:HI抗体大于或等于5.0log2以 上时可完全保护,等于 4.0log2时大部分保护。 同一毒株制成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