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韩两国相互直接投资挑战与对策摘要随着中韩两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两国间的直接投资也不断发展韩国对华投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而中国对韩国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看两国直接投资面临着结构升级、转型和政策等方面的挑战两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促进直接投资的发展关键词直接投资;经贸关系;全球化;改革开放Abstract:WiththemorecloseeconomicandtraderelationsbetweenChinaandKorea,theFDIbetweenthetwocountrieshasbeendevelopingconstantly.Despitelaterstart,TheFDIfromKoreatoChinahasdevelopeddramatically.However,theFDIfromChinatoKoreaisontheinitialstage.Fromthepointofthetwocountriessocialandeconomicprospect,theFDIisfacingtheChallengesfromstructuralupgrading,transitionandpolicies.Therefore,severalmeasuresforpromotingFDIbetweenChinaandKoreashouldbetaken.Keywords:ForeignDirectInvestment;EconomicandTradeRelations;Globalization;ReformandOpening-up22006 年韩国已成为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四大直接投资(FDI)来源国而中国则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 2007 年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 1599 亿美元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1.韩国对华投资起步晚、发展快韩国的对华投资始于1988 年在 1992 年中韩建交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 1993 年、1994 年,韩国对华实际投资额分别比上年增长 87%、146%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持续到 1996 年从 1997 年至 2001 年因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对华投资暂时减少金融危机之后,随着韩国经济的恢复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韩国对华投资重新进入活跃期 2002 年起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对象国截至2007 年 12 月,韩国对华累计实际投资项目为 62988 个总额为225 亿美元 132.投资领域从低端制造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拓展从 1988 年至 2007 年在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 81左右 20 世纪 80 年代对华直接投资初期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业、玩具、鞋类、皮革加工等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2000 年以来随着两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机电、炼油、运输、建筑、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3.投资地域从环渤海和东北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扩散 2000 年以前韩国直接投资 80%以上集中在临近韩国、并且生活着大量朝鲜族居民的环渤海和东北地区近年来韩资有向南扩展的趋势如 2004、2006 年在江苏的投资额分别为 12.25亿美元、26.96 亿美元仅次于山东的 24.40 亿美元和 38.81 亿美元对上海、浙江和广东的投资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增长同时韩国在江浙沪粤地区的单项投资规模要比在环渤海湾和东北地区的投资规模大得多比如 2006 年在山东的单项投资规模为 76 万美元在辽宁为 57 万美元而在上海为 117 万美元浙江为 131 万美元 2 这说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投资逐渐向南方扩展4.单项投资规模逐渐扩大两国建交之初韩国对华投4资以中小加工型项目为主单个项目投资规模不足 50 万美元此后有所扩大 1998 年单个合同投资项目规模已达 153 万美元但 2001 年又下降到 59 万美元此后又逐渐提高2002、2003、2004 年分别为 84 万美元、92 万美元和 94 万美元但与韩国对外投资平均规模 230 万美元相比对华投资的每一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仍然偏低近年来随着韩国的机电、汽车、化工、金属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对中国投资逐渐增加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正逐步扩大 2007 年合同平均单项投资规模达到 158 万美元 15.投资方式以独资或控股为主、运营方式从封闭型走向“本土化”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大多采取独资或控股的方式其中采取独资方式的占 77左右早期多数企业选择了封闭型的管理和营销模式他们自建厂房、自购设备、从母公司采购零部件管理人员也以韩方为主但近年来越来越多进入中国的韩国大企业十分重视“本土化”如现代、三星、LG 都已不满足只把在中国的公司经营成“制造中心”而要实现产销研发一条龙他们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雇佣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大量中国员工6.投资的动机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占领中国市场为主初期韩国企业到中国投资主要看重中国的廉价劳动力5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始对韩国企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据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院(Korea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Policy)2004 年针对在中国的 298 所韩国企业作为对象进行的调查韩国企业的对华投资动机按重要程度排列顺序如下廉价的劳动力(36.12%)、进入内需市场(25.16%) 、海外买方的要求(11.11%)3二、中国对韩投资直接投资的进展1.投资增长总体徘徊但个别年份呈跳跃性增长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走出去”的战略中国开始对韩投资1998 年对韩投资项目 8 个金额 800 万美元 1999 年增长到323 个金额 2700 万美元 2000 年则进一步跃升至 1165 个金额 7600 万美元但此后中国对韩投资速度有所放慢到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到 2007 年底中国对韩国直接投资累计件数为5589 件总额为 21.79 亿美元分别占韩国利用外资 14.1%和1.59平均单项投资为 39 万美元总体来看 2001 以来中国企业对韩投资大多数年份在 4000 万美元7000 万美元之间只6有 2002、2004、2007 比较大其中 2004 年达到 11.66 亿美元 4这是由于 2004 年中国上海汽车收购双龙汽车等几项大型投资使得投资金额大增但这种情况只在别年份发生2.大型项目投资以并购(MA)形态为 主近年来中国国有大企业抓住机会在韩国进行了一些并购、参股方式的投资使投资呈增势并趋于大型化大宗收购项目对象主要为中间产品和元器件生产企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2003 年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 TFT 液晶显示器部门、2004年中国上海汽车收购双龙汽车等几项大型投资与此同时这也在韩国方面引发了对高新技术外流的担心3.投资领域以制造业为主从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数量占绝对优势主要集中在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相关领域而服务业在项目数量上占优势投资项目主要为金融、航空、海运、旅游及劳务、贸易分公司和代表处等据韩方统计至 2007 年 6月底中方对韩投资累计 5393 件金额 18.37 亿美元其中制造业 547 件 14.74 亿美元分别占 10%和 80%服务业 4765 件3.53 亿美元分别占 88%和 19%农畜水产业 36 件 608 万美元水、电、煤气、建筑业 45 件 504 万美元 54.投资主体以国有或国有参股企业居多由于中国目7前对私营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限制较多私营企业的力量也有限因此目前对韩国投资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三、两国相互直接投资进一步面临的挑战1.中国利用外资战略的变化当前中国吸收外资的战略目的已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外商投资面临着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迫切问题中国 2008 年开始实施的“两税合一”改革强调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原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对待外资的态度也已经转向“更重质量”的高级阶段在产业方面 2007 年新修订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鼓励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和环保产业同时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进入2.中国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展中国原来偏低的劳动力成本(大概是韩国的 1/10)开始上升特别是82008 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超时工作和保险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劳动力成本面临着进一步上升的压力同时中国对土地等资源及环境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资源要素价格和环境成本上升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企业、特别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目的投资将面临严峻考验目前有些韩国中小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印度转移或者撤资回国此外自 2005 年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 15%以上随着中国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将加快这将一定程度上加大韩国来华投资成本但同时也为中国对韩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3.韩国对产业空心化和技术外溢的担忧由于中韩两国在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方面存在一定落差韩国一方面担心由于投资外流使本国出现产业空心化影响本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担心中韩相互直接投资、尤其是并购形式的投资造成技术外流给韩国的技术优势带来不利影响4.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从日、韩等国的经验看企业海外投资的起步阶段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十分关键的目前中国企业在韩国投资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投资和经营的经验也缺乏政府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往往难以支撑海外竞争的强大压力走上“不归路”造成巨大的损9失同时目前中国政府对海外投资的管理侧重于审批和控制相应的服务不足比如在海外投资统计数据的全面、细致和及时性方面中国还存在较大缺陷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数据大多来自韩国方面的统计四、推进中韩相互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1.扩大投资范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资格局从韩国方面看伴随中国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韩国企业在华投资所获取的低成本优势将会逐渐消减为此韩国企业应当适时调整对华投资战略转变以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并扩大在金融、运输、服务、高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在投资区域上也要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进行相应调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韩国企业应积极向西部扩展充分利用国家的投资优惠政策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而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为导向的企业则应向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扩展以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技术和资本资源优势从中国方面看要进一步拓展在韩国的投资领域把对韩直接投资与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投资重点近期以钢铁、汽车、石化、电子、电气、通讯、机械为主;中长期将突出航空、通讯、高级电子等产业的合作并进一步推进在资源开发、金融、运输、服务、高科技等领域进行合作同时中国企10业还可以考虑在韩国设立研发机构吸引韩国的技术人才利用韩国的技术资源开展技术创新2.改善投资的规模结构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从韩国方面看要高度关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新型制造业发展为大型企业增加在华投资所提供的多种机遇积极推动韩国大企业集团的对华投资以发挥其资本和技术力量雄厚、抵御各种经营风险能力较强等优势增强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从中国方面看在推动国有大企业积极投资的同时要鼓励更多的私营企业、中小型企业进行投资可以采取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联合投资、中小企业联合投资、多国合资等方式进行直接投资在韩国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3.提高政府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公共服务水平韩国政府和民间机构在促进海外投资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的政策韩国对企业到海外投资原则上实行自由化只要不是不良金融交易者及正在办理移民海外手续者均可到海外投资同时韩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韩国企业跨国经营时可将海外投资金额的 15积存起来以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