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12-3 Fundamental method of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一、地图内容的选取 Selection of map contents目的:减少制图对象的种类;减少同类对象的数量。选取的关键问题(key problems)1.选取的数量-适合地图载负量;2.选取的对象-确定具体对象;3.选取的程序-分次选取。选取方法(selecting methods)1.按分界尺度(最小尺寸)选取分界尺度:确定制图对象取与舍的数量标准。线性地图的分界尺度-表12-1;面积地图的分界尺度-表12-2 ;实地分界尺度-表12-3 ;线性地图与实地两种配合-表12-1 。分界尺度-有条件与无条件选取。图12-7。2.按定额指标选取(quota index)定额指标:地图上单位面积内选取的地物数量 。回归模型法(Regression model)根据出版的地图大量统计,测得某要素 实地(或大比例尺地图)以1种或2种变量(X1 ,X2),及该要素在某种比例尺地图上的对应 选取数(Y),建立其回归模型。ex1 某次居民地定额选取的单回归模型1/10万1/20万:1/20万1/50万:1/50万1/100万:ex2 某河流定额选取的复回归模型1/10万1/20万:方根模型法(root model)制图学家Topfer F (Germany)提出。利用资料图与新编图的比例尺分母的不同 方根指数来确定制图对象的选取数量指标。N 为图上地物数; a 原始图; M 为比例尺分母; b 新编图。扩展的方根公式以比例尺为主,地物选取还受其他多种 因素的影响。C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D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主要用途居民地、湖泊群、建筑物符号群的选取。湖泊的选取谷地的选取河流的选取方法河 流 的 选 取道路的选取居民地的选取方法1:100万地形图居民地选取定额二、地图要素的化简 Simplification of map elements图形形状化简-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用途:线状地物(线河、沟渠、岸线、道路、等高线 等)-减少弯曲;面状地物(居民地、湖泊、植被、土质等)-化简外部轮廓或内部结构。形状化简的基本方法1.删除 (Deletion):小尺寸碎部图形;2.夸大 (Exaggeration):表现主要特点;3.合并 (Combination):几部分合并;4.分割 (Partition):保持整体特征。化简删除化简夸大化简合并化简分割外部轮廓的化简(simplification of outlines) 1.基本要求 保持弯曲形状或图形轮廓的基本特征;外部轮廓的化简保持弯曲转折点的精确性;保持不同地段弯曲程度的对比。2.外部轮廓形状的化简方法 按分界尺度化简-弯曲宽度w,弯曲深度d。按下去规律公式来化简形状将弯曲点的数目作为地物数,按指标选取 。弯弯 曲曲 的的 河河 道道内部结构的化简(inner structure)内部结构的化简数量特征:其长度、面积、高度、深度、坡度、密度 等。 质量特征:对象的性质。 u基本方法:等级合并法、概念转换法、图形转换法。三、地图要素数量与质量的概括 generalization of quantity & quality关键问题制图对象的分级分类。等级合并法(grade combined) 1.质量等级制图对象有明确质量差异,但无先后顺序 。等 级 合 并扩大级差,减少级数。 用新点代替原来5点。生产队村大队乡镇县概括(数量与质量)概括(数量与质量)2.顺序等级制图对象的质量 或数量特征有明确的先 后顺序。ex:公路的宽度、建筑结构、行驶速度等分级;居民地的行政、人口等分级。数 量 分 级人口分7级 分级越多,地图概括的程度越小概念转换法将一种目标本来的质量概念转换为另一种。图形等级转换法同类地物的 质量差别通过相应 图形符号来表示。四、位移 Displacement 比例尺缩小后,地物符号相互覆盖。1.位移的关键问题位移地物的顺序;位移方向;位移量。2.位移地物的条件相邻地物符号间距过小;加粗的线条和加宽的符号;必须放大的地物轮廓;保持相互的拓扑关系。位 移(1)位 移(2)位移位 移(4)位 移(5)地图综合地图综合地图综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