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福建的各位地理同仁学习、致敬!向福建的各位地理同仁学习、致敬! 如何处理好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梳理与能力提高的矛盾?一轮复习的冗长低效,二轮复习的重复潦草(目的不清,措 施不明) 始终以知识板块为抓手的重复学习,已经很难适应高考的 要求。(考教分离、学考分离、短期外在的评价困扰等等 ,影响着我们对学生学科素养提高的关注度、教育信仰的 坚守等)l 高三地理备考u 高三地理备考长期以来的困惑想改变?我们有能力吗?有动力吗?想改变?我们有能力吗?有动力吗?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与目标学生发展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修必修必修自然地理基础地球的宇宙背景和能量基础 自然地理过程(物质运动和 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自然背景、历史基础 和现实要求 区域发展案例研究 兼顾三个方面人文地理基础人口问题与城市化 区位理论与经济活 动的空间特征 环境问题的表现和 原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 方法精确描述地理概念,阐释自然过程, 构建逻辑关系通过模拟演示、实验、野外观察、测 量、定位研究等,体验和还原自然过程通过查找资料,分析判断,探究地理事 物发展的原因、演变趋势、可能的结果体会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人 类社会发展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顺应自然,趋利避害,和谐相处v 自然地理基础 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空 间分布和叠加作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高中地理必修1课程教学目标高中地理必修2课程教学目标理解人文地理的若干概念,并能依据这些概念 说明人文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机制体验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发展活动的主 要方式v人文地理基础 人口及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变动;区位理论与人类经济活 动的空间分布类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描 述;空间分析模型初步运用图像和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人文地理现 象的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可能影响通过实地考察、访问调查获取信息,印证有关 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培养决策能力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质,兼顾三个方面 的协调学会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要素法、综合法、 比较法等,学会全面看问题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全人类的要求,共同的行动理解资源开发和跨区域调配的意义:经济发展 的重要支撑,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怎样的发展是适度的?怎样才是美好的生活? 可持续发展中人的因素决策意识,环保意识,公平意识,公民意识的 培养v 综合研究、案例分析 区域发展既是自然地理过程,又是人类活动过程, 两方面相互影响。自然背景、历史基础、发展阶段和时代要求,构成区域 发展研究的基本方面。高中地理必修3课程教学目标 基于文科综合背景下的核心主干知识抽样l 高三地理备考u 高考考什么?主干知识的筛选 和抽样分布和特征(基础性知识)过程和原理(程序性知识)意义和影响(综合性知识)l 高三地理备考u 高考考什么?试卷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合计比重(%) 初中基础881.48 地球运动128305.56 大气705412422.96 水循环288411220.74 整体性和差异性124162.96 人口变动168244.44 城市化及其影响012122.22 区位因素32488014.81 荒漠化的防治2422468.52 区域经济发展68309818.15 合计270270540100(2013-2015年全国卷)近三年必修内容合计 基于高中学生水平的能力立意 凸显地理学科特色 强调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有人和爱国的地理学)l 高三地理备考u 高考考什么? 淡化知识的记忆和知识的覆盖度 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l 高三地理备考u 高考怎么考? 地理学科素养l 高三地理备考u 高考怎么考?l 高三地理备考u 高考怎么考? 地理学科高考四大能力描述l 高三地理备考自 然 地 理 ()人文地理 ()区域可持续 发展()文字 信息图形 信息数据 信息能力1 (获取与解读) 能力2 (调动与运用) 能力3 (描述与阐释) 能力4 (论证与探讨)区 域 背 景 与 基 础-试题选用材料-信息呈现-题目类型-考核能力-选 择 题综 合 题选修地理(三选一)(获取信息、调运原理:流水作用与地貌、整体性原理)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2015新课标1卷】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 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1011题。获解信息,调运原理,阐释问题:水循环原理及应用【2015新课标2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 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 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 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 (3) 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 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2014新课标2卷】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4,完成1011题。(获取信息、调运原理:气候的影响因素、农业区位)10.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盛行西风 地形抬升 暖流增湿 反气旋活跃A. B. C. D. 1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2014新课标1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 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 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 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获解信息,调运原理,阐释问题:水循环、荒漠化机理【2013新课标1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 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 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11.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获取信息、调运原理:大气环流、水循环)【2013新课标卷1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 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域中,M 处发 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 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调运原理,阐释和论证问题:地貌演化、大气运动和整体性【2009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9,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 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 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图9(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 程。(10分)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 区流域开发的启示。(12分)调运原理,阐释问题:流域的开发、整体性R河塑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 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 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 ,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 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 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 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 展。【2011年福建卷】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调运原理,阐释问题:整体性(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 境的影响。(13分)【2008全国文综】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 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调运原理,阐释和描述问题:地貌的形成和演化l 高三备考复习启示 研究课标和考纲,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 落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注重能力培养,学会构建分析地理问题的思维逻 辑和方法 强化文字、图表材料信息的获取,强化学生信息 意识和能力 规范答题习惯,训练语言阐释和描述能力l 高三备考复习启示落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l 导学案高三有效备考的抓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 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智力并提高能力。l 导学案u导学案的编制 集体备课,轮流主备,达成共识; 课前回收,认真批阅;课中交流,探究问题;课后反 思。 小专题(微专题),知能并重,构建问题链:问题探究 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 功效,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 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加强个别辅导l 导学案u研读课标和大纲,拟定专题:p地球、地图基础知识和等值线p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时间计算 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意义l 导学案u 研读课标和大纲,拟定专题:p 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运动规律 大气的受热机理及应用 天气和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气压、风等时 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变化的影响因素 气候的形成因素和特征描述 常见的天气系统及产生的影响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地壳物质循环及其意义l 导学案u 研读课标和大纲,拟定专题:p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p 人口的时空变化及影响 p 城市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p 区位因素与生产活动 p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联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l 最后一个月的奋战u 重新审视复习成果 p巩固已有的 p弥补不足的 u提振士气,坚持到底 u不过分夸大全国卷的难度-亚难而已,不是最难 u有些答案,他二舅都写不出来,不用纠结 u守住自己的底线p提升临界生的得分几率 规范答题方式 尽可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