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市 XXXX 年度水利建设总结年度水利建设总结XX 年度的水利建设,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年度任务。截止今年 3 月底止,全市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49640 处,占计划的 99%,投入劳动工日 3626 万个,占计划的 101%,完成土石方2621 万立方米,占计划的 101%,投入各类水利资金 1.404 亿元,出动机械 3.7 万台套,上阵劳力56 万人,工程质量、标准、规模与往年相比有新的提高,新的突破。我们的主要做法:“四种水利”有新的突破“四种水利”是我省新时期水利建设总结推广的新的治水思路。我市在加强政策水利,发展民营水利、经营水利,引进外资水利上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用足用活政策,发展政策水利。一是狠抓规费的收缴。XX 年度全市共征收水利建设基金(含防洪保安资金)2142 万元,为年度计划的 249%,是水利基金开征以来最好的一年,征收水资源费 255万元,水土保持规费 277 万元,各项规费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冷水江市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洪保安资金征集工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统一由财政、地税、工商部门代征。各代征单位与政府签订责任状,交纳风险抵押金。将代征工作作为各代征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样使代征工作落到了实处,近几年每年都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XX 年度计划代征 380 万元,实际完成 465 万元;XX 年度计划代征 430 万元,实际完成 578.8 万元。二是积极推广议事水利。双峰县积极探索总结推广议事水利的新途径和新经验,对水利建设在全县组织开展“一事一议” ,形成了农民自主办明白事,农户自愿筹放心钱搞水利建设的新局面。通过推广议事水利,该县资金投入和完成工程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13.5%和 10.8%。该县洪山殿镇投入 166 万元用于水利建设,其中:农民通过议事水利自筹资金136 万元,镇财政拿出 30 万元进行以奖代投,全镇水利建设高潮迭起。该镇前塘村召开村民大会,同意人平集资 100 元,并从煤矿承包款中拿出资金用于水利建设的提议,全村共筹 30 万元,挖深加高培厚山塘 18 口,新修 4 口,整修高标准砼山塘16 口,完成土方 2.8 万立方米,石方 1700 立方米,投入工日 6500 多个。三塘铺镇柘木村,是原涟邵矿务局朝阳煤矿采矿区,由于朝阳煤矿停产解体,原由朝阳煤矿抽水灌溉的农田,XX 年至 XX 年有近300 亩因无水灌田被荒废。去年 10 月,通过开展“一事一议” ,筹集资金 105 万元,其中村民自筹40 万元,人平 200 元,人平投工 28 个,村级集体经济 10 万元,企业赞助 55 万元,对全村 25 口大山塘进行挖深、加固、混凝土防渗,新修 5000 立方米以上山塘 6 口,可新增水量 12 万立方米。蛇形山镇南塘村把村办煤矿上交给村里的 78 万元利润,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形成决议,全部投入村里的水利建设,新建了两口深水井,全村老百姓都喝上了自来水。印塘乡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通过“一事一议” ,筹资 150 万元,完成以渠道改造为重点的各类水利工程 580 多处。涟源市加大“议事水利”的宣传力度,鼓励乡、村两级和广大群众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开展“一渠一议、一库一议、一坝一议” ,极大地拓宽了水利建设的筹资途径。今年该市完成“六小”工程10970 处,吸纳民间资金达 2600 万元。湄江渠道左干渠的石狗片区,通过“一渠一议” ,群众主动投资投劳,完成砼防渗渠道改造 1.83 公里;荷塘镇抓住农业综合开发的契机,通过议事水利,发动受益群众按每亩 50100 元的标准筹措资金 20 万元,投劳折资 80 万元,对该镇的 17 座河坝进行整修加固。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民营水利和经营水利。通过典型引路和媒体的强力宣传,组织参观、学习邵阳县、茶陵县的发展民营水利和经营水利的先进经验后,及时总结了冷水江市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做法,并在该市召开了全市水利建设暨产权制度改革现场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水利建设。冷水江市按照“资产流动不流失,投入主体转移不转向”的总体原则,采用租赁、承包、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积极推行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吸引经营者积极投资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水利,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该市毛易镇残疾青年李红卫筹资 1.2万元改造承包的骨干山塘,实现了农田灌溉,水库管理和开展养牛、养羊、养鱼等综合经营项目。中连乡民主村,通过对山塘改制,吸引投劳 0.22 万个,完成山塘混凝土防渗 15 口,砼防渗渠道 8000米。潘桥乡渣洋村通过公开拍卖该村罗冲山塘的经营管理权,经营者筹资 1.22 万元对 800 米灌溉渠道进行了维修。毛易镇群丰小二型水库经营管理权拍卖,获得 3.82 万元的拍卖款对该水库及时进行了除险加固。涟源市石马山镇群联水库去年对大坝、溢洪道除险加固后,今年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有水无人管理的被动局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投标定塘、以塘养塘的方式筹措 80 余万元按组有、村管、镇审批的原则,用于水利建设,完成高标准砼防渗山塘 150 口,防渗渠道 16 公里。做好前期工作,积极引进外资水利。我们紧紧抓住外资投入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契机,在“四水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五个市县(含市本级)总投资近 3 亿元的城市防洪工程亚行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全部通过亚行专家评审,并全部进入全省 36 个项目的计划笼子。新化县曹家镇新建自来水厂,通过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的牵线搭桥,引进深圳太澳公司,无偿支持该厂 60万元塑管管材,并送至施工工地。防洪工程建设有新的突破在防洪工程建设中,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启动国债资金治理病险水库和全省“四水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机遇,在完成南冲、梅花洞、白马三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后,XX 年度,继续实施“百库治理工程” ,车田江、周头两处国债和水库除险保安项目分别于去年 6 月和 12 月正式动工,现正在紧张有序的施工中。同时,各县市区采取财政投入、捆绑水利、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各项涉农资金等多种办法筹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计划对100 座病险严重的水库实施应急处理,实际已完成97 处,还有 3 座计划在 5 月中旬完成。新化县在XX 年度治理 31 座病险水库的基础上,XX 年度计划治理 25 座,现已完成了枧冲、新田、石桥、青龙、晨光等 12 座小型水库的治理,另有 13 座正在抓紧整治,估计在 4 月底以前可以完成。国债投资1500 万元的车田江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已按设计要求完成了坝左端灌浆,大坝内外坡翻修 8800 平方米,溢洪道土石方开挖 5.3 万立方米,溢洪道山坡喷锚砼 3000 平方米,完成坝顶外坡防护墩,计划三年完成的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 60%。双峰县 XX 年度计划治理病险水库 12 座,为保质保量完成计划任务,一是县水利主管部门和有关乡镇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协调。二是县水利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病险水库治理分别进行了认真的规划设计,制定了治理方案。三是为落实工程治理资金,县政府拿出 50 万元对除险加固任务工程量较大的水库实行奖励。全县几座病险水库现已全部完成治理任务。冷水江市周头水库建于 1964 年,由于先天不足和运行年久,工程既病又险,大坝经安全鉴定为三类坝。去年启动除险加固国债项目后,现已完成大坝、副坝原干砌石护坡的拆除,大坝、副坝内坡浆砌石护脚工程以及大部分护坡预制砼块预制工程。市本级涟水河城北防洪堤在主体工程完成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护坡绿化带建设,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市(含五县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已完成投资 8300 万元,其中国债资金 3880 万元,完成防洪堤建设 11 公里。饮水安全工程有新的突破我们认真贯彻中央 1 号文件精神,切实为农民办实事,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成立了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精心部署,狠抓饮水安全工作。涟源市按照集中、成片供水的原则,重点解决了水质不达标,饮水困难问题。金石镇集中供水工程、桥头河镇木家村水厂已初具规模,渡头塘乡鸿雁集中供水工程通过单位捐、群众筹等办法,筹集资金近 200 万元,已完成水池、输配电等工程项目,镇属单位和 9 个村 1 万余人即将喝上优质的自来水。湄江镇远利、湄塘等村群众集资 18 万元,建起了300 立方米的蓄水池和供水管道,解决了近 800 人的饮水困难。白马镇桃子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凿岩 30 多米,打出了地下水,使全村 400 多人用上了自来水。到目前为止,该市城镇日供水能力已达6.3 万吨,946 个村已有 243 个村建起了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 2 万吨。新化县温塘镇劳卫村,是“有名”的“结石村”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的饮水问题,去年新建了 150 吨的蓄水池和附属设施,解决了 95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文田镇政府驻地历来为饮水问题困扰,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该镇自筹资金 10 万元,争取国家投入 15 万元,建成了日供水 200 吨的引水工程,解决了 3500 人的饮水问题。该县共兴建集中供水工程 14 处,7800 人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冷水江市决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把持续实施安全饮水解困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 ,为民办实事的工作重点,XX 年度该市市乡各级共投入资金 60.1 万元,新建雨水积蓄工程 12 处,人饮解困工程 18 处,铺设引水管路 3.6万米,解决了渣渡、矿山等乡镇 55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娄星区 XX 年度共安排饮水安全问题工程8 处,安排资金 143 万元,解决了 18 个村民小组5000 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水土保持有新的突破全市各地按照“治理水土流失,改造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要求,更加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改善。各项目建设县以长治工程和水保国债项目为龙头,同时积极引导民营水保项目,因地制宜,实行重点突破,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84.9 平方公里。新化县总投资 173 万元,投劳22.3 万个,长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7.1 平方公里。建成了石溪水土保持生态园,万家桥坡改梯等精品工程 4 处。其中:坡改梯 400 亩、水保林7200 亩,经果林 9900 亩,封禁治理 9800 亩,保土耕作 7700 亩,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163 处。双峰县国债项目治理水土流失 16.8 平方公里,投入资金 140 多万元,完成坡改 150 亩,营造水保林 XX亩,经果林 1200 亩,封禁补植 21700 亩,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涟源市在没有国家投入的情况下,创新投入机制,大胆引进民营经济,四荒治理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茅塘镇利用承包开发的“四荒”土地 1000 亩,通过种植芗草,创建了光阳牧业开发公司。古塘乡利用高寒山区的有利条件,鼓励农民承包荒山 300 亩,建起了金秋梨、药材基地。该市原农办主任周铁中,退线后带领群众在桥头河镇贺家村开垦荒山 700 余亩,全部种上了苗木、牧草。据统计,该市累计完成综合治理 16.25 平方公里,经过综合治理后,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土地使用率明显提高,茅塘、杨市、枫坪和白马等乡镇走出了一条牧草种植与肉牛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之路。为了确保 XX 年度水利建设计划任务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搞好宣传发动,营造大干水利的氛围一是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水利建设的宣传,针对去年是风调雨顺年,农业大丰收,少数干部、群众中存在的对水利建设有所松懈的情况,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多次在“娄底日报”和“娄底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水利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推行“四种水利”的经验介绍。同时,市水利建设指挥部行文,在娄底日报上向全市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水利建设工作的通知” ,要求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广泛发动群众,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财,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粮食安全。二是省水利建设动员大会后,市委、市政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