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概况【摘要】 将近年来针灸在突发性耳聋的各种治疗方法及治疗机制优势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综述。提示针灸的各种临床治疗方法对突发性耳聋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也存在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和疗效评价不统一,临床应用多,实验研究少的问题。因此,对针灸治疗该病,应从机理揭示及如何选择更安全有效的组穴及减少痛苦的治疗方法方面着手,将临床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是患者突感患耳听力下降的耳鼻喉科常见病。现代医学多采用血管扩张剂,降低血液黏稠度药物,能量制剂和类固醇激素等方法治疗。近年来针灸在此方面的治疗愈显优势,笔者将近年来收集到的有关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相关资料报道整理如下。1 临床治疗1.1 针刺治疗周德安等1针刺百会、神庭、听宫、翳风,肝肾阴虚加内关、神门、太溪、太冲(平补平泻) ;肝胆火旺加外关、2足临泣、行间(泻法) ,治疗 98 例,总有效率 81.63%。孙阁2 取中渚穴治疗 50 例患者,有效率 84%。魏彩莲 3取额中线、顶中线、双侧颞后线、头维穴,均用抽气手法(紧提慢按,三退一进,属泻法),行针同时嘱患者行按耳法 10 次,也可嘱患者用手紧捏鼻翼,闭住鼻孔, 至两耳内鼓膜有声响为度,治疗 43 例,有效率90.7%。张晓彤4针刺 “内听宫”穴(鼓膜脐部鼓室内)治疗21 耳中有 15 耳针后自感耳鸣、耳闷减轻,甚至消失,听力提高,16 耳针刺后 ABR 的,V 波潜伏期缩短(P0.05)。彭冬青5主穴取患侧恩聋穴(位于耳后,平瘛脉穴,将耳郭轻提起,沿耳轮脚沟下缘凹陷中 45斜刺0.71 寸)、耳门透听会( 张口取穴,斜下 60向听会透刺 11.5 寸),使针感达到耳中为宜,行平补平泻手法。配穴均取双侧,肝胆火旺者取中渚、风市穴;肝肾阴虚者取肾俞、太溪穴。收治 42 例患者,有效率 90.5%。尚亚婷6 体穴:取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率谷、外关、中渚( 双耳患病取两侧)、双侧太冲,耳穴:取一侧的神门、皮质下、肝、内耳、外耳、肾(虚证取)或耳尖穴( 实证取),治疗 32 例,总有效率 90.63%。赵义造 7取第 1 组为听会、完骨、角孙、风池、外关、悬钟,第 2 组听宫、翳风、率谷透角孙、百劳、中渚、太溪,交替使用,肝胆湿热加太冲、阳陵泉;痰浊中阻加丰隆、阴陵泉;痰热上扰加丰隆、曲池;气虚血瘀加足三里、脾俞、膈俞;眩晕加百会,头痛加太阳。63 例患者总有效率63.5%,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病情轻重直接影3响该病后期的预后。1.2 温针叶建国 8取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耳门、听宫、听会三穴配艾灸,配双侧足临泣、太溪、中渚、肾俞。12 例患者,总治愈率 91.7%。周佐涛等9 主穴:天地针 (中脘、关元),辅穴:气海、气穴、气旁穴,佐穴:下脘、神阙,使穴:患侧耳门、听会、翳风。用毫针刺入关元、气海、气穴、气旁到地部,下脘刺至人部,中脘刺至天部,并以中脘为中心,上下左右各距 35 分各刺 1 针至天部,即中脘行梅花刺。同时用温灸器灸神阙、中脘 30 min 另用毫针取患侧耳门、听会、翳风气后针柄套 1.5 cm 长艾条点燃温灸,连灸 2 壮。治疗 42 例患者,总有效率 69.0%。1.3 电针汪艳等10 取患侧治聋 1(耳廓后凹陷处,与耳屏呈水平位) 、治聋 2(翳风穴上 5 分处) 、耳门、听会、外关、中渚、足临泣、全息耳穴(第二掌骨侧) 。治聋 1、治聋 2 、耳门、听会得气后接通 G6805-电针仪。治疗组 41 例中痊愈 18 例,显效 12 例,有效 8 例, 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2.7%。张翠彦11耳门、听宫、听会;头皮针:晕听区、胃区; 体针:风池、中渚、外关、足临泣、阳陵泉。双侧耳门加用 G6805 电针治疗仪。深刺治疗的多数患者均在治疗 4 周后疗效开始显著。于勇等 12取患侧治聋穴(耳廓后凹陷处, 与耳屏呈水平位) 、耳门、听会、外关、中渚、足临泣,在治聋穴、耳门、听会接 G6805-电针仪,治疗 51 例,总有效率490.2%。1.4 针刺及穴位注射王兆海等13 主穴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分肾精亏损型配三阴交、涌泉、阴陵泉,加当归注射液,维生素 B12 注射液穴位注射;肝阳上亢型配阳陵泉、风池、百会、外关,加天麻注射液,维生素 B12 注射液穴位注射。 2 例患者均恢复听力。陈劼14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三阴交、太溪。在双侧翳风、听会分别注入 ATP 注射液、 654-2 注射液的混合液 0.5 ml,双风池分别注入复方丹参注射液 1 ml,治疗 38 例,总有效率 89.5%。施萌15取患侧耳门、听会、翳风、中渚。风邪外犯型加风池、外关;肝胆火逆型加侠溪、太冲;气滞血瘀型加合谷、三阴交。耳门、听会、翳风,每次选取其中两穴,得气后两穴分别注入维生素 B12 注射液 0.5 ml。32 例患者总有效率 90.6%。李天印等16翳风穴注入 ATP 注射 0.5 ml;风池穴注入复方丹参注射液 0.5 ml;听会穴注入 654-2 注射液 0.2 ml,治疗 85 耳,总有效率 83.5%。王永良17鼓膜穿刺患耳注入 0.5 ml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50 例患者,总有效率 80.77%。1.5 综合疗法郑振等18取肝区、肾区、上焦区。每日上午进行针刺治疗,同时予综合治疗。烟酸 100 mg,辅酶 A 100 U,维生素 C 5 g,ATP 80 mg 起每日递增 40 mg 达 200 mg 持续,氢化考的松 100 mg 连用 5 d 后每日递减 20 mg 至停药。以上药物均5加入低分子右旋糖苷 500 ml 中,1 次/d,静脉滴注,配合高压氧治疗 1 次/d,10 d 为 1 个疗程。治疗 42 例患者有效率 81%。李石良等19主穴取耳门、听宫、听会(取其一), 翳风、神庭、百会、后顶、头维、聪耳 1 3(为经验穴,取法:3 穴均位于耳廓与头侧面皮肤交界处凹陷中,耳廓纵轴上端为聪耳 1,将聪耳 1 与翳风之间的连线分为 3 等份,自上而下的两个等份点分别为聪耳 2、聪耳 3)、聪脑 1 、聪脑 2(为经验穴,聪脑 1:以百会为横坐标线,头维为纵坐标线,两线交点即为该穴,后顶两侧各 1);配穴:肝肾不足型加盲俞、气海、关元、太溪;肝火旺盛型加中脘、天枢、阳陵泉、太冲。使用双极多点脉冲治疗仪在耳门(听宫或听会)、翳风、聪耳 13、神庭、百会进行顺序连续多点脉冲刺激,使用频率为 20Hz。本组 34 例患者,针刺治疗后各语言频率听阈纯音测听值(包括气导与骨导) 均有明显提高 (P0.05)。乐旭华等20主穴取翳风、听会, 得气后接电针仪,配穴取侠溪、中渚、太冲、太溪,配合高压氧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检测 39 耳,有效率 84.6%。韩社光21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百会、风池、外关、中渚,耳穴帖压取脑干、内耳、内分泌、肝、心、脾、肺、肾、交感等穴,治疗 30 例,痊愈 20 例,有效 8 例,无效 2 例。周敬佐22 主穴:听宫、完骨、养老、中渚; 配穴: 合谷、中脘、百会、足三里、太溪、头针晕听区。耳穴:内耳、神门,皮质下交替使用。自制耳聪散(细辛、木香、石菖蒲、磁石、麝香等组成) 以白酒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及双涌泉穴。另外以油纱条裹耳聪散塞耳,1 次6/d。618 例患者,总有效率 87.1%。谢少树23 运用耳针、眼针、头皮针交替针刺,配合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药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 90.0%。傅锡品等24主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翳明,配百会、合谷、中脘、三阴交、足三里;肝火上扰型用龙胆泻肝汤,痰火郁结型用加味二陈汤,气滞血瘀型用桃红四物汤,气血亏虚型用益气聪明汤;静脉推注 0.9%氯化钠注射液 10 ml 加凯时针 2 ml;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ATP 4 mg,CoA 100 u,地塞米松 15 mg 入壶。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杏丁注射液 20 ml;肌肉注射弥可保针 0.5 mg。经治 52 例,愈显率71.9%。陈刚等25取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 、百会、神庭、行间、外关、足临泣、筑宾,在星状神经结封闭治疗,注入(2%利多卡因 5 ml,ATP 20 mg,维生素 B6 100 mg,维生素 B12 0.5 mg) 10 ml。32 例患者,有效率 96.88%。2 机理研究2.1 病理机制赵世民26现代医学认为突发性耳聋患者机体的产生和消除自由基的平衡可能遭到破坏,致使耳蜗血管内皮细胞自由基产生增加,造成内耳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缺血缺氧。大量增加的自由基攻击生物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脂质过氧化物及其代谢产物如丙二醛(MDA)等,过多的 MDA 除对于机体可直接损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外,还可导致人体内血管活性物质的比例失7调,从而使毛细血管强烈收缩,血粘滞度增加,血流减慢,进而导致内耳细胞的供血与供氧不足,加重突发性耳聋。于爱民27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含量高于健康人,可能是造成内耳细胞损伤的直接原因。Horner KC 等28提出内淋巴积水致前庭阶含有高浓度 K+的外淋巴液经蜗孔进入鼓阶,含有高浓度 K+的淋巴液可能对毛细胞产生毒性作用。2.2 针灸治疗机制张晓彤等4针刺能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耳蜗听神经以及外侧丘系桥脑的兴奋性和传导性。李石良19针刺可显著增加微循环血流速度,并在针刺后 20 min 达到高峰。脉冲电流对耳部的刺激可能对内耳的生物电活动构成某些影响。张晓哲等29针刺能直接刺激局部穴位“直达病所 ”,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上电针使耳部肌肉有节律收缩,引起耳部血管舒缩,加快了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畅通。王长海等30针刺不仅能明显降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和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而且能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状态,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有效地预防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细胞的恢复。李天印等16认为穴位注射可能使:机体在穴位刺激和药物的作用下增加内耳血液循环血量,提高内耳微循环功能,促进血液与迷路内耳淋巴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消除了引起本病的病因,有利于内耳听觉神经细胞机能的恢复。可提高内耳听觉毛细胞的兴奋性、耳蜗机能提高、听阈降低,听力得8到提高和恢复。张翠彦等11深刺疗法的疗效较浅刺明显,并且疗效稳定持续,可能与浅刺(10 mm)时针刺到达部位距听觉传入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较近,可以直接调节周围的听觉功能,而深刺(30 mm 左右)时针刺到达部位距听觉传入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较近, 还有可能调节听觉传入的较高一级神经元的功能,由于神经网络存在相互调节作用,从而可能改善听觉传入通路逐级放大系统的调节,充分利用残余听力,增强皮层中枢的重塑,促进听力的代偿。有人认为针刺可以短暂地提高皮层听觉中枢的兴奋性,使中枢分析能力增强,而且是以调节神经反射为主。另外针刺还可能加速脑组织功能的代谢和修复,提高大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性,增强大脑对声音信息的感受和分析能力,使残存的听力得到充分利用。3 针灸综合治疗的优势乐旭华等20高压氧可以提高血液中氧的含量,增加组织储氧量,提高组织内氧的弥散,有利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陈劼等14针刺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既能发挥针刺及药物对经穴的单一作用,且两者又可发挥协同作用,起到成倍效应。李石良等19针刺属于机械性刺激,它所产生的效应不可能取代电刺激和其他刺激所产生的效应,针刺结合连续脉冲刺激可显著提高患者语言频率听阈的听力。4 讨论9突发性耳聋是突发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有: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