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园林绿化行业的现状与对策李铁军 2 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崛起1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竞争格局2城市园林绿化产业面临的问题3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前景4园林上市公司PPP业务现状5园林上市公司PPP模式下的发展对策6目 录 3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崛起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能够营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而且具有降温、增湿、滞尘、减菌等功能,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崛起我国园林绿化水平在2001年开始迅速发展。得益于: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住舒适感要求提升。二、国家城市规划政策支持。三、房地产消费升级的要求刺激了园林绿化行业的迅速发展。 5 第二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竞争格局一、目前全国拥有四级以上资质的园林企业约1.6万家,在主板上市的园林企业9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园林企业73家,拟上市园林企业10家。 6 第二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竞争格局二、园林50强市场份额合计占15%左右,前三名合计占3.5%。三、园林企业数量众多,大部分企业实力和经营规模偏小。四、园林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结构仍比较分散。 五、全国各地区园林市场竞争并不平衡,绝大多数一级资质企业均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内拥有的一级资质园林绿化企业,占到全国总数的60%以上。六、目前大多数企业业务集中在局部区域,只有少数龙头公司如东方园林、铁汉生态、棕榈园林等10多家公司实现了全国布局,具有跨区域建设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可以有更广泛的选择。 7 第三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面临的问题一、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地产园林遇寒流 8 第三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面临的问题二、土地财政失效,地方债务问题凸显,地方财政紧张的大背景下,市政相关的城市景观建设投入增速也开始放缓。 9 第三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面临的问题三、为防范地方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风险,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地方政府发债规模进行限制。国发20144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1、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权限。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适度举借债务,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明确划清政府与企业界限,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2、加强政府或有债务监管。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3、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 10 第三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面临的问题国发201445号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建立考核问责机制。把政府性债务作为一个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明确责任落实,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责任,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作为第一责任人,认真抓好政策落实。财预2015225号关于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抓紧建立债务风险化解和应急处置机制。列入风险预警范围的地方各级政府要制订中长期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和应急处置预案,在严格控制债务增量的同时,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减少支出、处置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消化存量债务,逐步降低债务风险。四、资金缺乏限制发展。园林多为流动资产的特征使得难以从银行抵押贷款,资金实力不雄厚的企业发展空间受限。 11 第三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面临的问题五、土地保障模式在近几年失效,政府短期回购能力下降。企业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从2014年开始,以往的BT、EPC模式逐步退出市场。六、金融保障模式的作用逐步体现,PPP模式成未来趋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以东方园林为首的园林上市企业纷纷开始转型。 12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前景园林行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代表了人类美好的愿望和城市发展的趋势。未来,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一、截止2016年3月底全国入库PPP项目共7704个,项目总投资金额87745.94亿元。 13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前景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入库406个,占总数的5%,投资额5221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2、旅游行业入库437个,占总数的6%,投资额419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3、市政工程入库2704个,占总数的35%,投资额24843亿元,占总投资额的28%;4、片区开发项目477个,占总数的6%,投资额858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10%; 14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前景二、市政工程中绿化园林及相关行业占比市政工程2,704个项目总投资23,846亿元。其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园、景观绿化、海绵城市5个行业的项目数分别为647个、226个、100个、53个、12个(共1038个),占市政工程项目总数的36.4%。投资方面,分别为1557亿元、469亿元、481亿、234亿、458亿元(共3199亿),占市政工程项目总投资的13.4%。 15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前景三、片区开发类项目片区开发型项目共477个,项目总投资额8590亿元。其中园区开发项目238个,城镇化建设项目104个,2项占整个片区开发类项目总数的71.7%,投资额占项目总投资额的82.1%。按园区开发和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园林绿化工程占总投资额的5%计算,片区开发类项目中的绿化园林项目的投资额为352.7亿元。 16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前景四、综上所述,目前入库的PPP项目中约有1.3万亿为景观、园林、绿化及相关项目,在执行阶段的PPP项目数量约5%,大量项目会陆续上马,前景非常广阔。 17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前景五、目前入库的PPP项目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旅游行业、市政工程、片区开发类项目的地区分布情况如下: 18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前景 19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前景 20 第四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前景 21 第五章园林上市公司PPP业务现状一、各园林上市公司PPP项目中标情况 22 第五章园林上市公司PPP业务现状 23 第五章园林上市公司PPP业务现状一、建设内容:景观廊道、景观提升、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危废处理项目是这一轮生态相关PPP项目的热点。单纯的园林、绿化景观项目不多,一体化和综合性项目比较普遍。二、采购方式:采用竞争性磋商的项目占1/3,公开招标的项目占2/3。三、运作模式:采用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模式的项目较普遍;几个比较大的公益性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采用了BLT(建设-持有租赁-有偿移交)模式;带经营性质的码头、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个别项目跟据自身特点,采用两种或三种运作模式组合的方式进行。 24 第五章园林上市公司PPP业务现状四、建设、运营期:30亿以下的项目建设期一般为2年,30亿以上的项目建设期为35年分期开发;非经营类的项目运营期基本全部为8年,经营类的项目特许经营期在30年以内。五、交易结构:资本金部分,政府方出资比例为1030%;个别项目,政府方按总投资额的30%出资,政府出资部分按工程进度支付。项目回报机制,非经营类项目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带经营性质的项目采用使用者付费或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贴的方式。投资回报率维持在810%。六、联合体情况:因为大部分项目为综合性项目,对联合体数量无过多限制,联合体数量24家。 25 第六章PPP模式下的发展对策PPP项目的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建设期短、运营期长、涉及部门众多 ,部分联合体中标的项目需要同其他公司并肩作战,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管理难度大。PPP项目的好处:业绩稳定、收益保障、团队打造、资源拓展。一、打好基础是关键业务模式、人才技术储备、项目经验、政府客户资源二、转变思想-传统地产景观是小棉袄,PPP是大趋势,二次创业生态修复、危废处理、景观廊道、海绵城市、生态小镇三、走出去战略-跨区域经营精确定位、精心筛选、提前介入、深耕细作 26 第六章PPP模式下的发展对策 27 第六章PPP模式下的发展对策四、全生态、全产业布局1、东方园林 28 第六章PPP模式下的发展对策2、棕榈园林生态城镇模式(“施工-运营-内容”)在选址方面:一般选在距离市区以及机场、火车站 30-60 分钟车程的范围内,距离周边城市均在 1-2 小时内车程,交通方面,人流量大。在施工建设方面:运用 PPP 模式,小资金撬动大项目在运营方面:将生态城镇分成不同板块,根据项目特色,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发运营在内容方面: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商务会务、农业观光、创意文化产业及生态居住、童勋营、亲子游、引入院校、结合 VR 等一系列文教体娱产业注入生态城镇 29 第六章PPP模式下的发展对策补短板-资金、技术、团队、经验 30 第六章PPP模式下的发展对策五、利用好现有PPP政策优势,积极与平台公司、金融机构合作,拓展融资渠道1、国发2014 60号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二、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三)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鼓励荒山荒地造林和退耕还林林地林权依法流转。(四)推进生态建设主体多元化。允许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生态产业。(五)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由排污企业付费购买专业环境服务公司的治污减排服务,提高污染治理的产业化、 专业化程度。 31 第六章PPP模式下的发展对策(六)积极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染减排和排污权交易。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者参 与碳配额交易,三、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农业和水利工程(七)培育农业、水利工程多元化投资主体。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具有一定收益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八)保障农业、水利工程投资合理收益。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农田水利、水土保持设施和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与国有、集体投资项目享有同等政策待遇,可以依法获取供水水费等经营收益;承担公益性任务的,政府可对工程建设投资、维修养护和管护经费等给予适当补助,并落实优惠政策。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农田水利设施、重大水利工程等,可依法继承、转让、转租、抵押其相关权益;征收、征用或占用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或者赔偿。 32 第六章PPP模式下的发展对策(九)通过水权制度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参与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建设等方式优先获得新增水资源使用权。(十一)改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推进市县、乡镇和村级污水收集和处理、垃圾处理项目按行业“打包”投资和运营,鼓励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厂网一体投资和运营。(十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镇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垃圾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城市综合管廊、公园配套服务、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政府可采用委托经营或转让经营转让(TOT)等方式,将已经建成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转交给社会资本运营管理。八、鼓励社会资本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二十六)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 33 第六章PPP模式下的发展对策(二十八)改进社会事业价格管理政策。民办教育、医疗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执行与公办教育、医疗机构相同的价格政策。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三十四)改进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