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 年电大年电大哲学引论哲学引论期期 末复习题纲试题资料汇编版末复习题纲试题资料汇编版哲学引论知识要点(12 章) 第一节第一节 哲学的概念哲学的概念 哲学一词, 源自英文“Philosophy” ;而 “Philosophy” 一词, 则又源自希腊文 “Philosophia” 。 在希腊文中, Philosophia 乃一组合词, 其前缀 Philia 原意为爱, 后 缀 Sophia 则为智。由是观之, 哲学一词之 原意, 应为爱智, 或曰智慧之学。 一、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双重特性。从一个方面看,哲学起 始于人类好奇的本性;从另一个方面看,哲 学又表现为人类爱智的活动。古希腊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在谈到哲学的这一特性时,曾以 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的不同动机为例, 生动揭示了哲学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之间所 具有的这一本质区别。 2哲学的历史起源。哲学的产生乃是宗教和 艺术直接作用的结果。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 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正是在原始的宗 教和艺术中, 人类通过音乐、 绘画、雕塑 以及各式各样的庆典和祭祀活动等, 集中表 达了他们力图解决生命、生存和死亡中的各 种问题的强烈意愿, 并尝试通过这些方式理 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并进而揭示隐藏在这些 表面环境后面的那些不易觉察的、制约着他 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东西。 3哲学的最终形成。由于哲学是一种较之宗 教和艺术更为理性化和系统化的追寻和探讨 存在问题的思想形式和文化形式, 这也就意 味着, 一旦哲学在它的母体中孕育成熟,它 之作为一种独立的人类精神文化形式的诞生, 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哲学与科学 1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从哲学分割权利; 哲学与科学分享权利。 这是指,一方面,哲学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得不把对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的研究权利让渡给科学;另一方面, 哲 学虽然必须与科学分享权利,但它对这种权利的让渡远不是自觉自愿的。 2哲学的两难处境:既有人坚持哲学高于科 学,也有人坚持哲学从属于科学。 这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 自然科学问题几 乎是引起哲学兴趣的唯一对象。而且只要一 有可能, 哲学家们总是试图把科学重新纳入 哲学的范围。一旦哲学家的这种企图由于科 学家的抵制, 或哲学基于自身的局限而对它 欲涉足的领域表现出无奈的时候, 总是有那 样一些哲学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要么把哲学 降低到只是为科学作方法论的辩护, 以科学 的语言代替哲学的语言的地步;要么拒绝一 切对哲学的批评和非议, 把这种批评和非议 看作是对哲学的一种不能容忍的恶意诽谤和 攻击。 3哲学与科学和其他人类精神文化形式分享 对真理和日常生活的解释权利。 三、哲学的演变 1希腊哲学的特征:自然哲学。 最初, 当古希腊哲学从原始的宗教和艺术中 间分化出来, 对自然和宇宙本质探索的兴趣 支配着绝大多数古代哲学家的研究热情的时 候, 哲学被赋予了纯理论的、形而上学的特 征。自然哲学是这一时期哲学的基本特色。 2晚期希腊和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的特征: 伦理学或道德学说。 到了希腊后期及至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家 们的理论兴趣和研究热情为之一变, 道德的、 实践的生活要求开始上升而成为哲学研究的 主流。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以及怀疑主义 哲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多方论证了, 对生活中 美好事物的正确欣赏是人生的目的, 哲学的 研究应服从于实际生活中的道德的目标和要 求。与此相应的, 哲学在这一时期被赋予了 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 3中世纪哲学的特征:宗教哲学或曰经院哲 学。 这一时期,哲学家在其理论中多方论证、阐 述和发展的哲学观点,就是教士和神学家在 基督教的殿堂里不遗余力地提倡和身体力行 的神学主张。 4近代哲学的特征:认识论。 近代哲学由神向人的复归,并重新寻求从科学的结论中获得解释世界的理论方式, 是通 过哲学认识论上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两极对立,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达到的它们之间关系的更 高意义上的统一而实现的。 5现代哲学的特征:科学主义哲学与人本主 义哲学。 第二节第二节 哲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 哲学既可以按照研究内容的不同,将之划分 为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等不同 学科;也可以按照研究性质的不同,将之划 分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两大部分。同时, 还可以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待哲学研究活动的 特点。 一认识论 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问题的理论,它探讨 人类认识的起源、本质、界限、认识经验与 认识对象的关系等与人类认识有关的最一般 的理论问题。 1认识论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人类认 识性质的探讨。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在他的著名的理 念论中提出并讨论了有关知识的来源和本质 的问题。德谟克里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意 见范畴的探讨与研究,也对后来的哲学,特 别是认识论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和深远的影 响。 2 认识论的奠立:洛克被称为“认识论之 父” ;康德则使认识论成为全部哲学的基础。 作为哲学的一个基础部门的,并且有其特定 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形式的认识论 的奠立,严格说来,则是近代的事。 在近代哲学家中,洛克以其著名的“人类理 解论” , 为哲学认识论的最初形成奠定了经 验主义的基础。 使认识论成为全部哲学的基础并在哲学中占 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哲学家, 则非康德莫属。 康德在他的著名的“三大批判”之一的“纯 粹理性批判”中,通过对现象与物自体的划 分, 透彻地揭示了形而上学作为一种关于现 实世界的认识方式的不可能性,从而为认识 论登堂入室成为哲学研究的重镇和主流开辟 了道路。 3 当代认识论:一门关于知识和思想分析的专门学问。 对于把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界定为逻辑和语言 分析的语言哲学家和分析哲学家来说,哲学 直接就是认识论;即便对那些不赞成逻辑实 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思想基础和哲学立场的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家来说,当着他们坚 持认为形而上学仍然是一切科学之所以可能 的思想基础和研究前提的时候,也小心谨慎 地避免重蹈传统哲学脱离认识论来对世界作 本体论论证的覆辙,努力使自己的研究带有 认识论和思想分析的特点。 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一词出自“易”之“系辞”: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取 之以对应并转译英文“Metaphysics” 。 英文 中之“Metaphysics”由两部分组成:其后缀 “Physics”原意为物理学;其前缀“Meta” 则为在上、在先之意。由是观之, 形而上学 的原意应是在物理学之上、之先的意思。 1形而上学的含义。 广义的用法:表示关于存在者的最一般规定 的学问, 即讨论关于宇宙和事物存在的终极 本质和永恒原理的学问; 狭义的用法:只有与非感性的、超验的对象 有关的那些陈述才属于形而上学。 2形而上学的特性:终极性和体验性。 所谓终极性是指:形而上学总是在追寻人在 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即为什么我会在这里? 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在所有这一切的后面 存在着的究竟是什么? 所谓体验性是指:形而上学关注的问题,如 偶然性问题、有限性问题、完美性问题、痛 苦问题,以及超越性问题等, 都是体验性的, 是与人的存在相伴相随,并且反过来深刻制 约和影响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存在 问题。 3形而上学的领域:宇宙论与伦理学。 所谓宇宙论,是研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的宇宙的起源、本质和结构问题的哲学理 论。 所谓伦理学,则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和相 互关系中的价值决定问题的哲学理论。 4 形而上学问题与非形而上学问题的区别。(1)它不关心具体的、特殊的存在,而只关 心整体的、总体的存在; (2)它不关心多样性、可分性的整体或总体 存在(可数) ,而只关心统一的、不可分的整 体或总体存在(不可数) ; (3)它不关心显现了的存在,而只关心终极 的存在; (4)它不寻求存在的当下意义,而只寻求存 在的原始直观。 三、伦理学 伦理学作为一门对道德问题加以研究的学问, 主要探讨与人的行为方式有关的那些价值问 题,即一定道德活动、道德行为中的价值判 断和价值决定问题。 1伦理学的历史。 苏格拉底:其哲学涉及了真理、正义、善和 美的构成问题。 柏拉图:他在自己的著作“理想国”中,进 一步探讨了有关人的行为、活动的价值判定 问题, 并把所谓“至善”作为最高的理念, 也即人类的最高的知识。柏拉图的学生色诺 勒斯(Xenocrats)曾把柏拉图有关人的行为 活动之意志决定的论述直接称为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严谨细 密、堪称典范的伦理学体系。 在近代哲学家中, 洛克、休谟、边沁、穆勒 等人沿着经验主义的方向建构了立足于实际 效果判定行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而康 德则沿着直觉主义的方向,从理性主义的前 提演绎出一套用以评判行为善恶和道德合理 性的标准的义务论伦理学。 2伦理学的问题。 (1)道德的内容与目的。 伦理学上之所谓道德目的, 非为表现在具体 道德行为中的特定的目的, 而是指一切道德 行为和道德过程引以为据,必须服从的具有 普遍必然性的、最高的道德目的,也即道德 上的至善。伦理学中的其它问题,一般而言, 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并且据此加以论证的。(2)道德的行为与决定。 道德乃是个体的行为, 而个体行为始终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戒律的约束。对个体道德 起着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社会 的规范、道德的戒律又是基于怎样的理由形 成或建立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功利主 义和直觉主义各以怎样的道德决定原则为基 础?个人与社会究竟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关 系?诸如此类的问题, 是道德领域中最具有 实践性的一个方面, 因而是伦理学研究关注 的另一个热点。 (3)道德的尺度与标准。 结果论以个人的决定、行为和道德规则的结 果为标准;非结果论以个体以外的因素, 如 超越的神意或绝对的理性为标准。 3当代伦理学的特点。 受作为主流的语言哲学的影响,当代伦理学 越来越把伦理学主要地看作是一门理论哲学 而不是实践哲学。 四、其他 1其他哲学问题。除了上述三个基本的问题 以外, 哲学的视野所及, 还包括了美学、 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文化哲学方面的问题。 2何谓哲学问题。哲学是思想探索的学问, 举凡与人的存在和知识有关的问题,原则上 都可以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只是, 当哲学 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它不是从它们 各自的领域,而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它们的性 质和特点做最一般的研究。同时,在一定的 哲学体系中,究竟以那些问题作为论证的对 象和重点,也取决于哲学家对此的不同理解。3哲学与方法论。作为一定哲学研究内容的 问题, 除了可以从理论的一般性质出发加以探 讨以外, 还可以从方法论的层面对之进行分析。(1)哲学是一种关于实在的研究,但它不是 研究实在的某一方面,而是研究实在的整体。(2)哲学是一种关于辩明性的研究,它的任 务是努力证明我们所做的那些陈述的正当性 和合理性。 (3)哲学是关于思想概念的意义分析, 是 对支配我们思想和活动的那些至关重要的基 本概念或观念的逻辑澄清或阐明。 第三节第三节 哲学与语词哲学与语词哲学作为知识和思想分析的专门学问, 其间充 满了辩驳与论证。为了达到澄清思想、解决 问题的目的, 对语词的理解与应用就成为一个 重要问题。 一、词与物 1词与物的关系实质上表达的是思想与外部 世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从根 本上说取决于人所特有的一种交往工具, 即语 词。语词作为人的一种创造物, 是人之能动性 的集中体现。 2词与物的关系涉及两方面的内容:语词与 自然符号之不同,以及语词如何获得表达对 象之意义。实际上, 某词之具某义, 最初仅为 有别于它词所表之义而约定。但只要某词之 义不与它词相混淆, 则尽可引申新义而加以变 化, 或扩大或缩小, 最终形成一语词之系统。 这样, 借助语词之系统的区别和作用, 人们就 能随心所欲地把握或描述那些既相互区别又 相互依存的事物或现象。 3 通常用以描述无限事物的有限语词系统, 又是如何适应流动变化着的事物或现象而表 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