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学家 2012.09105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越来越不稳定,市场竞争更是日趋激烈。如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加强财会内部控制制度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一、建立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內控制度从 2001 年开始,国家财政部就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国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 17 项具体规范实施。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有利于会计人员权责分明。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它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例:某公司从制种基地向制种户个人收购玉米杂交种5000 公斤,每公斤3.60 元,这就需要质检部门对这些种子抽样检测,纯度、发芽率、水分等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对玉米杂交种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后,经实物保管员过秤验收入库,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经有关负责人签批后到财会部门办理支付款项手续。(二)保证会计凭证正确完整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纪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如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做出规定;对各种账簿纪录,要求帐证一致;会计核算中规定的双线核对以及内部稽核制度。例:办公室采购办公用品一批,取得了合规发票(附购物明细) ,首先经办人持发票到财务部门盖上长条戳,经办人、验收人在规定栏内签章,财务主管审核,有关领导签批后办理报销入账手续。(三) 严密会计制度完整。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如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都要实行永续盘点办法核对库存帐实外,还要规定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帐证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差错。又如现金出纳员除规定每日下班前要结账清点库存现金,遇有差错要及时报告外,会计主管人员还有经常检查出纳员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及金库管理情况的责任。(四)提高会计信息效率。 会计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的水平。应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管理,这是会计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程序设计人员还应对数据库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处理,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人员,健全数据输入、修改、审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不变形。 二、建立全方位內控机制內內控机制建立的目的是围绕以控目标为中心,促进目标的实现,改善管理过程中不完善的规定,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一)预算委员会全权负责。 董事会负责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预算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受董事会的委托,全面负责预算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确定公司预算编制的总原则;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组织编制公司年度预算,并提请董事会审议;审查公司的初步预算方案,提出修正建议;在预算编制的环境发生变更时,组织修改公司年度预算;评估、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对计划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正建议。关于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吴玉娟/鞍山市技师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0【摘 要】內建立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控制度,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建立预算制度、依法理财和内部审 计,主要为减少内耗、防止腐败、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而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内控制度;会计信息;预算编制;理财规范;内部审计;监督(二) 授权各部门经营。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公司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公司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内部各部门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决策权都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预算确定后由各预算部门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三)进行全方位预算。预算管理贯穿整个管理流程,在内部管理流程上分为预算制定、决策、执行、考核等四个环节。首先,在预算制定方面,由预算委员会确定集团整体战略规划,并制定战略规划的指引,各职能部门及机构根据指引制定年度预算及机构根据指引制定年度预算及年中预算调整方案。其次,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由各专业决策管理委员会完成,实行部门或机构负责人负责制下的集体决策模式,由专业委员会结合公司发展规划确定各部门及机构的工作目标。再次,在执行上,公司在各部门及职能机构设置专职执行人员,职责是全权支配各自分管职能领域或业务系列的所有资源,各级专职执行人员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各自对其问责领域负责,同时又应尽最大努力帮助其他专职执行人员完成其职责。任何重大事项经过团队共同决策,由一名分管领导牵头落实,并对其结果负责。最后,在考核上,各专职执行人员全权负责领域或业务的结果,其中既有明确的短期经营指标,同时又对 3 5 年中长期发展目标问责。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监督以月度经营报告会为核心,通过严格的绩效问责制度,确保达成集团整体的经营目标。 三、建立依法理财规范內控运作机制(一)建立决策、经办分离制约制度。 决策与经办分离制度使决策人员与执行人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体现了会计法对重要经济业务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的要求,既要防止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二)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财产清查制度历来是会计法强调的重要制度之一。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应当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专职程序” ,不仅要建立财产清查制度,而且要明确规定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组织程序,保证财产清查程序具体落实,也为有关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财产清查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提供可靠依据。(三)建立执法监督制度。在法律的框架下内,內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财会部门的后台监督,财会部门及其管理人员负有履行后台监督的重要职责,企业每一项业务的收付和债权债务的发生都会在账面上反映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监督;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注重反映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并有责任以框架资料为依据,控制企业经济活动按预定的目标进行,财务主管在财务汇总和财务报表分析后也可以发现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促使企业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加强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二,企业内部审计的在监督。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公正的、并能够提出指导性建议的行为,以使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提高其运作能力。第三,以注册会计师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力量监督,这种监督形式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评价实现的。第四,以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为主的社会力量监督,企业提供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在于向外部信息使用者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第五,政府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是国家宏观控制的组成部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政府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关于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作者:吴玉娟 作者单位:鞍山市技师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0 刊名:管理学家 英文刊名:CHINA MANAGEMENT MAGAZINE 年,卷(期):2012(17)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lxj201217094.aspx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