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危化品物流”构建风险预警体系作者: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李汉卿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救灾应急处置作出重要指示,组织强有力力量,全力抢险救援。事故在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为国内危化品物流业敲响了警钟。我国亟需构建危化品物流风险预警体系,通过“互联网+”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危化品运输工具的实时定位、危化品仓储的实时管理、危化品物流风险的实时评估、远程联网查询及监控。一、危化品物流风险预警亟需“互联网+”(一)存在问题我国危化品物流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一是危化品运输工具管理乱象丛生。目前,我国有危化品运输企业 1 万家左右,道路运输车辆超过 30 万辆。很多企业不具备危化品运输资质,单个危化品运输车辆“挂靠”多个物流公司,一辆车即一家物流公司的现象普遍存在。普通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违规运输小包装、小剂量的危化品导致运输人员死伤的事故近年频发。二是危化品仓储管理专业知识欠缺。根据我国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必须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小于 100 平方米,垛与垛间距大于 1 米,垛与墙间距大于 0.5 米,垛与梁、柱间距大于 0.3 米,主要信道的宽度大于 2 米。”但是企业实际执行的情况不容乐观。部分企业为了片面提高仓库利用效率,将危化品与日常百货放在一起储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我国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水路)、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 1000 米。”然而我国很多危化品仓库布局选址不满足此条件,导致类似 2014 年浙江省温州市化工市场 “121”火灾事故屡有发生。三是缺乏动态风险评估体系。我国危化品物流风险防范还多以特大事故后的安全检查为主,很多企业为了应付安全检查,将危化品物流风险防控工作流于形式。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前一周,政府主管部门还专门前往事发地针对危化品领域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工作。无论从政府主管部门还是企业的角度,都缺乏对危化品物流进行实时跟踪的动态风险评估体系。四是危化品信息存在“孤岛”。我国危化品物流存在“四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跨政府主管部门、跨区域、跨运输方式、跨企业的信息共享问题。危化品物流的各项业务分属公安、商务、交通、环境、消防、卫生、海关等多个政府部门管理,跨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统计口径和标准不一致,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息监管大数据库。危化品物流多是跨区域运输,不同区域间的危化品通行政策不统一。比如,江苏省要求危化品道路运输车辆凌晨 2 时至 5 时高速公路限行,而在吉林省要求危化品道路运输车辆晚 18 时至次日早 6 时禁止上路。危化品进出口贸易涉及到多式联运,但是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容乐观。铁路和公路,港口和公路间缺乏危化品信息的实时共享,存在同一集装箱危化品在不同运输方式间转换时信息被篡改的现象。政府主管部门对于企业危化品实时信息掌握不够,数据没有进行云存储。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对于企业台帐里的危险品种类、数量和仓库布局都缺乏信息支撑,对抢险救援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二)国际经验从 2010 年至今,全球约有 13000 个危化品爆炸事故,危化品物流安全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美国等一些国家在危化品物流事故频发后,通过提高标准和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对危化品物流风险进行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危化品仓储标准仍需提高。2013 年美国德克萨斯州“417”大爆炸事故,爆炸地点周边四个街区被完全摧毁,引发 2.1 级地震,50 栋公寓楼只剩框架。事后美国消防局、德克萨斯州公共安全部门以及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共同对事故进行调查,发现事发工厂硝酸铵仓储间距不符合标准。美国化学安全和危险调查委员会事后调查了全美 1351 家化工企业,对不符合 30 英尺(约 9 米)以上仓储距离标准的硝酸铵仓储企业进行处罚。上文提到我国相关标准仅要求垛与垛间距大于 1 米,主要信道宽大于 2 米,都远低于美国 9 米的标准。二是危化品物流“互联网+”大数据库有待建立。美国为了对危化品物流风险进行预警评估,十分重视对危化品物流信息的采集工作,专门出台了要求企业上传危化品物流数据信息的联邦标准(FED-STD-313),要求危化品安全相关信息、运输信息等必须按照标准制定的信息表格(MSDS)定期提供给政府主管部门,并将数据信息提交到专门的危化品管理信息系统(HMIRS),如违反规定的企业主将被处以最高 10 年监禁和 1 万美元罚款。我国暂时没有全国性的危化品物流信息系统,不能实时掌握企业危化品相关信息,危化品物流风险预警体系没有数据信息支撑。二、“互联网+”的预警功能实现“互联网+”运用到构建危化品物流风险预警体系中,是利用北斗导航定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建立包含危化品物流中运输、仓储各个风险控制环节的大数据库,对风险控制指标进行动态风险评估,以实现危化品运输工具的实时定位、仓储的实时管理、危化品物流风险的实时评估、远程联网查询及监控等功能。(一)危化品运输工具实时定位通过运用北斗导航定位、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将危化品运输工具的实时位置和运载货物信息(货品名称、重量、温湿度)上传到危化品物流风险评价系统,便于对某一危化品运输工具进行实时的定位查询和风险控制。如运输工具在途发生事故,可以通过风险预警系统第一时间定位并联系救援人员及时到达。如危化品爆炸事故发生后,可以通过风险预警系统找寻事故附近的危化品车辆,远程发出警告指令,将其劝离事发区域。(二)危化品仓储实时管理通过物联网、云存储、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手段,企业可以将危化品仓库的仓库管理系统(WMS)与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对接,这样危化品进出仓库的信息数据、在仓库中的布局信息都可以被风险预警系统掌握,一旦仓库中的危化品间出现互斥、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或入库存储数量高于风险预警系统设计阈值,系统将自动提醒企业对危化品进行转库操作。如危化品爆炸事故发生后,也可通过预警系统知道仓库内的危化品仓储情况,为抢险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并预防救援的次生风险。(三)危化品物流风险实时评估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风险预警体系下的风险控制指标进行筛选,并建立相应的阈值模型对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实时监控,一旦出现预警信息,及时向公安、交通、环保、卫生等政府主管部门和涉事企业发布信息,并将评估结果列为安全检查的日常考核体系中。(四)危化品物流远程联网查询及监控通过互联网平台,危化品物流相关的各项业务都可以实现“透明管理”,打破上文提到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跨政府主管部门、跨区域、跨运输方式、跨企业的危化品物流联网查询功能。对于政府主管部门而言,危化品物流风险预警体系不仅是一个智能化的专家决策系统,更是主动监控与预防危化品爆炸事故的良好工具。随着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信息技术产业迅速蓬勃发展,必将改变危化品物流管理原有格局,通过构建危化品物流风险预警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创新,防止类似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再度重演,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也为灾后深入搜救,科学施救,防止发生次生事故提供技术支撑。远程监控保障安全,“互联网+”模式推动危化品车辆管理危化品违规运输车辆被称作奔跑在公路上的“定时炸弹” 。临淄区交警大队车管所借助GPS 全球定位系统和 3G 视频网络,不但可以监控危化品车辆的行驶路程和时间,还可以直接看到驾驶员的行为动作和车辆的行驶录像,最大限度避免事故的发生。请听本台记者伟军发回的报道:150525 危化品车辆5 月 20 日,淄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对生命安全负责、向交通事故宣战”现场推进会时,表示,将会对危化品车辆及驾驶人建档列管,重点加强日常管理。因为这些车辆只要发生事故,就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有毒物质扩散,造成群死群伤的悲剧。临淄区拥有淄博市最多的化工厂,它的危化品车辆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临淄区交警大队车管所负责人:(录音:我们对全区 82 家危化品企业和 8487辆危化品运输车进行了重点管理。一一摸排建立档案。建立档案,一车一档,要求危化品企业按照我们的要求补建监管平台,针对每台车和每个驾驶员实时进行更新。 )齐鲁物流有限公司是淄博市最大的危化品运输企业,也是最早开始借助互联网对危化品车辆进行管理的企业。齐鲁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录音:GPS 和 3G视频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当我们看到他 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停靠的时 候,不前,或者他的速度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会及时的打开视频 看周边的情况,四个 摄像头 ,判决他周边的情况怎么样,我们可以给他的押运员和在一块儿的人,打 电话,和他沟通,做相关的记录,做相关的处理。 )这种通过“互联网+”模式实行远程监控车辆的做法给企业节省了大量运营成本。这些监控系统虽然前期的投入很大,但是,由于它有效的避免了危化品车辆事故的发生。齐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海(录音:首先说,你不 发生事故就是降低很大的成本,对企业来讲, 对车辆的运行过程可以有效的控制,知道他在什么路段上跑,是个什么情况,有技术员的违章行为可以实时的发现,及 时的纠正, 这样可以降低我 们的运输成本和风险。 )危化运输应急救援也玩 “互联网+”7 月 30 日,全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服务联盟成立,并发布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互助公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公约”)。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货运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战榆林指出,我国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呈现“多、小”的特点,暴露出“散、弱”的缺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以联盟的形式强化危化运输应急救援互助,对我国危化运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应急处理降低事故风险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王俊军博士说:“通过近 5 年消防部队处置的 100起危化品事故分析,发现 77%的事故发生在运输阶段,其中 72%由交通事故引起,而另外 28%的非交通危化品事故中,主要是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天气影响等因素引起,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车辆或设备故障引起。”而在危化品交通运输事故中,对事故的应急处理是控制事故恶化的最重要环节。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中心主任工程师吴金中介绍,危化品运输具有网络化特征,90%以上涉及到异地运输。目前,我国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数量众多,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危险品种类繁多,依靠单个企业建立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危险货物应急救援网络是不现实的。因此,通过联盟这种形式,实现跨区域应急救援互助合作,事故协同预防(如相互之间提供异地停车、维修、洗罐服务等),应急救援装备及救援队伍共享,对于缩短事故处置时间、降低事故风险、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现场施救过程中,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服从政府有关救援部门的统一指挥。”吴金中说。互助救援抢夺黄金时间据了解,该公约总则中确定建立全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服务联盟长效工作机制,且公约的适合范围是联盟全体成员;联盟服务条款中明确提到,在接到联盟成员单位应急救援请求后,原则上应在 2 小时内组建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在与相关方讨论协商后形成应急救援方案,并及时开展现场施救,抢夺黄金救援时间。会上,联盟成员企业均表示,当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在自身援助半径之内时,须第一时间组织救援队赶赴现场,为盟友提供救援服务。目前,该联盟成员涵盖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服务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包括 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宁波金洋化工物流有限公司等 25家企业。“打铁还需自身硬”,应急救援互助也是同样道理。吴金中对中国化工报记者说:“我国法律规定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最低得有 5 辆车才能得到经营许可,目前联盟的门槛是自有 30 辆车。虽然联盟目前只有 25 家成员单位,但个个都是标杆。这些成员单位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湖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四川,广东等多个省份。未来,全国各省都将有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