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第三节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 1、地球大气共分、地球大气共分 哪几层哪几层? ?依据什么?依据什么?2 2、随高度的上升、随高度的上升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对流层和平流层的 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 的的? ?3 3、为什么说,对、为什么说,对 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 为密切?为密切?4 4、为什么平流层适、为什么平流层适 合于飞机飞行?合于飞机飞行?外层对流旺盛近地面, 纬度不同厚度变; 高度增来温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气温初稳后升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电 离 层( KM)12( KM)5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OO3 3层层地球束缚引力小地球束缚引力小 空气质点往外跑空气质点往外跑大气的垂直分布大气的垂直分布地 面对流层顶89KM1718KM89KM赤道北极南极一架飞机沿12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 次穿过了哪几层?平流层平流层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1.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什么?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什么?2.2.读上图回答:读上图回答: 图中图中A A、B B、C C分别表示什么?各波段能量分别分别表示什么?各波段能量分别 占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各类光的波长范围大占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各类光的波长范围大 约是多少?约是多少?看图看图2-24,2-24,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 为百分之百,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为百分之百,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 阳辐射却只有百分之四十七,你知道这是什么阳辐射却只有百分之四十七,你知道这是什么 原因造成的吗?原因造成的吗?思考: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 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为什么夏季多云的白天 气温不高? 1 1、从臭氧、二氧、从臭氧、二氧 化碳和水汽的吸收化碳和水汽的吸收 作用,可知大气吸作用,可知大气吸 收具有什么特性?收具有什么特性?2 2、为什么大气直、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能量是很少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地 面高层大气高层大气平流层平流层对流层对流层臭氧大量吸收波长臭氧大量吸收波长0.175-0.175- 0.40.4微米的紫外线微米的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吸收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红外线红外线选择性选择性大气对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 中能量最强的可中能量最强的可 见光吸收得很少见光吸收得很少 ,大部分,大部分 可见光可见光 能够透过大气到能够透过大气到 地面地面氧原子吸收波长小于氧原子吸收波长小于 0.1750.175微米的紫外线微米的紫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参与的大气成分:特点: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参与的大气成分:水汽、云(水汽、云(最最 显著显著)和浮尘)和浮尘 无选择性无选择性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特点:具有选择性具有选择性1.1.为什么在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为什么在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2.2.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为什么阳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为什么阳 光未直接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光未直接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 量越多,反射越多。在夏季白天多云,气 温不会太高,就是因为云的反射减少了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 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 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地 面 辐 射射向宇宙空 间大 气 吸 收“ “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 ”“ “大气还大地大气还大地” ”“ “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 ”大 气 辐 射射向地面太 阳 辐 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 .仅仅从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 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月球大气大气 上界上界地球.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 现在晴朗的夜晚?.每年深秋季节,我们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 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 其原理是什么?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 因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就弱, 进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 作用就弱,所以,容易出现霜冻。用人造烟幕,主要是为了增加大气中的烟 尘,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使大气的保 温作用加强,因而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 。读图思考:1、等量的太阳辐射A与B哪个散布的面积大?2、说一说太阳高度与地面辐射的关系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纬度低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大气削 弱少弱少地面地面获热多获热多纬度高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大气 削弱多削弱多地面地面获热少获热少大 气 上 界地 球A AB B影响地面辐射最主要的因素:影响地面辐射最主要的因素:纬度因素纬度因素L1L1L2L2纬度低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高度大 光热集中光热集中单位面积单位面积 地面地面获热多获热多纬度高纬度高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小小 光热光热分散分散单位面积单位面积 地面地面获热获热少少思考:1、地面反射率大则地面获得热量( ) ;问题探究:课本47页“活动”二、全球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和移动 (地面)(高空)ABC 受热冷却冷却P 低P高P高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大气环流。P高P 低P 低 A1B1C1(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13=42受热冷却2000米等压面3124地面AB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 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A、B哪受热,哪冷却?A、B天气情况分别是晴朗还是阴雨天?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上升气流市区郊区郊区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图为热图为热 力环环流图图示,画法正确的是 探究活动太 阳 辐 射地 面 冷 热 不 均同一 水平 面上 气压 差空气垂直运动空 气 水 平 运 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大气运动的直接和根本原因风(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101010081006(hPa)1、单一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规律1:气压梯度力与 等压线垂直,且由气 压高处指向气压低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北半球)2、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风:101010081006(hPa)风向地转偏 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规律2:风向与地转偏向力 始终保持垂直,当气压梯 度力与地转偏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 压线平行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应用北半球高空飞机飞行(北半球)3、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 向力和磨擦力 共同作用下的风:101010081006(hPa)(北半球)风向地转偏 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规律3:地转偏向力与 磨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 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应用北半球背风而立: 左前方为低压,右后方为高压练习读等压线图,回答A点 近地表风向 V的形成过程 : (1)F1是 力, 它垂直于 并由 高压指向低压。 (2)F2是 力。 (3)F3是 力。 (4)本图位于北半球还是 南半球? .判断依 据是 。980985990995 AVF1F2F31关于热力环流叙述,错误的是:( )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成同一水平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太阳辐射。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DB3有关风向、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地面由于摩擦力比较大,风与等压线平行。B高空由于摩擦力可忽略不计,风与等压线有一个夹角。C同一地点,等压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大。D同一地点,等压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小。C4右图为“北半球某区 域等压线分布图”,图 中A、B、C、D四个箭头 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图中A、B、C、D四处 风力最大的是 。1012101610201024100810041000996ABCD5人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他的( )A.右前方B.左前方C.右后方D.左后方D6图为北太平洋海区。在甲、乙两处测得水的沸点 为99.4,在丙、丁两处测得水的沸点为99.8,则 近地面M点的风向为( )A.西北风B.北风C.东南风D.西风C三个假设条件A 假设地球不自转 B 假设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C 假设地球表面均匀(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030N60N90N(1)假设A、B、C: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赤 道 低 压 带极地高压带DGGD赤 道 低 压 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24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76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1358910(2)假设B、C: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赤 道 低 压 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 地 东 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及特点 00附近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热低压 上升 湿热 属性 气流 成因特征 气压带 分布 300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热高压 下沉 干热 60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原因冷低压 上升 温湿 90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分布 风带 成 因 属性 00-300 300-600 600-900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干燥 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温湿 极地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冷干 23.5N23.5S66.5S66.N0(四)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七月(4)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60N30N亚 欧 大 陆洋大西洋太平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 高压夏威夷 高压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0南东信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亚洲(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60N30N亚 欧 大 陆洋大西洋太平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 低压冰岛 低压一月(4)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东北风西北季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太阳辐射-热量冬季严寒漫长,暖季短促冬冷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暖终年高温热带终年严寒寒带温带温带亚热带(夏季高温,冬季温暖)温带(冬冷夏热)亚寒带(冬季严寒漫长,暖季短促)终年严寒寒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1.气候的形成原因北纬3040大陆西岸和东岸大气环流差异1.气候的形成原因大气环流-降水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模式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