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5页 / 共72页
第6页 / 共72页
第7页 / 共72页
第8页 / 共72页
第9页 / 共72页
第1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力与智力测验Psychological Testing能力 能力的涵义比较笼统,常与很多类似概念混淆 不清,按常识的看法,能力包含很多方面。 比如: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称为体 能或技能;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称为 社会能力; 表现在处理事务方面的能力,称为才能; 表现在吸收知识方面的能力,称为智能。 然而,在心理学上所研究的能力,虽与 常识的看法有些相似,但在语意表达上 却不尽相同;心理学上所指的能力,涵 盖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个人现在实际“所 能为者”;其二是指个人将来“可能为者” 。 这里,它不包括一般常识中所说的体能 或社会能力,而是专指心理能力。所谓 心理能力,指的是经心理学上特别技术 所测量到的能力。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中所指的个人“所能为者,也就是个人在行 为上所表现的实际能力,个人在某方面所表现的实际 能力是由于他的先天遗传基础,加上后天环境中努力 学习的结果。 这种实际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成就。 心理能力中所指的个人“可能为者”,是指个人将来有 机会学习时,他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的能力,即潜能 。 通常指某人为“可造之材”或者有某方面的“天分”就是这 个意思。 像这种个人的潜在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向,性 向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普通性向,指般性的潜在能 力;另一类为特殊性向,指在某一方面的特殊潜力。 普通性向高的人,将来如有机会历练,则在完 成各种任务所需的共同能力上表现出众,某方 面特殊性向高的人,将来如有机会学习历练, 则可能成为某方面的专才,比如,音乐家等。 综上所述,对能力概念的理解可得到以下两点 认识: 其一,能力分为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两类;前 者称为成就,后者称为性向; 其二,性向又分为普通性向与特殊性向两类; 前者又称为普通能力,后者又称为特殊能力。 普通性向或普通能力,就是平常所指的智力。什么是智力 Spearman(1904,1923):智力是一种普遍的能力,它 主要涉及联系的引出(eduction)和相关的引出。 Binet & Simon(1905):智力是正确进行理解、判断和 推理的能力。 Terman(1916):智力是形成概念,并且抓住其重要性 的能力。 Thorndike(1921):智力是从真理或事实角度产生良 好反应的能力。 Thurstone(1921):智力是抑制本能反应,灵活地想象不同反应, 并且把修改后的本能反应转换为外显行为的能力。 Wechsler(1939):智力是个体有目的地行动,理性地思考以及有 效地应付环境的总体能力。 Piaget(1972):智力是总括性的术语,指用来适应物理和社会环 境的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平衡的高级形式。 Sternberg(1985):智力是指自动信息加工和产生适合于新情况的 行为的心理能量,它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Eysenck(1986):智力是将信息无错地传递过皮层的能力。 Gardner(1986):智力是解决问题,制造在某些文化范围内有价 值的产品的能力或技术。共同点:w 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w 智力是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能力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Boring(1923):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东西。Sternberg等(1981)的研究专家认为:语词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智能最重要外行认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语词能力和社会能力最 重要(二)智力的理论Galton和感觉敏锐度1二因素论Spearman的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2多因素论Thurstone的群因素(语文理解、言语流畅性、推理、空 间想象、数字、记忆、知觉速度)内容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 为3. Guilford的智力结构模型(内容操作结果=150)产品单元类别关系体系转换蕴涵评价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记忆 认知操作4. 智力层次理论VernonG因素言语和教育 操作和机械数学 语文 空间知觉 机械能力 5.二维结构模型希莱辛格和古特曼(1966)第一维:言语能力、数学能力、图形和空间能力第二维:规则应用能力、规则归类的能力、学术成就6 Cattell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7.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言语、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身体运动、社交、自知8 智力的认知心理学理论Sternberg智力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智力情境:适应环境、塑造环境、选择新环境智力经验:处理新任务、自动化加工智力测验应具备的条件 能力测验是用来鉴别能力的科学工具, 但要能成为科学的测量工具,必须具备 精确、可靠以及便于使用等重要条件。 即任何良好的能力测验,都须具备以下 四个条件 :标准化与常模 一个良好的能力测验,在编制时必须经过 标准化的过程。所谓标准化,是指测验组 成题目是有效的,同时测验的实施及评分 程序具有一致性。具体说来,应包括以下 标准: 1、测验项目的选择,必须符合两个原则 : 其一、测验的项目必须是测验编制者所 欲测量的能力特质的代表性样本;如测 量数学能力的测验,则必须选择具有代 表性的数学题;同样测量语文能力者,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语文项目。 其二,测验项目必须适合测验使用对象 的特点,比如年龄,受教育程度等; 2、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施测(或试测)对 象 选定的施测对象,对打算普遍使用该测 验的对象总体而言,必须具有代表性。 将来打算施测的全部对象是总体,选定 施测的少数对象为样本;被试样本必须 具有代表性,这样,根据样本施测结果 编制的测验,方可到推广到总体去使用 。这个代表性的被试样本也称为是标准 化样本。 3、施测程序标准化 标准化施测对象选定之后,具体实施时 ,必须在同样的时间范围内,使每一个 被试按同样的规定去进行测验作业。实 际上,这是在测验过程中,对可能影响 测验结果的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控制的 关键。 4、从施测结果中建立常模 根据对标准化样本施结果,将所有被试的分数 ,经统计分析,整理出一个系统性分数量表, 由高到低排列, 形成标准化样本的分数分布或 平均数,这就是常模。常模的作用是,当对其 他被试单独施测时,可以做为解释被试分数的 标准。因为,有了常模,施测个体所得的分数 可与常模比较,从而评定其相应能力在总体中 的位置。个体智力测验一、比内量表(一)比内-西蒙量表11905年量表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内容:30道题(记忆、言语、理解、手工操作)。 题目排列方式:从易到难。 指标:通过项目数。如白痴最多只能通过6项,低能的 成人可通过715项。1.眼睛是否随动的物体移动。2.用触觉刺激唤起抓握反应。3.用视觉刺激唤起抓握反应。4.辨认食物。5.搜寻食物。6.执行简单的命令和模仿简单的手势。7.认识物体。8.认识图片。9.列举图片中的人物和物体。10. 比较两条线的长短。11. 复述两个数字。12. 比较两个重量。13. 暗示。14. 解说物体与人物的名称。15. 复述句子。16. 说出二物的不同点。17. 记忆图片中的物体。18. 靠记忆重画图片。19. 复述数字。20. 说出二物的相同点。21. 比较线的长短。22. 比较重量。23. 重量记忆。24. 说出同韵字。25. 填词。26. 用三个词造句。27. 对答问句。28. 交换长短针的位置。29. 剪纸。30. 抽象名词的定义。21908年量表 内容:增至59道题。 方式:把测验项目按年龄分组。每一岁一组。每个年 龄组项目数量不等,最多8项,最少3项。 年龄范围:313岁。 指标:智力年龄。例:一个4岁儿童心理年龄的计算年龄水平通过的测验 数 目每项测验 得到 的月数全部得分 年 月 3岁6(起始年龄) 3 3岁半51 54岁31 34岁半21 25岁21 26岁12 27岁0(最高年龄)2 0总分 3 14心理年龄(MA):4岁2个月31911年量表 题目:删旧补新,但总数仍为59题。 增设一个成年组。 除4岁组仅有4个项目外,其他每个年龄组一律为5项, 便于计算。q 对比内-西蒙量表的评价 成就:(1)比西量表是第一个采用复杂任务来测量高级心理过程的测验。 以前的测验主要测量感知觉、运动等低级心理过程。(2)比西量表首次采用年龄作为智力的标准,这样可以对测验作出 通俗易懂的解释。(3)比西量表首次从整体上测量智力,也就是测量智力的普通因素 ,而以往心理学家把感觉辨别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割裂开来测量 。 不足:(1)施测和记分没有标准化。(2)常模团体的代表性不够,因而有些项目的安排位置不当。(3)测验项目过少。(二)斯坦福-比内量表1斯坦福-比内量表的发展(1)1916年量表 在修改基础上增设39个新项目,达到90个项目。 最早对施测和记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语。 引入了智力商数的概念(比率智商)。 适用年龄:313岁。 样本:1000名儿童和400名成人。(2)1937年量表 由 L 和 M 两个等值型量表构成 年龄范围扩大:1.518岁 样本:3184名1.518岁儿童,但仅限城市白人(3)1960年量表 合并了L和M两型中最好的项目,改为单一量表。 年龄:2成人 离差智商 4498名1.518岁儿童(1937年量表的施测对象)。(4)1972年量表 测验内容未变; 取样范围扩大(地区、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民族)。共2100名被试,其中25.5岁每半岁选100名,618岁每 一岁选100名。2斯比量表的信度和效度(1)信度 复本信度:L和M相关在0.830.95之间。 再测信度:高于0.90。(2)效度 内容效度:测验内容属于公认的智力范畴。 效标关联效度:与学业成绩、受教育年限的相关在0.40.75之间。 结构效度:假设智力发展随年龄增长,先快后慢(证据:随年龄增 长,再测稳定性逐步提高);存在G因素(证据:各项目与测验总分的平均相关为0.66)(三)中国比内测验陆志伟和吴天敏1924年、1936年、1982年三次修订内容:51题指标:离差智商年龄范围:2岁18岁 生活常识 知觉速度及观察力 空间知觉力和想象力 记忆力 语言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二、韦克斯勒(Wechsler)智力测验生平:1896年出生于罗马尼亚,6岁迁居美国。一战期间从事心 理测验工作,用陆军甲、乙种测验、斯比量表来甄选新 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19年去伦敦大学,师从Spearman和Pearson,接受G因素 理论。19201922年在巴黎与西蒙有过接触。192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论文情绪反应 的测量。19321967年,任纽约贝尔韦精神病院的主任心理学家。二、韦克斯勒(Wechsler)智力测验编制背景:寻找一种测量成人智力的有效方式当时的智力测验存在下列问题: 测验项目引不起成人的兴趣; 过多的项目涉及语词的操作; 指导语过分强调速度,牺牲了准确性; 计算心理年龄,不适合成人测验要求。测验者的实际测验分数 IQ=这一年龄测验者的平均测验分数韦氏智力测验家族:1939年,韦克斯勒-贝利弗测验1946年,韦克斯勒-贝利弗测验1949年,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1955年,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1967年,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儿童智力量表(WPPSI)1974年,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1981年,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1989年,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儿童智力量表(WPPSI-R)1991年,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 )韦氏测验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