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第 讲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2光线:用来代表光束传播方向的直线,是光束的抽象3光速:真空中光速为c=3.0108m/s,光在 其他介质中光速可由v=c/n求得,式中n是指介质 的折射率,对所有介质来说,n1,故vc.4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二、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2平面镜a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虚像、物像关于镜面对称b常用作图法:对称法先根据对称性作出物体的像,再作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像直接 发出的c注意(1)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平面镜绕沿镜表面的 轴转过 角时,反射光线转过2 角(2)作图时要分清光线、光线的延长线、法线的虚实、有无箭头三、光的折射4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复色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颜色不变,是因为频率没有发生改变相关结论5.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四、光的波动性1光的干涉a条件:两光的频率相同是干涉的必要条件b双缝干涉(双缝关于过单缝的轴线对称时)(1)白光发生双缝干涉时,光屏中央为白色条纹,两边为多级彩纹,且每一级红色在外,紫色在内 (2)单色光发生双缝干涉,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等距条纹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为光波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处为明纹;屏 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 点处为暗纹条纹间距: ,各级相等c薄膜干涉(1)相干光波的获得:薄膜两个面的反射光满足相干条件(2)现象:单色光照射薄膜,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照射薄膜,出现彩色条纹(3)应用:检测表面平整度;增透膜:其厚度为光在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2光的衍射a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b常见的几种衍射现象(1)单缝衍射:单色光入射单缝时,出现明暗相间的不等距条纹,中间条纹较亮较宽,两侧条纹渐暗 渐密白光入射单缝时,出现彩色条纹,中央为白色 条纹(2)圆孔衍射:光入射微小圆孔时,出现明暗相间的不等距环纹(3)泊松亮斑:当光照到不透明的小圆板上时, 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阴影之外是明暗相间 的不等距环纹)3光的偏振a偏振光与自然光的区别b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成为偏振光光以特定 的角度(布儒斯特角)射向介质的界面上,使反射光和折射光垂直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4光的电磁说a光是一种电磁波b不同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及应用类型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应用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一知识往往与物体的其他运动形式相结合,在解决此类 问题时,关键在于画出示意图,并能利用数学中 的相似等相关规律【例1】如图531 所示,P为一面高墙,M为高 h=0.8m的矮墙,S为一点光源,三者水平距离如图 所示,S以速度v0=10m/s竖直向上抛出,求在落回地面前,矮墙在高墙上的影子消失的时间 (g=10m/s2) 图531【规律方法总结】本题把竖直上抛运动与光的直 线传播结合在一起,先应作出矮墙在高墙上恰好 没有影子的临界情况的图示,再利用三角形相似 得到S应达到的高度,再利用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求时间另外,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几何知识, 往往还可以求解影子的大小等问题【变式题】如图532 ,A是直径为10cm的发光圆,B 是直径为5cm的遮光圆板,C为光屏,三者中心共 轴,AB间相距200cm,当C离B为多远时正好屏上本影消失,只有半影?这时光屏上的半影的半径 是多少?本影可取的最大直径是多少?图532类型二: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问题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问题往往与可以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的运动、光束的旋转、光 斑的移动等问题结合起来,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 识的能力【例2】如图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 激光AO以入射角i照射到水平液面上,反射光OB射到水平放置的光屏上,屏上用光电管将光讯号转换为电 讯号,电讯号输入控制系统来控制液面的高度,若发 现光点在屏上向右移动了s 距离,射到B点,则液面 的高度变化是( )【答案】D【规律方法总结】正确画出光路图并运用平面镜 成像规律(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结合几何知识是分析和解决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等问题的关键40 130 图534类型三: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平面镜成像作图,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要 求画出某一特定光线;2.要求画出边界光线,确定某一特定范围【例3】如图535 ,在平面镜MN上方有一个点 光源S,试作出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线 图535【解析】如答图所示,先由对称性,画出S的像 S,再连接SP(注意在镜面之下为虚线,镜面之 上为实线),交镜面于O点,再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规律方法总结】作图时,利用对称性,先作出像点 ,再作出特定的光线,或者利用障碍物作出边界光线 ,从而确定观察范围同时,要注意到射向平面镜的 入射光线和远离平面镜的反射光线均应为实线,要在 线的中间用箭头表示方向,而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只能用虚线表示,且不能标箭头作出反射光线后,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对应光线的入射点,就 可以补画出入射光线了另外,有时也可以利用光路 可逆原理来作图,例如把“眼睛”视为“光源”,作出“ 照亮”的区域,即为可观察到的范围,不过,最后一定要把光路逆回来【变式题】如图536 所示,A为观察者的眼睛,BC为 不透明的物体,MN为与地面平行的平面镜,三者位置保持不变,试通过作图确定观察者通过平面镜看 到BC右边的地面范围图536【解析】如图所示,利用对称性作出A的像点A, 再分别作出边界光线,注意EF和HG恰好不被物体 BC挡住,就可确定观察者通过平面镜看到BC右边的地面范围 类型四:光的折射及全反射问题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问题,往往伴随繁难的计算,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作出正确的光路图,注 意挖掘隐藏在光路中的边角几何关系,根据折射 定律,结合全反射条件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所 在,有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例4】(2011全国大纲卷)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 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537 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 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 它们可能依次是( )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图537【解析】由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气射入水滴时 ,入射角一定,折射角小的折射率大,故a光折射 率最大,d光折射率最小,故B对,A、C、D错【答案】B【变式题】 (2011海南)一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 赛艇前端有一标记P离水面的高度为h1=0.6m,尾部下 端Q略高于水面;赛艇正前方离赛艇前端s1=0.8m处有 一浮标,示意如图538. 一潜水员在浮标前方s2=3.0m处 下潜到深度为h2=4.0m时,看到标记刚好被浮标挡住, 此处看不到船尾端Q;继续下潜 h=4.0m,恰好能看见 Q.求 (1)水的折射率n; (2)赛艇的长度l.(可用根式表示)图538类型五:光的波动性问题在高考中,对光的波动性的考查,主要以干涉、衍射及电磁波谱知识为要点,并往往以几何 光学与波动光学综合的选择题或实验题出现【例5】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 使用的双缝间距d=0.1mm,双缝到屏的距离 L=6.0m,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相邻亮纹的间距 是 =3.8cm,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是 多少?假如把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为n=4/3的水中,这时屏上的条纹间距是多少?【变式题】如图539 所示,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的复 色光沿PO方向射向一上、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平面镜 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反射光束、,则( ) A光束仍为复色光,光束、为单色光,且三束光一定相互平行 B增大 角且 90, 光束、会远离光束 C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 现象,则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D减小 角且 0,光束可能会从上表面消失图539A【解析】光沿PO射到界面上时,同时发生了反射 和折射,为直接反射的光,为复色光;折射进入玻璃的光由于折射率不同而发生色散,然后在玻璃 板的下表面反射和进入空气的折射而成为、两 束,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光束在玻璃中的折射 率比光束大,所以光束、为单色光;由光路 可逆可知,三束光彼此平行,A正确;当 =90时, 反射光与入射光重合,因此当 增大时,、光束靠近光束,B错;由于光束在玻璃中的 折射率比光束大,光的频率比光高,所以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则光 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错;由于光路可逆,因此只要光能从上表面射入,则一 定能以原角度从上表面射入空气,不会发生全反 射,D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