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绝缘导线穿管敷设应注意: 当3根及以上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金属管、 塑料管时,其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 内截面积的40%。 穿金属管的交流线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 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中性线)穿在同一根管内 。 塑料管布线一般适用于室内和有酸碱腐蚀性 介质的场所,但在宜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宜明 敷。 建筑物顶棚内,可采用难燃性硬质塑料管布 线。塑料管暗敷或埋地敷设时,引出地(楼)面 不低于0.50m的一段管路,应采取防止机械损 伤的措施。线槽布线应注意:金属线槽布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 场所明敷,但对金属线槽有严重腐蚀的场 所不应采用。具有槽盖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可在建筑顶棚内敷设。塑料线槽布线一 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在高温和易 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宜且采用。同一路径无防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 于同一线槽内。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 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积 的20%,载流导线不宜超过30根。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中 性线),应敷设在同一金属线槽内。金属线槽布线,不得在穿过楼板或墙壁等处进 行连接。金属线槽垂直敷设或倾斜敷设时,应 采取措施防止电线或电缆在槽内移动。在地面 内暗装金属线槽布线时,强、弱电线路应分槽 敷设,两种线路交叉处应设置有屏蔽分线板的分 线盒。 强、弱电线路不应敷设在同一塑料线槽内。塑 料线槽内不得有接头,分支接头应在接线盒内 进行。四、熔断器的选择 熔断器是一种保护电器,它主要由熔体和安 装熔体用的熔管组成。 它在低压电网中主要用做短路保护,有时也 用于过载保护。 熔断器的保护作用是靠熔体来完成的,一定 截面的熔体只能承受一定值的电流,当通过 的电流超过规定值时,熔体将熔断,从而起到 保护作用。 “R”为熔断器的型号编码,RC为插入式熔断器 ,RH为汇流排式,RL为螺旋式,RM为封闭管 式,RS为快速式,RT为填料管式,RX为限流 式熔断器。 选择低压熔断器时,应首先选定适当的形式, 再根据计算电流和回路的尖峰电流选择熔断器 及熔体的额定电流。由于照明和动力负荷的特 点不同,所以选择熔断器的计算方法也有所区 别。1.照明负荷 当照明负荷采用熔断器保护时,一般取熔体 的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负荷回路的计算电 流,即Ier Ijs 当用高压汞灯或高压钠灯照明时,应考虑起 动的影响,因此取Ier (1.1-1.7)Ijs 式中:Ier -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一)、熔体额定电流的选择2.电热负荷 对于大容量的电热负荷需要单独装设短路 保护,其熔体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回 路的计算电流即Ier Ijs;3.电动机类用电负荷 对于容量较大的电动机类用电负荷,需要单独 装设保护装置时,可选用熔断器或自动开关进 行保护。若采用熔断器进行保护时,由于电动 机的起动电流比它的额定电流大若干倍(鼠笼式 异步电动机可取57倍,线绕式异步电动机可 取22.5倍),所以按计算电流选择,电动机在 起动时,起动电流可能使熔体熔断。若按起动 电流选择熔断器,则熔体电流过大,不能有效地 起到保护作用。其熔体的电流应按下述两种情 况确定: 单台电动机线路:Ier Iqd / (3-2) 多台电动机线路:Ier Ijf / (3-3) 式中: Ier -单台电动机的启动电流; 取决于起动状况和熔断器特性的系 数,其值见表。熔断器型号熔体材 料熔体电流(A )值电动机轻载 起动电动机重载起 动 RTO铜50 60-200 2002.5 3.5 42 3 3RM10锌60 80-200 2003 3.52 2.5 3RM1锌3502.52RL1铜、银60 80-1002.5 32 2.5RC1A铅、铜10-20032.5系数值(二)、熔管额定电流及额定电 压的选择 熔管额定电流一般应大于或等于熔体额定 电流; 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线路的额定电压。(三)、前后两级熔断器 动作选择性配合 要求前一级的熔体电流应比下一级熔体电 流达23级。 因为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在干线、支线等 多处安装熔断器,进行多级保护。当发生 故障时,应使最靠近短路点的熔断器动作 ,把故障范围限制在最小范围。(四)、熔体电流与 被保护导线截面的配合 熔体额定电流不大于导线允许载流量的2.5 倍,对明敷绝缘导线应不大于1.5倍。 原因是当发生过负荷和短路时,不会引起 绝缘导线或电缆过热受损,而熔断器不动 作的事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