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莎士比亚作品简介威廉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自画像国籍:英国出生日期:1564年4月23日逝世日期:1616年4月23日职业:剧作家,诗人,演员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 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儒 略历1616年4月23日(公历1616年5月3日)病逝,出生日期与逝 世日期恰好相同。莎士比亚被人们尊称为“莎翁”。据统计,莎士比亚用词高达两万个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 (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 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 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 。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 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 的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 的感情和思想。 代表作品代表作品: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终成眷属皆大欢喜错中错爱的徒劳 一报还一报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驯悍记暴风雨第十二夜维洛那二绅士两位贵族亲戚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冬天的故事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科里奥兰纳斯 雅典的泰门朱利叶斯凯撒罗密欧与朱丽叶 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奥赛罗辛白林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约翰王第一时期15901600年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 剧。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 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 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 理想。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 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 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 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十二夜 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凯普莱特和蒙太古家族罗密欧与朱丽叶 神父劳伦斯家族的仇恨爱情的力量奔放的青春和充溢的情怀,是莎士比亚早期创 作的喜剧所惯常表现的。纯洁而又期盼的爱情, 是与传统社会观念相对立的。男女主人公运用死 亡这一极端,才实现了尘世所不容的恋情,并且 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仇恨。他们的死,显示了爱情 的巨大力量、对现实世界投射出无限光芒。从这 个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最后结局仍 然是一个大团圆。所以,这部戏剧确实更接近于 莎士比亚创作于同一时期的喜剧。 或许正是因此,罗密欧与朱丽叶才未被 列入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与梁祝孔雀东南飞的相似性仲夏夜之梦仲夏夜之梦是威廉莎士比亚青 春时代最后一部也是最为成熟的喜剧 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 名的喜剧之一。整部戏剧情调轻松,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乱点鸳鸯谱”的 故事。剧中有穿插了小闹剧当作笑料 ,即众工匠为婚礼所排的“风马牛不 相及”的喜剧以及排戏经过。这部戏 剧没有什么深远的社会意义与内涵。 它所包含的,只是纯净的快乐,仿佛 是一部戏剧的狂欢,中间也掠过一丝 爱情所固有的烦恼,但亦是加以欢乐 化、喜剧化的。幸福的斗争是如此艰难,天命弄人, 可是这种斗争的过程并非一种痛苦, 一种悲剧,而是一种有着快乐意味的 戏剧性的东西。 拉山德(Lysander)狄米特律斯(Demetrius)赫米娅(Hermia)海伦娜(Helena) 仙王 仙后 小精灵迫克(Puck) 魔汁威尼斯商人夏洛克鲍西亚安东尼奥葛莱西安诺巴萨尼奥公爵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 洛克借债。由于安东尼奥贷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 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 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 ,贷款无力偿还。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 。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 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 ,更不准流血。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威尼斯商人第四幕“法庭”一场是全剧的高潮。这场 戏围绕着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展开戏剧冲突。夏洛克 不听劝说,坚决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残忍和固执是他惟 利是图本质的一种表现。对夏洛克的描写,揭露出资产者 性格的最重要的特征。鲍西娅、安东尼奥一组人物是作者 极力歌颂的人物。他们情深意厚,纯洁无私,为朋友勇于 自我牺牲。特别是鲍西娅,才智非凡,见义勇为,在一群 贵族男子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略施小计,便巧妙地击败了 夏洛克。这一组人物,与夏洛克形成对照,寄托了莎士比 亚人文主义的理想,鞭挞了资产阶级拜金狂的残暴和贪婪 ,这正是作品的中心所在。 但是,作品中对商业资产家 安东尼奥的美化,正反映出莎士比亚资产阶级立场和人文 主义的阶级实质。“法庭”一场戏,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点的集中体现。 透过这段精彩的描写,我们可以窥视莎士比亚戏剧艺术世 界无比壮观的动人景象。 皆大欢喜已故的罗兰爵士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阿立夫没有按 照父亲的遗嘱好好的照顾小儿子欧兰得,于是欧兰得准 备拿着属于自己的遗产离开哥哥,阿立夫为了不让欧兰 得得到遗产,安排他和大公爵的武士卡而斯比武。大公 爵被自己的弟弟取代了爵位,他的女儿罗斯兰却因为和 新公爵弗得利克的女儿西利亚要好而留了下来。罗斯兰 和西利亚去观看了比武,胜利的欧兰得爱上了罗斯兰, 罗斯兰也对他抱有好感。弗得利克放逐了罗斯兰,西利 亚决定和她一起走,她们带着小丑试金石去亚敦森林投 奔被放逐的大公爵。在森林里,罗斯兰和欧兰得相遇并且相爱了。阿立 夫被弗得利克拿去了所有的田产,也来到了森林,大公 爵收留了他,他和自己的弟弟冰释前嫌并且和西利亚相 爱。最后阿立夫拿回了自己的田产,欧兰得继承了大公 爵的爵位和财产,故事有了皆大欢喜的结局。第十二夜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的终 结。这部作品以抒情的笔调,浪漫喜剧的形 式,再次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 好理想,表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兄长西巴斯辛妹妹薇奥拉奥西诺公爵伯爵小姐奥丽维娅叔父托比大管家马伏里奥海盗船长安东尼奥第二时期16011607 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 ”或“问题剧”。四大悲剧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 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 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 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 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 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 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 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 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 。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 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 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 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 括意义。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 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 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 暗的喜剧”。 哈姆雷特全名: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简称:Hamlet 又名:王子复仇记哈姆莱特 这部作品取材于一个王子阿姆莱斯(Prince Amleth)的故事 主要人物主要人物哈姆雷特(又作哈姆莱特)Prince Hamlet 克劳迪斯Claudius 丹麦现任国王。鬼魂King Hamlet (Ghost) 哈姆雷特的父亲死后化成的鬼魂乔特鲁德Gertrude- 丹麦王后,王子的亲生母亲。波洛涅斯Polonius 克劳迪斯的御前大臣。雷欧提斯Laertes 波洛涅斯的儿子。奥菲莉娅(欧菲莉亚)Ophelia 波洛涅斯的女儿。霍拉旭Horatio 哈姆雷特大学里的密友。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Rosencrantz 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 The heart-ache and thousand natural shocks The flesh is heir to, tis a consummation Devoutly to be wishd. To die, to sleep; 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ay, theres the rub; For in that sleep of death what dreams may come When we have shuffled off this mortal coil, Must guve pause: theres the respect 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 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 The oppressors wrong, the proud mans delay, 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 That patient merit of the unworthy takes, 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With a bare bodkin?Who would fardels bear To grunt and sweat under weary life, But that the dread of something after death, The undiscoverd country from whose bourn No traveller returns, puzzles the will And makes us rather bear those ills we have Than fly to others that we know not of? Thus conscience does make cowards of us all; And thus the native hue of resolution Is sicklied oer with the pale cast of thought, And enterprises of great pith and moment With this regard their currents turn awry, And lose the name of action.-Soft you now! The fair Ophelia!Nymph, in thy orisons Be all my sins remembe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