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师考点之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女性从新生儿到老年,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按年龄划分为几个时期:一、新生儿期出生后 4 周内称新生儿期。二、幼年期从出生 4 周到 12 岁称幼年期。在 10 岁以前,身体持续发育,但生殖器仍为幼稚型,约 10 岁起,卵巢中开始有少量卵泡发育,但仍不到成熟阶段,女性特征开始出现。三、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青春期。生理特点:身体及生殖器官发育迅速,第二性征形成,出现月经。1.全身发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成长迅速,逐步向成熟过渡。2.生殖器官的发育:下丘脑与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量的增加,使卵巢发育与性激素分泌增加,内、外生殖器有明显变化(第一性征) 。3.第二性征:音调变高;乳房丰满而隆起;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部的皮下脂肪增多,显现女性特有的体态。4.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卵巢功能不健全,故初潮后月经周期无一定规律,经逐步调整才能接近正常。四、性成熟期(生育期) 。卵巢功能成熟并有性激素分泌及周期性排卵的时期。一般自 18 岁左右开始逐渐成熟,持续约 30 年。在性成熟期,生殖器各部和乳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改变。五、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向衰退过渡的时期。突出的表现为经量减少,最后绝经。一般发生在 4552 岁。此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及排卵。六、老年期此期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老化。由于衰老,性激素减少,易致代谢紊乱。第二节月经一、月经生理(一)月经的定义: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二)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月经初潮年龄多在 1315 岁之间。(三)月经周期: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两次月经第 1 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 2830 日。提前或延后 5 日左右属正常范围。(四)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 27 日。月经血量多于 80ml 即为病理状态。(五)月经血的特征:呈暗红色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子宫内膜有大量的纤溶酶,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裂解为流动的降解产物。二、经期卫生避免性生活及游泳,保持局部卫生,注意劳逸结合。第三节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一、 卵巢生理功能排卵卵巢生殖功能分泌女性激素内分泌功能二、卵泡发育、黄体形成的周期改变(一)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未发育的卵泡称原始卵泡。每一原始卵泡中含有一个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围绕。1.新生儿卵巢内约有 10 万个以上的原始卵泡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2.在妇女一生中仅 400500 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卵泡自行退化(卵泡闭锁) 。成熟卵泡直径可达 1020mm。(二)排卵卵泡发育成熟,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表层细胞变薄,破裂,出现排卵。卵细胞的排出,不是驱逐过程,而是在大部分卵泡液流出之后,卵细胞才排出。排卵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 14 日左右。(三)黄体形成排卵后 78 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 22 日左右)黄体发育达最高峰,称成熟黄体,直径一般为 12cm。(四)黄体退化卵子未受精,在排卵 910 日黄体开始萎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一般黄体寿命为12 16 日,平均 14 日。三、卵巢的内分泌功能1.卵巢合成和分泌: (1 )雌激素(2 )孕激素(3 )少量雄激素2.肾上腺皮质:少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排卵前)排卵前卵泡内膜细胞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排卵后黄体细胞孕激素与雌激素。雌三醇是雌二醇和雌酮的降解产物。第四节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子宫内膜:(一)功能层:又分为海绵层与致密层。(二)基底层。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随卵巢呈周期性变化。1.在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上皮与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增生期。2.在黄体形成后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 分泌期。3.一个月经周期为 28 日,可分为 3 期。(1 )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 5-14 日,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在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修复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生改变。增生期又可分早、中、晚 3 期。增生期早期增生期中期增生期晚期(2 )分泌期占月经周期的后一半。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分泌雌激素与孕激素,能使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腺体增大。分泌期也分早、中、晚期 3 期。分泌期早期分泌期中期分泌期晚期(3 )月经期在月经周期的第 14 日。体内雌激素水平很低,无孕激素存在。第五节性周期的调控一、卵巢的发育、结构与功能卵巢具有排卵与产生激素两种功能。青春期垂体产生 FSH 的作用卵巢内每个月有原始卵泡逐渐发育。生育年龄妇女一般每个月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而排卵。卵巢周期性变化可分为卵泡成熟期、排卵期及黄体期。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发生周期性变化。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大量雌激素下丘脑分泌 FSH-RH(负反馈) ;同时雌激素下丘脑分泌 LH-RH(正反馈)。大量孕激素LH-RH 呈抑制作用(负反馈) 。下丘脑卵巢释放激素垂体的促性腺激素(GTH),黄体失去 GTH 的支持而萎缩,产生的两种卵巢激素 。内膜失去卵巢性激素的支持萎缩、坏死、出血、剥脱月经来潮。二、丘脑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下丘脑:分泌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与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 ,通过下丘脑与脑垂体之间的门静脉系统进入脑垂体前叶,脑垂体在其作用下,释放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激素( LH) 。三、垂体前叶对卵巢功能的调节1.垂体分泌 FSH 与 LH。FSH 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有产生。排卵前 12 日水平最高,形成高峰,刺激卵泡排卵,促使排卵后的卵泡变成黄体,并产生孕激素与雌激素。2.腺垂体分泌催乳激素(PRL) ,与刺激泌乳有关激素。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孕激素子宫肌子宫收缩力增强松弛催产素敏感增高 降低 子宫内膜增生 转化分泌期宫颈口松弛闭合粘液分泌增加减少质稀薄变稠易拉丝拉丝减少输卵管加强输卵管收缩抑制输卵管收缩振幅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细胞脱落加快乳腺管增生乳腺腺泡发育乳头、乳晕着色卵泡发育必需 卵巢积储胆固醇下丘脑正负反馈调节负反馈钠、水潴留 排泄钙促骨钙沉积体温排卵后升高 0.30.5 ,(1)雌激素:两个高峰A.排卵前 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减少。B.在排卵后 78 日黄体成熟时,形成第二高峰。峰值低于第一高峰,较平坦。(2)孕激素:排卵后 78 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恢复排卵前水平。(3)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雌激素促使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而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它们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拮抗作用:在子宫的收缩、输卵管的蠕动、宫颈粘液的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以及钠水潴留与排泄等。(4)雄激素卵巢分泌少量睾酮,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能促进阴毛和腋毛的生长。少女在青春期生长迅速,也有雄激素的影响。练习题:1.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下列何项因素(A)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A.增生期的长短B.分泌期的长短C. 经期的长短D.黄体的寿命 E.黄体退化成白体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下述何项是正确的(D)A.使子宫肌肉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强B.使阴道上皮角化,糖原增加C.单独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D. 使宫颈口闭和,黏液减少变稠,拉丝度减少E.促进骨钙的沉积3.正确月经来潮是由于(A)A.体内雌孕激素撤退性出血B.体内雌激素撤退性出血C.体内孕激素突破性出血D.体内雌孕激素突破性出血E. 体内孕激素撤退性出血4.女,26 岁。结婚 3 年未孕,月经周期规则正常,作宫颈黏液涂片检查,见大量椭圆体结晶呈高度影响,此时下列何项为相应的子宫内膜表现(B)A.增生期图象B.分泌期图象C. 萎缩图象D.分泌早期图象E.增生过长图象5.女,50 岁。月经周期紊乱两年,现停经 40 天,基础体温单项,宫颈黏液羊齿状结晶呈高度影响,此时下列何项为相应的子宫内膜表现(E)A.增生期图象B.分泌期图象C. 萎缩图象D.分泌早期图象E.增生过长图象6.卵泡刺激素(FSH)来源于(D)A.卵巢 B.子宫C. 丘脑下部 D.垂体E.肾上腺素7.下列各项表述,哪些是错误的(B)A.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体内无雌激素B.孕激素是雄激素的前身物质C.卵巢只分泌雌、孕激素D. 甾体激素不称为类固醇E.女性有月经来潮即说明有排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