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5页 / 共72页
第6页 / 共72页
第7页 / 共72页
第8页 / 共72页
第9页 / 共72页
第1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 2012年工作总结岗位:北方区栽培张 立 明北方区栽培岗位汇报提纲研究进展2阶段性成果3岗位任务和试验安排1存在问题42013年工作计划5一、岗位任务和试验安排1承担体系重点任务试验安排 1.甘薯生长发育动态与源库关系试验 2.化控对甘薯膨大期同化物分配的试验 3.北方薯区联合鉴定烯效唑试验 4.甘薯生长发育与干物质积累关系试验 5.化控对甘薯膨大期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6.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旱薄地高肥力一、岗位任务和试验安排承担研究室重点任务试验安排2 7.收获机具筛选试验 8.高肥水下N肥影响甘薯产量的试验 9.低肥水下N肥影响甘薯产量的试验承担本岗位重点任务试验安排3 10.盐碱地甘薯栽培技术试验 11.高剪苗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围绕体系、研究室、岗位任务共安排11项试验二、主要研究进展进展1 高肥水条件下甘薯生长发育动态 试验品种:徐薯18(CK)、济薯21、济徐23 试验地点:济南长清区张夏镇(碱解氮60.6mg/kg,速效磷32.7,速效钾120.4,有机质1.55%) 试验结果:济徐23生育中后期T/R值最低,产量达2161.2kg, 比对照增产13.7%。结 论:济徐23耐高肥水能力强进展2 高肥水下调节剂对膨大期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试验品种:济薯21、济徐23 化控处理:清水对照、烯效唑1g/亩、烯效唑DA-6合剂0.4g/亩 试验地点:济南长清区张夏镇 试验结果:烯效唑显著提高了济薯21的鲜薯产量,比对照增产23.9%;烯效唑DA-6合剂显著提高济徐23的产量,比对照增产29.7%。结论: 高肥水下不同调节剂调控作用品种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可选用不同调节剂以保证高产定向调控进展3 北方薯区联合鉴定烯效唑试验 试验品种:各地主栽品种 试验地点:北方薯区10个试验站 化控处理:1g/亩烯效唑栽后第45d、 60d、 80d喷施1次。T1:栽后45d喷喷施 T2:栽后60d喷喷施 T3:栽后80d喷喷施试验结果:对生长势强的品种如徐薯22和烟薯25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对地上部生长不旺盛的品种如商薯19增产效果不显著;最佳施药时期移栽后40-60天。结 论:高肥水下,1g/亩的烯效唑对生长势强的品种增产效果显著抑制地上部徒长、协调T/R值进展4 旱薄地甘薯生长发育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试验品种:徐薯18(CK)、济薯21、济徐23 试验地点:济南长清区张夏镇(碱解氮25.6mg/kg,速效磷24.1,速效钾81.1,有机质1.51%) 试验结果:济薯21地上部生物量最大,地下部干鲜重最高,产量达2029.7kg,比对照增产2.4%。济徐23比比对照减产10%。结 论:济薯21和徐薯18耐瘠薄的能力强进展5 旱薄地调节剂对甘薯膨大期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试验品种:济薯21、济徐23 化控处理:清水对照、烯效唑1g/亩、烯效唑DA-6合剂0.4g/亩 试验地点:济南长清区张夏镇 试验结果: DA-6处理显著增加了耐瘠薄甘薯品种济薯21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8.7%;烯效唑处理显著增加了济徐23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21%;对济薯21影响不明显。结 论:旱薄地上,不同调节剂可提高不同品种甘薯产量根据品种类型选用不同调节剂(济济紫1号,高肥力)(徐薯22、济济薯21,旱薄地)(徐薯22、济济紫1号,高肥力 )(徐薯22、济济06210,高肥力)进展6 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每品种均四个处处理1.栽前白膜2.栽后白膜3.栽前黑膜4.露地栽插甘薯产产量(KG/666.7m2)试验结果:高肥力条件下,栽前覆黑膜显著提高甘薯产量;在旱薄地,栽后覆白膜显著提高甘薯产量。总结提出了地膜覆盖增产的技术要点覆膜 栽插 测地温 收获进展7 4U-1A型甘薯收获机筛选收获淀粉型甘薯收获鲜食型甘薯收获色素型甘薯试验结果:机具对淀粉型甘薯皮破损率达80%以上;对色素型甘薯皮破损率达30%以上;对鲜食型甘薯品种几乎没有薯皮破损现象。适宜北方区的农机农艺配套栽培技术品种选择:选用结薯位浅、集中、薯块大小和重量均匀、薯皮不易破损、藤蔓较短的品种结薯集中。机具选择:以小型机械为主,牵引机具要求轮距可调、动力大且通用性强、转弯半径小动力较小起垄标准:半圆垄形,垄距75-85cm,垄高25-30cm。集中施肥: 起垄过程中,肥料直接施于垄内,一次施肥,直接封闭。统一收获:收获机具应尽量降低薯皮和薯块的破损率,保证商品性。根据北方薯区甘薯栽培特点,农机农艺配套要点: 进展8 高肥力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试验品种:济薯25、济徐23 土壤类型:褐土、棕壤 氮肥处理:0、2.5、5、7.5、10 kg/亩 试验地点:济南长清区张夏镇 试验结果:高肥力褐土中,济薯25和济徐23分别在施N量为8.0kg/亩 和2.4kg/亩时,产量最高;高肥力棕壤中,济薯25可不施N肥。结 论:褐土中,济薯25比济徐23耐氮肥能力更强-高肥力褐土中, 济薯25产量随施氮量的变化经曲线拟合发现,当施N量为8.0kg/亩时,产量达到最高为36.2t/hm2(决定系数R2=0.9994)(1)不同氮肥用量对济对济 薯25产产量的影响褐土处处理鲜鲜薯产产量(t/hm2)干 率(%)薯干产产量(t/hm2)N023.438.38.96N0PK27.139.310.7N2.5PK28.436.710.4N5PK32.636.211.8N7.5PK36.138.113.7N10PK33.836.912.5碱解氮30.7mg/kg、速效磷12.6mg/kg、速效钾钾92.7mg/kg、有机质质15g/kg -高肥力褐土中,济徐23产量随用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方程拟合表明,施肥量为2.4 kg/亩时,产量达到最高为33.6t/hm2(决定系数R2=0.9999(2)不同氮肥用量对济对济 徐23产产量的影响褐土碱解氮50.6mg/kg,速效磷31.2 mg/kg,速效钾钾214.0 mg/kg,有机质质含量13 g/kg处处理鲜鲜薯产产 量( t/hm2)干 率(% )薯干产产量(t/hm2)N028.935.110.1 N0PK31.131.79.86 N2.5PK33.533.211.1 N5PK30.933.310.3 N7.5PK23.533.47.85 N10PK12.933.04.25处处理鲜鲜薯产产量(t/hm2)干 率(%)薯干产产量(t/hm2)N027.432.08.8N0PK18.931.25.9N2.5PK16.532.75.4N5PK21.332.46.9N7.5PK15.431.74.9N10PK14.732.54.8碱解氮49.3mg/kg、速效磷30.8mg/kg、速效钾钾121.0mg/kg、有机质质12g/kg(3)不同氮肥用量对济对济 薯25产产量的影响棕壤-高肥力棕壤中, 济薯25鲜产和干重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可不施氮肥进展9 低肥力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试验品种:济薯25、济徐23、徐薯22 土壤类型:褐土、棕壤 氮肥处理:0、2.5、5、7.5、10 kg/亩 试验地点:济南长清区张夏镇 试验结果:低肥力褐土中,徐薯22和济徐23分别在施N量为8.7kg/亩 和6.9kg/亩时,产量最高;济薯25最佳施肥量为10kg/亩。低肥力棕壤中,济薯25最佳施肥量为1.5kg/亩 -低肥力褐土中,济薯25比济徐23和徐薯22耐氮肥能力更强。-低肥力褐土中,当施氮量在10 kg/亩以内,产量随施氮量的变化可以用线性方程拟合,说明在此土壤养分条件下,施氮10 kg/亩并未达到最高 产量(1)不同氮肥用量对对 济济薯25 产产量的影响褐土处处理鲜鲜薯产产量 (t/hm2)干 率 (%)薯干产产量(t/hm2)N016.940.96.91 N0PK20.839.98.30N2.5PK20.841.18.55N5PK22.240.08.88N7.5PK22.738.58.74N10PK23.238.68.96碱解氮24.4mg/kg、速效磷7.9mg/kg、速效钾钾81.5mg/kg、有机质质13g/kg -低肥力褐土中,施氮量为5 kg/亩时,济徐23薯块鲜产和干产达到最大,之后产量逐渐降低。经方程拟合,当施肥量为6.9 kg/亩时,产量达到最高为32.8t/hm2(2)不同氮肥用量对对济济徐23产产量的影响褐土碱解氮31.2mg/kg,速效磷13.6 mg/kg,速效钾钾101.6mg/kg,有机质质含量12g/kg处处理鲜鲜薯产产量(t/hm2)干 率(%)薯干产产量(t/hm2)N019.434.36.6N0PK20.632.46.7N2.5PK23.132.27.4N5PK33.033.811.1N7.5PK31.230.49.5N10PK30.930.79.5-低肥力褐土中,随施氮量的增加,徐薯22鲜产和干产都呈增加趋势, 当氮施用量为7.5 kg/亩时,鲜产达到30.03t/hm2。 经方程拟合,施肥量 为8.7 kg/亩时,产量达到最高为30.03t/hm2(决定系数R2=0.9603)。 (3)不同氮肥用量对对 徐薯22 产产量的影响褐土处处理鲜鲜薯产产量( t/hm2)干 率(% )薯干产产量( t/hm2)N017.935.16.3 N0PK14.629.14.3 N2.5PK18.827.65.2 N5PK22.032.37.1 N7.5PK30.530.49.3 N10PK28.530.18.6碱解氮31.2mg/kg,速效磷13.6 mg/kg,速效钾钾101.6mg/kg,有机质质含量12g/kg-低肥力棕壤中,施氮量为2.5 kg/亩 ,济薯25鲜产和干产均达最大 ,经方程拟合,当施肥量为1.5 kg/亩时,产量达到最高为27.5t/hm2( 决定系数R2=1.0000)。 (4)不同氮肥用量对济薯25产量的影响棕壤碱解氮23.3mg/kg、速效磷43.7mg/kg、速效钾钾134.0mg/kg、有机质质10g/kg处处理鲜鲜薯产产量 (t/hm2 )干 率 (%)薯干产产量( t/hm2)N019.236.67.0N0PK22.436.28.1N2.5PK26.233.68.8N5PK21.232.06.8N7.5PK24.132.17.7N10PK25.932.88.52012年分别在东营市垦利县青坨农场和利津县汀罗镇盐碱地进行了耐盐栽培试验,包括地膜覆盖、调节剂处理、增施有机肥等。进展10 甘薯耐盐栽培试验 ABT生根粉浸根可显著提高甘薯移栽成活率; 保水剂浸根处理降低甘薯移栽成活率,保水剂在保水同时也保盐甘薯耐盐性栽培技术研究-调节剂处理薯苗成活率(%)(CK:对照;D:穴施腐植酸钾15kg/666.7m2;E:穴施腐植酸钾30kg/666.7m2)-穴施腐植酸钾15kg/亩可显著提高甘薯的耐盐性,增加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甘薯耐盐性栽培技术研究-增施有机肥薯干亩产 量(kg/666.7m2)鲜薯亩产 量(kg/666.7m2)浇足窝水、栽后覆膜-能降低土壤盐分相对含量,提高栽插成活率甘薯耐盐性栽培技术研究-地膜覆盖覆膜露地甘薯盐碱地栽培技术研究-核心技术高垄深栽浇足水调节剂浸苗早发根栽后覆膜保全苗增施有机肥创高产甘薯盐碱地栽培技术研究-测产验收 通过过采用综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术,在青坨农场农场 中等程度盐盐碱地(0.3%- 0.5%)栽培甘薯获获得成功,济济徐23鲜鲜薯亩产亩产 达到2656.56 Kg;薯块块干物 率29.25%,折合薯干亩产亩产 777.04 Kg。 假植苗和第一段苗生长势明显优于拔苗和第二段苗,有效控制黑斑病的发生,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