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8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文石榴石榴一课有感一课有感有幸每年的阳春三月,都能于东南大学内相约“现代与经典” ,虽说只有半天的时间,但每每都能“满载而归” 。今次观摩了三节课,分别来自于王振会老师的称赞 ,倪鸣老师的石榴 ,岳乃红老师的图画书铁丝网上的小花 ,可以说,轮到这半天来听课是幸运的,不同的年段高、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课内课外,在这三节课中,都有不同的体现。对倪鸣老师执教的石榴一课早有耳闻,这次有幸观摩,感受颇多。倪老师清新自然的教态、亲切凝练的语言、扎实精妙的设计,无不让我感受到语文课堂中应该有、必须有,却又在不经意间会流失的“真善美” 。“真”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真”的?首当要做到的应该是有效,而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标准便是学生在这节课中有否得到发展?1、多音字的指导据意择音。【师:这位同学读得可太好了。在这段话中啊,有一个多音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真准,这个字呀,表示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时候,它就读作本文的读音bao,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个词“剥开”生齐读师:其实,很多的多音字在查字典的时候都可以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它的读音,现在谁敢来挑战这一段话?】教师通过对“剥”字读音的指导,总结出可以根据意思来确定读音方法,在这样的指导下,型心学生以后不但不会读错这个字,并且学会了如何确定多音字读音的方法,正很好地印证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里提出小小的疑惑,既然教会了这样的方法,是否可以立即进行一些相应的拓展,给学生一个体验和巩固的机会呢?2、概括方法的指导举一反三【师: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吗?读读课文的 2、3 小节,想想石榴在什么季节是怎么样的?指名学生上台概括。师:请你上来好吗?你一边说呀,倪老师一边配合你,把它写在黑板上好吗?生:先是春天,石榴抽出了新的枝条。师:她刚刚说抽出了新的枝条,倪老师可以更简洁地说,那就是抽枝(板书,同时指导“抽”字的写法,学生书空) 。春天,仅仅是抽枝吗?有补充吗?生:还长出了新的嫩绿的叶子。师:看看老师黑板上这样的规律,能说得更简洁些?生:长叶。师:多好呀,看,他就发现了这样的规律。 (师板书:长叶)生:到了夏天,开花。师:多好呀!最后一个季节呢?生:最后一个季节是秋天,然后就是成熟了。师:到了秋天,果实成熟了。你瞧,他也越说越简洁了。师:现在,你能连起来说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吗?生:石榴在春天抽枝、长叶,石榴在夏天开花,石榴在秋天的时候果实成熟。师:你能说得更简洁一些,就是只说一个石榴,你能再说一次吗?】课标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学段目标。而如今的学生在概括课文内容的时候大多存在的问题不是过于具体,啰啰嗦嗦,等同于课文复述,就是过于简单,概括的内容不够全面,而倪鸣老师在教学中为孩子铺好了“踏脚石” ,在学生说出“春天的时候,石榴抽出了新的枝条”之时,借此总结为“抽技”二字,为后面学生的自我概括做了很好的示范,接着引导孩子模仿,在学生说出“还长出了新的嫩绿的叶子”之后,立刻提醒孩子按规律来说,经过这样的提炼也就很顺利地用“开花” 、 “成熟”来概括石榴夏、秋两个季节的生长情况。最后能够完整、准确地连词概括,说出石榴的生长过程。如此下来,学生并不是单纯地完成了这一环节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从中习得了获取信息、概括总结的阅读能力。“善”倪鸣老师的课中没有任何花哨的环节,却让人感觉教学设计设计非常巧妙,环环相扣。课前通过三次猜水果的游戏,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将“石榴”巧妙地融入其中,这样的课前交流清新自然,也不显得突然。在检查预习的环节中,将生字所在的句子藏在挂满枝头又大大小小的石榴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挑战,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设计不累赘也不多余。在教学石榴一文之时,我们面对的是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可见,教者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关注文本,更关注了孩子。这也是每位语文老师应该做到的。“美”倪老师说话时的亲切语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语气亲切,说话更是娓娓道来,让人一听就挺舒服,很想接着往下听,不能否认,有时声音的音色、音调、音高就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前提。不仅如此,倪明老师对学生的点评十分到位,并时刻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我始终不能忘怀的是这样一个画面一位孩子被点起来读书,一开口,我们便能听出来,这孩子的嗓子一定是生病了,声音沙哑到听着揪心,可是倪明老师耐心地听他读完后,给予了肯定,并表示了愧疚。这孩子是自己举起手来要求读书的呀,我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当时读书的辛苦,可他依然要读、愿意读、读得很棒,这难道不是被正在讲课的老师的魅力所征服的吗?正因如此,孩子们才学习得如此热情。扎扎实实的课堂才是我们应该追求并不断追求的课堂。聆听、学习、思考、实践、反思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