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说孙永刚我在语文课上总是鼓励学生放胆地“说” , “说”虽然在本质上与“讨论、交流、提问、发言”没有多大区别,但我认为, “说”更自由,更宽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语文课上如何让学生说呢?首先,要设计便于学生说的问题。大家都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设计,因为“问题”是师生之间教与学思考行为的纽带;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就意味着有自己的思维,有思维就要探究,就有要说的愿望,就有话可说,因此, “问题”与“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是不是设计了问题,学生就一定会思维,就一定会去探索,就一定有话可说呢?课堂教学的许多实事告诉我们,并非如此。许多时候,学生面对我们的问题一片茫然,不知怎么说;也有许多时候,学生面对问题就像面对一杯白开水,索然寡味,没有说话的愿望;还有许多时候,学生面对问题无论怎么说,也说不深刻,说不出味道。关键在于我们要能够设计出便于学生说的问题,问题要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思维的深刻性。比方学习欧也妮葛朗台一文,如果按照谈人物、事件和主题这一传统学习要求来问题设计问题,那么,不外乎讨论“抢夺梳妆匣” “诱骗继承权” “看守密室”等问题,得出结论是“老葛朗台”吝啬贪婪;如果我们从讨论巴尔扎克的“开列恶癖的清单”(人间喜剧导言 )这一点上进行新的教学问题设计,我们就不难发现传统问题设计的简单和疏漏,学生回答问题的容易和肤浅。因为传统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老葛朗台的吝啬贪婪。而这一结论是可以从本文任何一个情节中看出的,但“恶癖”又岂止贪婪呢?同学们面对这样的问题,势必要问:“为什么不像抢梳妆匣一样用暴力抢夺继承权?为什么要诱骗呢?为什么要请公证人克罗旭?作者是怎样详细描写欧也妮和葛朗台的?这些详细描写表现了怎样的罪恶(恶癖)?”同学们经过这一系列的诘问必然要说:这样的“恶癖”除了贪婪以外,还有就是对弱小的欺压,对纯洁的玷污,对亲情的欺骗,更重要的是,后来欧也妮被父亲训练“纯熟” ,则是对纯洁的污染,纯洁被污染,纯洁也会变质,罪恶更大;还有就是公正的无力和虚伪,以致公正成了贪婪、暴力的帮凶;革命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不合理分配的血腥现象;作品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对“那个阶级的同情”。其次,要善于捕捉学生“说”的智慧。学生说的智慧教师是无法预先设定的,课文中的一句话,教师激情澎湃的感染,同学之间的启发,都可能随时点燃同学们思维的火花,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要善于自我调节并迅速而敏锐地捕捉住学生们说的“智慧” ,要捕捉学生 “说” 的智慧,就要特别善于抓住学生说话中精彩的、闪光的、创造的、智慧的话,调动同学们思考,引导同学们去说。比方我和学生讨论“思考”这一话题作文,学生苦于思路阻塞,难以解释“思考”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时候,有学生说“思考”有对象的区别、层次的高低之分的,我抓住这一闪光点,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学生们的思想闸门一下打开了,思路如潮水般涌现。 “思考”人生: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向哪儿去?我怎样看待人生?为名?为利?活着为什么?我的学习动力是什么?我将怎么样?;“思考”社会:我们的社会进步在哪儿?落后在哪儿?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法制?社会公德在哪儿?社会良知是什么?对社会热点的看法,对社会关注的态度,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对新思想新风尚的赞颂,对旧观念旧传统的鞭挞,对伪道学的批判,对假权威的揭露;“思考”自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自然给人的恩惠,自然对人的惩罚;“思考”作品:音乐的,美术的,文学的;作品给我的美享受和熏陶,作品给我的智启蒙和启迪;作家作品的经历和磨难对我的教育,作家作品的流派引起我的思考;对作家作品的社会地位的思考以及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及意义阐释,对作家人格的评价;“思考”的结果:从课本、社会、个人角度列举深浅“思考”的事例,分析深刻认识的作用与意义,肤浅认识的危害与原因;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思考”的程度:能看出人的水平高低;水平的高低是由知识、能力、信息等综合因素决定的,高水平思考需要综合素质;“思考”的过程:是成长、成熟的过程,思考不怕失败,因为总结是思考,会总结就一定能成长和成熟。学生说的智慧有时就是那么一闪,这“一闪”有时就在不经意的一句俏皮话中,有时就在插科打诨、取消哄闹中,有时甚至就在所谓的“恶作剧”中,这里往往迸发着智慧的火花。比如我在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设计了“文章详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有一位学生悄悄说“钱的来路不干净呗” ,全班哄堂大笑。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教师反感的不“正经”发言,教师很可能会因此而轻易放过,但这恰恰是一个绝妙的灵感闪烁,正是这一悄悄的不“正经”的发言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不干净”是谁的判断标准?是李甲之流“发乎情,止乎礼”的伪道学标准,杜十娘“百宝箱”里“不干净”的“百宝”是绝色绝艺的根据,表现了“风尘数年,私有所积”传统价值,使人物有了艺术的生命力;杜十娘“百宝箱”里“不干净”的“百宝”还表现了杜十娘柔情似水刚烈如火的人格追求。杜十娘的悲剧不是错爱,不是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不是爱的选择,她不存在其他选择的可能,非死不可。 “钱的来路不干净”既表现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就是当今也有现实意义。抓住一个所谓的不“正经”的话,引出一场深刻的讨论,学生由哄堂大笑转而深入探讨继而深刻思考,收获可谓大矣。从这里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艺术不仅仅表现为创设宽容的环境,不仅仅表现为关键时刻的关键组织与调度,更在于如何发现学生的机智和智慧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被理解、被认识、被引导,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被接受、被理解、被深化。还要帮助学生说完整。这里所说的“要让学生说完整” ,首先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完整的思想。热闹的语文课上不乏背诵稿子的所谓演讲,不乏“是不是” “好不好”的提问,更不乏或肯定或否定的接嘴,这种鹦鹉学舌的接话,既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也不能锻炼学生的表达。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会使用完整的句子,越来越不会说话,越来越羞于说话。说完整的句子是一种能力。迅速形成思路,确立表达主旨,组织表达顺序,使用句式与方法,句子重音与停顿,肢体语言与表情等,都是说完整的要求,显然这一要求是很高的,人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在神经高度紧张情况下迅速表现出来的,容易紧张,话不成句,要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准确、清楚、很有层次地表现出来,需要反复长期的锻炼,因此,这方面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使用完整的句子要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为主,以说复句、对称句、排比句等句式训练为始,逐步做到深刻表达主旨,周到安排条理。课堂教学要建立使用完整句子的激励机制,直至使用完整句子成为每个学生的第二天性。要说就会有错,要鼓励学生不怕错,给学生信心;要及时交流讲评,鼓励重新表达;要特别关照平时不善说话的学生,给与机会,鼓励使用完整的句子;逐渐强调思的深度和周密性。要建立使用完整句子的评分制度。其次,要让学生周密思考。说的基础是思考,不善思者讷于言。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能说完整句子的学生,往往对课文思考不深刻,认识不准确。我在教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一文时,讲到人生“四种境界”时,要学生讲第 8 段的大意, “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觉解其中的原理。 ”学生找不准承载信息的词语,思考不深刻、不准确,就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意思。思考的目的是读懂文章,读懂文章,又在于说得准确深刻。还有,就是要让学生科学的说,辩证的说。我们要求学生能够或全面或侧重或概述或强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少说或不说过头话,少说或不说片面话,学会多角度说话,多层次说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