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 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课文22巍巍狼牙山,苍茫云海间。 棋盘陡峭险,奋勇杀敌先。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公 里,面积为平方公里。环山共 有五坨峰,主峰莲花瓣海拔 米,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 山势险峻。东、南两面稍缓,各有一 条羊肠小路通向主峰,“闫王鼻子”、“ 小鬼脸”等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狼牙山简介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 的扫荡。对根据地人民的屠杀非常凶残。例 如,1943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北县区进 行了三个月的“秋季大扫荡“,仅三个月的时 间,日军残杀我人民6674人,烧房54779间, 抢掠与焚毁粮食2934万斤,抢走耕畜19300余 头,毁农具172600余件,使北岳人民受到了 严重损失。历史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 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侵华 战争,他们在中国的土 地上杀光、烧光、抢光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然而,英勇 不屈的中华民族经历了8 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 侵略者赶出国土,取得 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期间,无数的中华 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捍 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 ,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 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 曲曲气壮山河的颂歌。 寇 葛吼 抡绷 尸斩 嗖 崎岖(hu)(ku) (日寇)(g) (姓葛)(大吼)(zhn)(bng)(绷带)(斩断)(q) (q)(su)(嗖嗖)(崎岖)(sh)(ln)(抡动)(尸体)任务 大吼 满腔怒火 全神贯注崎岖 横七竖八 尸体 斩钉截铁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雹子 仇恨 叽里呱啦昂首挺胸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大举进犯 纷纷滚落好词共享斩钉截铁: 悬崖绝壁: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例:董存瑞斩钉截铁地对指挥员说: “让我去炸掉那个碉堡!”形容高而陡峭不能攀缘的山崖。 例:即使悬崖绝壁也阻止不了特 种兵战士前进的脚步。近义词进犯侵犯沉着镇定坠落跌落反义词英勇懦弱崎岖平坦胜利失败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2.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 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五壮士诱敌上山, 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 英勇壮烈跳下悬崖。)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 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 小题目吗?接受任务( )( ) ( )跳下悬崖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痛击敌人为了拖住敌人,五位壮士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有 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山狼牙山。 班长马宝玉 副班长葛振林 战士宋学义 胡德林和胡福才 敌人 温馨感悟:这一个片段,抓住了人物的( )和( )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 ,甚至还用敌人来进行( ), 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的( )和( )。 自读感悟 合作交流找一找,划一划:细读39段,五位壮士的“壮烈”行为还具体表现在哪些片段中?想一想,说一说:透过这些片段,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引上绝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的主 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 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 后面。他们前面有两条路:一条通往( ),走这条路可以( ),意味着他们 可以( ),可是敌人尾随在身后, 容易( );另一条是通向( )。 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 ) 。走哪一条路呢?顶峰歼敌: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 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 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 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抢前一步,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 石头,大声喊到:“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 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 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 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思考:这两个片段,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塑造 人物形象呢?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 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 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想象:此时此刻,他 们也许在想英勇跳崖: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 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 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 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 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 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 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 动地,气壮山河!同一个任务,课文里为 什么说两次胜利完成?五位战士虽然安全了,但是连 队和群众的安全并没有得到完全 的保证。正是基于这一点,五位 战士才毅然地放弃了追赶大部队 的做法,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敌 人引上绝路。五位战士对路线的 重新选择,实际上是为群众和连 队选择了生;为自己选择了死。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呢”?“壮士”表示了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他 们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群 众和连队转移,英勇杀敌、敢于献身,所 以他们是豪杰,是壮士。有关故事的后续报道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之后。其中葛振 林和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其他3名战 士壮烈牺牲。5名战士与敌人激战一整天,打退敌人 十几次进攻,歼灭500多敌人。他们的壮举,表现了 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 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来自敌人的折服.五位壮士英勇跳崖之后,爬上崖头的日军,面对 五勇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整整齐齐地排成 几列,恭恭敬敬地三鞠躬。这群“皇军武士”,终于 发现和他们3000多人激战一天的八路军,仅仅只有 五人,他们震惊之余,完全被我中华勇士捐躯殉国 的牺牲精神折服了! 永远的缅怀 在五壮士曾经生活过的连队,至今保留着这 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 、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 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 。2005年,幸存下来的葛振林老人,因病去 世,当地群众纷纷送来花圈,含泪告别这位名 震中外的抗日英雄。中外无数的游人前往狼牙 山,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看,这狼牙山顶巨大的石块,是人民为了悼念在这 里跳崖的五位抗日英雄而建的纪念碑。碑上赫然写着“ 狼牙壮士”四个大字。请同学们想像一下,纪念碑上可 能会写着怎样的碑文呢?巍巍狼牙山,苍茫云海间。 青峰拔地起,只手欲擎天。九州烽烟起,日寇侵我边。 忽闻贼兵至,百姓将涂炭。八路五勇士,奋勇敢争先。 巧施太公计,引敌向绝颠。棋盘陡峭险,英勇杀敌前。 弹尽粮绝处,有石大若盘。敌寇蜂拥至,勇士谈笑间。 生前功既成,死亦重泰山。英雄跳崖下,敌寇亦震撼。 千秋五壮士,万载英名传! 狼牙壮士诵马宝玉(19201941年)蔚县下元 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 党。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 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 班4名战士(时任班长)奋勇杀敌,同 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 绝路,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 屈,毅然跳崖牺牲,年仅21岁。葛振林,1917年8月生于河北曲 阳,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 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 军战斗中,弹药耗尽后,宁死不当 俘虏,随班长马宝玉和其他三位战 友奋勇跳下悬崖,葛振林因挂在悬 崖树枝上而得以生还。狼牙山壮士宋学义,河南沁阳市 北孔村人。在狼牙山阻击战中,和另 外四名英勇的红军战士一起牵制了日 军主力,保证了大部队安全转移,是 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 和葛振林两位壮士因挂在悬崖树枝上 而得以生还。胡德林、胡福才,河北容县人, 他们是叔侄关系,胡德林是叔叔,胡 福才是侄子。八路军晋察冀军区 授予马宝玉、胡德林、 胡福才3烈士“模范荣誉 战士”称号,授予葛振 称、宋学义“勇敢顽强” 奖章。在五勇士坚守的棋盘坨主峰顶 建立了纪念塔,塔为五角形,共五 层,高十余米,塔真正面有聂荣臻 手书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 红色大字。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国人民为有这样的 英雄儿女而骄傲,巍巍狼 牙山,滔滔易水河,是中 华民族不可战胜的见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