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语学习的阶段性与外语 教学的有效性:体验与反 思 东北师范大学 张绍杰 l正式进入话题之前,我想提出一个问题: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 的,还是后天学得的?l这个问题似乎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乔姆斯基早就作出 了回答。根据乔姆斯基的假设,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不过 他所说的语言能力不是指人们实际说话的能力,而是指人类大 脑中存在的普遍语法 (UG),即语言习得机制(LAD)。这是人类 语言的生物基础。无论什么肤色,什么种族,只要一个儿童放 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他/她就会习得那种语言。这也从根本上解 释了人与动物的差别:人会说话,也能学得不同于自身种族的 语言。l但是,人类的语言不是基因的遗传,而是文化的传递,也就是 说,语言是后天学得的,尽管人类语言具有普遍的生物基础。l人类语言的文化传递性表明,语言习得具有时间性 ,外语学习更不例外。也就是说,掌握一门外语不 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要谈的主题就是外语学习 是一个过程,一个从无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 甚多,从知之甚多到知行统一的过程。l外语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从最初接触外语到 最终掌握这门语言,要经过三个阶段:语符认知阶 段、语义认知阶段、语用认知阶段。外语教学只有 适应于这三个阶段才能达到教学实践的有效性。1、语符认知阶段 l儿童发展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理论都告诉我们,母语习 得和外语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l首先,母语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下发生的,即在 母语的环境下,儿童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说话,语言能 力随着智力的发展而发展;l其次,儿童的母语知识是不断内化(internalize)的 结果,他/她无须有意去学习发音、单词、语法,在习 得母语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关于母语的语言系统知识 。l但外语学习与母语习得形成鲜明的对比。外语学习缺 少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的自然的语言环境,学习 者接触目的语的机会很少,投入的时间也十分有限, 甚至有些人一生也没有机会同“老外”交谈。这是外语 学习最大的不利条件。l此外,外语学习者接触目的语的时间相对较晚,最早 也是在学龄前的幼儿园时期,现在不少儿童已从小学 开始学习外语,还有些人到了成年人才开始学习。无 论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外语学习者在接触目的语之前 ,大脑中只有关于母语的语言知识而没有任何关于那 种语言的系统知识。 l语言系统知识是理解语言的基础,儿童为什么能听 懂成人从来未对他讲过的话?为什么能说出以前从 未说过的话?这是因为儿童已有内在化了的母语语 言知识。l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如果没有关于那种目的 语的语言知识,他/她听到的只不过是一串儿杂乱无 序的“噪音”而已。所以,学习外语首先必须学习关 于目的语的语言系统知识,这是学习外语必需经过 的初级阶段,我把它称作语符认知阶段,也可看作 语法能力发展的阶段。l人类语言存在着普遍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组合性 (compositionality),即语言具有普遍的语法规 则,构成语言的成分都是按照一定的语言规约组合 成语句的。语言系统的规则体现在语音、结构、语 义三个层面,因而我们有语音规则、词法规则和句 法规则、语义规则。l在语符认知阶段就是要学习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系统 规则,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语音、语法、词汇方 面的知识,为语言技能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方面我 想谈三点体会:l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形成良好的语音面貌,是外语 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l我开始学习英语是在1975年,那时我们国家的大门还 没有对外开放,我学习英语不是个人的选择,完全是 上中专的学习机会使我和英语结下了情缘。那时学习 外语有三缺:缺少社会环境、缺少学习资源、缺少学 习动因。l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属于成年人零起点学起,但是老 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语音训练,每个同学首先必须通 过“语音关”,从单词拼读到句型训练都注重语音语调 的准确性,采用的方法通常是拼读、领读、朗读、模 仿,对单词的重音、元音的长短、连音、同化等现象 ,对句子的升降、调核的位置、音调的高低轻重等都 注意讲解和纠正 。l还特别强调朗读和模仿的作用,甚至个别的课文还 要求背诵,记忆最深的就是模仿英国标准英语“灵格 风”教程。当年虽然学的知识不多,技能也没有更多 的训练,但是对于我后来语音面貌的形成起到了关 键的作用。l还有许多反例也能证明打好语音基础的重要性。记 得当年班里有一个同学,上学前学过英语但语音面 貌很差,结果不但没有成为学习上的优势,反而成 了学习的障碍,毕业后这位同学只好转行干别的了 。我教过的许多学生也能证明这一点。那些语音面 貌好的同学后来的语言能力发展都比较快,特别在 实践能力的发展方面具有较大优势。l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是外语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l前面我已提到,对于一个母语说话人来说,自然获得 了判断母语的语言直觉,所以母语说话人知道什么是 合乎语法的,什么是不合乎语法的。但对于一个外语 学习者来说,这种语言直觉或语言意识的获得,则离 不开对目的语的语法知识的掌握。母语习得是无意识 的,而外语学习则是有意识的学习过程。有意识的学 习过程要求必须学习目的语的语法知识,并以此来判 断使用的语句合不合乎语法。l当然语言的使用还需要其他方面的知识,但是语法知 识是最基本的和必需的。另一方面,语言的另一个普 遍特征是创造性(creativity)。这一特征体现在语法 规则可以循环应用,具有再生性,运用语法规则可以 构成各种合格的句子,进而再构成各种语篇。l我本人非常重视英语语法学习,我曾自学过张道真语 法、章振邦语法、薄冰语法,后来又研读过夸克( Quirk)语法,同时还认真学习过许国璋英语,对英 语语法有过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这对于我掌握英语这 门语言、对于我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对于我的英语实 践能力的提高,都受益匪浅。l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观察到,那些语法基础好的学生 一般来说实践能力也比较强。但有的学生说,我不知 道什么具体的语法规则,我是凭语感来判断对错的。 实际上,这样的学生已经把语法知识内在化了,因此 才有了较强的语言意识。实践告诉我们,语言知识的 掌握有利于语言技能的发展,技能的发展不同程度地 依赖于语言知识的基础。l学习语言系统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l学习掌握一门外语的语言系统知识对于那种外语能力 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学 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这门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习语言系统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即要通过语 言知识的掌握达到学会使用外语的目的。l语言知识到底应怎么学或怎么教虽尚未有定论,但把 语言知识的学习同实际操练结合起来定会达到预期效 果。2、语义认知阶段l经过语符认知阶段之后,一个外语学习者自然会进 入到语义认知阶段。语符认知阶段完成的标志是, 你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已经初步系统地掌握了关于 目的语的语言知识。l你学会了发音,掌握了语音规则,形成了听起来比 较自然的语音语调;你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构词 规则,同时掌握了语法规则,并能根据语法规则构 成句子;你已经在元语言层面上(不是真正使用的 层面上)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可以说, 你只是掌握了这门语言的符号系统。l语义认知阶段标志着外语学习者学习的重心发生了变 化,从语符系统转入了语义系统,开始运用所掌握的 语言知识探求语义的表达,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掌握 语篇组织的规律,既包括口头语篇(discourse), 也包括书面语篇(text),从而掌握用外语进行思维 和表达的方式方法。l人类使用语言达到各种交际目的是通过语篇组织方式 进行的,即把一连串儿的话语有机地组织成连贯的语 篇,在一个语篇中话语之间体现的不是显性的形式关 系而是隐性的意义关系。符号不但是意义的载体,而 且是创造意义的资源手段。因此,学会利用符号系统 的资源手段去表达意义是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 重要标志。这个阶段可称为语篇能力发展阶段。l意义差别:我们在学习中会发现,语言之间不仅仅 体现于结构上的差别,而且体现于意义上的差别。 翻开词典查一查“真”、“善”、“美”;“道德”、“公正 ”、“信誉”;“友谊”、“幸福”、“权力”;再看一看“ 思想意识”、“上层建筑”、“文学”、“文化”等概念, 你就会发现不同语言之间对这些概念的定义存在着 显著的差异。l意义空缺:在译“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弘扬正 气”或“鸿门宴”、“空城计”、“大观园”等术语或典故 ,你会发现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意义空缺。 l实际上,学习一门外语掌握目的语的语义系统要比语符系统 难得多。这是因为语言承载着全部世界,包括客观物质世界 、主观精神世界和社会现实世界,语言的意义就是对世界的 表征或所指。l在表征客观世界的层面,各语言之间的意义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在表征主观精神世界和社会现实世界的层面,语言的意 义正体现出政治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差别。尽管存在着千差 万别,但人类语言由于具有相同的大脑生物基础,我们可以 跨越语言的障碍进行彼此交流。l正如一位哲学家提出的“表达原则”(principle of expressivity)所说的那样:一切欲意都可用言表。我们关 键是要掌握组织语篇表达意义的规律。下面我谈三点认识。 l词汇意义是构成语义系统的核心内容,是我们表达意 义的基础。l一种语言系统的意义主要是由语词构成的,语词代表 着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又代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经 验,所以词汇意义也称认知意义或经验意义。离开对 词汇意义的掌握就谈不上意义的表达。由于英语在长 期的历史演变中吸收了多种其他语言的成分,比如吸 收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 牙语,甚至包括汉语的语言成分,所以它有大杂烩( mixed pot)之称。这一方面反映出英语的词汇是非 常丰富的,为生动、细腻的意义表达创造了条件,但 另一方面为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带来了困难。 l首先,你必须要掌握足够的单词。英语词汇大约有50 万,要达到交际没有困难的程度,至少也要掌握 8000至12000认知词汇;在英语的词汇中包含着大量 的名词词组、动词词组、介词词组,这些都已是规约 化的固定搭配,只能作为一个整体记忆;还有大量常 用的习语和特定表达法也必须掌握。l其次,你必须面对大量的同义词、反义词,需要理解 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异和使用上的区别。例如,同义词 存在着方言、文体、文学、情感、搭配意义上差别, 即使简单的great/large和man/guy也可能使你粗心 出错或使用上的不当。所以,对待单词不能简单地记 忆,要学会词义辨析,牢记固定用法和搭配,同时理 解语词的真正涵义。l结构意义是构成语义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我们 组织语篇的基础。l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不是在句子的层面,而是在 超句子的语篇层面。无论是口头语篇还是书面语篇 ,其基本的构成包含词汇意义和结构意义。我所讲 的结构意义,是不同的语言结构所体现的意义,既 包括句子的结构意义,也包括语篇结构的意义。例 如,在英语的句子结构层面,陈述句与疑问句、感 叹句与祈使句意义不同;主从关系与并列关系、修 饰关系与限定关系意义也不同;主动句和被动句、 虚拟条件句和真实条件句意义更不一样。这些都是 结构意义的不同体现。 l在英语的语篇结构层面,语篇结构实质上是信息结构,信息的 组织过程是意义关系的建构过程。例如,英语中的照应系统( 类指和特指)、数的系统(单数和复数)、语气系统(直陈/虚 拟/祈使)、人称系统(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成)、时 态系统(现在时和过去时)等等,都可表达不同的意义关系。 特别是主位和述位的呈现方式,对于构成连贯的语篇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例如,状语置于句首作为主位同置于句末意义就大 不一样。l在这方面英语和汉语的明显差别在于,英语语篇中体现的意义 关系通常有明显的形式标记。因此,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表达 语法关系的连接词及它们之间的语义差别。例如,表示原因的 as, because和since等之间存在着差异,不能简单地相互替代 。还必须掌握大量的语篇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理 解它们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 l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