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7页
第2页 / 共197页
第3页 / 共197页
第4页 / 共197页
第5页 / 共197页
第6页 / 共197页
第7页 / 共197页
第8页 / 共197页
第9页 / 共197页
第10页 / 共197页
亲,该文档总共1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 业 锋 四川省特级教师 凉山州专家型教 师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中学高级教 师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西昌学院副教 授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http:/www.lsyf.cn 谌业锋主页 http:/jksyf.scxxt.com.cn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电话:18981539788 E-mail:jksyf163.com1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案 二、教师如何应对高中新课程改革2一、高中新课程改革 的理念与方案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一)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三)新课程的实验与推进(三)新课程的实验与推进3(一)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一)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1. 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教育部主持)4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以 及创新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5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实 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6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有69.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 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7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最喜欢的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 最不喜欢的政治、物理、数学、外语 压力很大的数学、物理、外语、化学 实用性最差的政治、历史、美术、数学 内容偏多的数学、物理、政治、历史内容太难的物理、数学、化学、外语8对高中课程 内容容量的看法78.2%的校长认为课程内容的量偏多,66.2%的 校长认为课程难度过大; 37.1%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 偏多,36.7%的教师认为高中课程内容难度过大。对高中课程 内容难度的看法9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 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其他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大量的书面练习自学老师讲授为主10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 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11公众对学生作息时间的反馈被调查者的子女每天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下的占67.7%,在6小时以下的占22.2%; 被调查者的子女每天自由支配时 间在0.5小时以下的占41.6%,没有的占19.4%。12学生及社会公众对考试成绩的看法85.4%的学生及78%的社会公众明确表示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13对北美、欧洲、东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90 年代以来开展的高中课程改革作了比较研究。2. 国际比较14(1)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 化和选择性的统一。法国 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文化,获得能力和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 获得自治,成为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让 学科的多样性在作为人的学生身上找到统 一。(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为了21世纪的 高中,1998年)在课程方面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5韩国 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 化,确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 性和素质选择教学科目、能动地自 律地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课程体系,“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 程和以选修为主的课程体系”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1997年12月)16(2)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 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美国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先进而实用 的技术,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 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今后独 立的生活做准备。(伍德威尔逊全国联谊基金会高中学生年国家的使命2001年10月)17德国 把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天赋和 发展倾向、对自己未来发展作出正确 选择的能力,同发展学生参与社会民 主建设的意识、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结 合起来。(巴伐利亚等州课程纲要草案,2000年)印度 将教育与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将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联系。(2000年11月印度政府:全国课程框架)18英国设计与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公民综合学习法国个体化帮助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有指导的个人实践活动日本信息科综合学习(3)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19(4)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瑞士 目前所进行的被称为“百年来最重要的改革”的核心是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日本 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为各学校创造有特 色的课程提供空间。 20英国 高中生确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步骤:学校提供信息、咨询与指导;学生初步形成个人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5)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21德国学校把第12、13学级(相当我国高二、高三)划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 ;学生在每一学习阶段开始,根据学校开设的课程,制定个人的课程表;不同的学生在相关学习领域形成自己的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22(6) 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课程说明选课指导手册专职咨询员辅导员制度同学合作计划各国实行的学生选课指 导制度主要包括:23(7)实行学分制。目前,不少国家在高中阶段都实行学分制,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印度、韩国、日本等。24(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1.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2.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3.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4. 课程结构5. 课程内容6. 课程实施与评价2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26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272.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精选终 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 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 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 ,引导创新与实践;28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 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 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 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 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29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 ,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 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 价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实施质量 的监督和调控机制;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 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 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 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30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 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 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 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奠定基础。3. 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31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确定的培养目标。32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 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 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 会进步作贡献的强烈愿望;在高中阶段特别强调:3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 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 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 行为负责,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 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 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4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 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 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 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 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 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35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科 目 模 块 4. 课程结构36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 领域科目模块数 学语言 与 文学人文 与 社会科 学技 术艺 术体育 与 健康综合 实践 活动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 用 技 术信 息 技 术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体 育 与 健 康音乐艺术(略) 37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艺术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 的若干科目组成; 关于学习领域38设置学习领域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 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理解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 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 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 确保学生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9关于科目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 、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 物、技术、体育与健康、 艺术(或音乐 、美术)等12-13个科目; 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 用;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第二外语。 40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容 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 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 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 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关于模块41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 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 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 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并能够及时 调整,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模块的设置42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 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社会 生活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 学习方式的要求;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 在的逻辑联系;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关于模块43高中课程设置及说明44学习领域科目必修学分选修I学分选修II学分 语言与文学语文10国家为满足 学生的兴趣 、爱好和未 来发展的需 要,在共同 必修的基础 上,各科课 程标准设置 若干选修模 块,供学生 选择。 学校根据 当地社会 、经济、 科技、文 化以及自 身条件开 设,供学 生选择。外语10 数学数学10人文与社会政治8 历史6 地理6科学物理6化学6 生物6技术信息技术4 通用技术4 艺术艺术或 音乐、美术6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11综合 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15 社区服务2 社会实践645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生学习并通 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 、艺术、音乐、美术原则上每个模块为18 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周社会实践,可获得 2学分;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 务并持有相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通常情况下学生三年内可获得180个学分。46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 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社 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 在选修中至少获得6学分; 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475. 课程内容选择和编制课程内容的 原则 (1)时代性 (2)基础性 (3)选择性48课程内容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与社会生活 的联系;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1)时代性49既为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奠定共同基 础,同时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 同基础。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 能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