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三)机械组织(mechanical tissue) 机械组织是巩固、支持植物体的组织。 植物幼嫩部分,机械组织很不发达,植物体 依靠细胞的膨压维持直立伸展的状态。 机械组织的共同特点是其细胞壁局部或全部 加厚。 根据加厚的方式,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1.厚角组织(collenchyma):由活细胞构成,含 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并有一定的分裂潜能 。其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含较多的果胶质 ,增厚不均匀,且位于细胞的角隅,有一定坚韧性 ,可塑性和延伸性,既可支持器官的直立,又适应 于器官的迅速生长。 厚角组织普遍存在于正在生长或经常摆动的器 官之中。如幼茎、花梗、叶柄和大的叶脉等的表皮 的内侧。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2.厚壁组织(sclerenchyma):细胞壁呈不同程 度的木质化加厚,细胞腔很小,成熟细胞一般没有 生活的原生质体(死细胞)。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纤维(fiber):纤维是细长的细胞,细胞壁 各个方向都强烈地增厚,常木质化而紧硬,细胞腔 小,互以尖端穿插连接。 韧皮纤维(phloem)和木纤维(xylem fiber)。 韧皮纤维是指韧皮部内发生的纤维,有时将分 布在皮层、维管束鞘部分的纤维也概括地称为韧皮 纤维。如苎麻纤维,黄麻纤维。 木纤维是木质部中主要组成分子之一,木纤维 壁厚、腔小而坚硬,增强了木材的机械巩固作用。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石细胞:一般系由薄壁细胞经过细胞壁的 强烈增厚分化而来。细胞壁极度增厚、木化,有 时也可栓化或角质化。形状差别较大,等径的, 长形的,多分枝的,不规则的形状。成群分布或 单个存在。石细胞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四)输导组织(conducting tissue) 植物体内有一部分细胞分化成为管状结构,专门 运输水溶液及同化产物的组织叫做输导组织。 1.导管(vessel):存在于木质部,由许多长管状 的、细胞壁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组成导管 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vessel element 或 vessel member),其侧壁上逐渐出现不同纹式的次 生加厚,其端壁的初生壁消失,形成了不同形式的 穿孔(perforation),单穿孔和复穿孔(compound perforation)。 穿孔板(perforation plate)。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导管分为五个类型: 环纹导管(annular vessel):环状的木化增厚 的次生壁。 螺纹导管(spiral vessel):木化增厚的次生壁 呈螺旋带状。 梯纹导管(scalariform vessel):木化增厚的 次生壁呈横条突起,似梯形。 网纹导管(reticulated vessel):木化增厚的 次生壁呈突起的网状,网眼是未增厚的初生壁。 孔纹导管(pitted vessel):导管壁大部分木化 增厚,未加厚的部分形成许多纹孔。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外形扁宽、端壁近于垂直侧壁的导管分子,比 外形狭长而末端尖锐的较进化;端壁具有单穿孔 的又较复穿孔的处于更进化的地位。 螺纹导管与环纹导管一般存在于原生木质部中 。口径较小,输水能力较弱,但能适应器官的生 长而延伸。 梯纹导管直径较大,出现于器官停止停止伸长 的部分。网纹导管与孔纹导管次生壁坚固,直径 更大,输导效率更高,出现于器官组织分化的后 期后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 导管长度由几厘米至1米,藤本植物的可长达 几米,水在导管中的运输速度很快。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新导管的产生后,较老的导管便失去输导能力 。由于邻接导管的薄壁细胞胀大,并通过导管壁 上未增厚的部分或纹孔,侵入导管腔内,形成大 小不等的囊泡状突出物,以后则常为丹宁、树脂 等物质所填充。这种堵塞导管的囊状突出物称为 侵填体(tylosis)。侵填体的形成,增强了木质部 的自然抗腐力。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2.管胞(tracheid):是绝大部分蕨类植物和裸 子植物唯一的导水结构。在多数被子植物中,管 胞和导管两种成分同时存在于木质部内。 管胞是一个两端斜尖,径较小,壁较厚,不具 穿孔的管状死细胞。管胞的次生壁增厚,形成环 纹、螺纹、梯纹及孔纹等类型。 管胞以其偏斜的两端相互穿插,水溶液通过侧 壁上的纹孔沟通。机械支持的功能较强,而输导 能力不及导管。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3.筛管(sieve tube)和伴胞(companion cell) : 筛管:存在于韧皮部,是运输有机物质的一种 输导组织,由一些管状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 筛管每一个细胞称筛管分子(sieve element) 。端壁上存在一些凹陷区域,其中分布着成群的小 孔,称为筛孔(sieve pore),具有筛孔的凹陷区域 称为筛域(sieve area)。分布着一至多个筛域的这 部分细胞壁则称为筛板(sieve plate)。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筛管分子在发育早期阶段,细胞中有细胞核、 浓厚的细胞质、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粘 液体等细胞器存在。粘液体(slime body)是一种 蛋白质状内含物,又称为P-蛋白质(phloem protein)。 P-蛋白质具有ATP酶活性,与物质运输有关。 成熟的筛管中,细胞核解体,线粒体退化,质体 、核糖体消失,内质网变得平滑,并形成网状结 构,细胞质含量减少,由蛋白质物质构成的粘液 分散在整个原生质体中。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只有一个筛域的筛板为单筛板(simple sieve plate),分布着数个筛域的则为复筛板(compound sieve plate)。 细胞质成丝状联络索(connecting strand), 通过筛孔,彼此贯通,形成同化产物运输的通道 。以后围绕联络索逐渐积累的碳水化合物胼胝 质(callose)。随着筛管成熟老化,胼胝质不断增 多,成垫状沉积在整个筛板,而联络索收缩、变 细,甚至完全消失,筛孔也被堵塞。胼胝质形成 的这种垫状物称为胼胝体(callosity)。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一些多年生双子叶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胼胝 体形成,筛管停止输导功能。到翌年春,胼胝体 溶解,筛管的功能又逐渐恢复。 伴胞:每一筛管的旁边有一个或数个形状细长 、两端尖削的薄壁细胞,称为伴胞,筛管和伴胞 是由同一母细胞分裂而来。 伴胞的原生质体具有代谢活跃的细胞学特征, 与筛管紧密连接,并发育出向内生长的细胞壁, 具有传递细胞的特点。筛管和伴胞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4.筛胞(sieve cell):筛胞是单独的输导单位 ,常存在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其形状细长,末端渐尖,形成很大倾斜度的端 壁,侧壁先端部分有不甚特化的筛域,筛域也不 聚生在一定范围的壁上,因此不具筛板。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导管和筛管是输导组织的重要组成分子,常 常也是遭受某些病菌侵袭的感染途径。棉花枯萎 病菌的菌丝可从导管中侵入,病毒可通过媒介昆 虫而导入韧皮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