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8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5页 / 共78页
第6页 / 共78页
第7页 / 共78页
第8页 / 共78页
第9页 / 共78页
第1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欢迎大家参加本期培训希望我们在这次培训中 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以致用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第二篇 实施与推进一、方针目标管理; 二、质量教育培训; 三、全面生产维护。第二篇 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一、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概述 (二)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 (三)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引 言1、方针目标管理,在日本叫方针管理;在 美国及西方国家叫目标管理,我国在引 进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又称为方针目标 管理。 2、方针目标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美国结果导向的目标管理(MBO),经由 日本发展为重视过程的方针管理,我国 在向东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方针 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一)方针目标管理概述 我国的方针目标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学习方针目标 管理,其定义为:是组织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 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员工 的积极性,通过个体与群体的自我控制与协调, 以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保证实现共同成就的一 种科学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经营理念和 实际经营绩效制订计划,确定一系列目 标;与中层有关部门讨论定下一层次的 目标和对策;由各部门制定实施计划和 预案,落实各有关人员的职责;实施、 检查和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二)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 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 下三方面。1、是企业进行战略部署,实现战略目标的 重要方法之一。2、可以调动企业各级员工的积极性。3、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2、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 方针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BSC)作为战略部署和绩效管理 的系统工具,最近成为很流行的工具。人们不 再从一家企业的财务指标(方针、目标)来衡 量它的业绩的好坏,而是从包括财务、客户、 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来考察企 业。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方针目标管理的过程较 平衡计分卡简单,更易于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三)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制定方针目标 实施 实施情况的检查 纠正措施和方针评审A PC DA PC D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制定方针目标 公司方针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企业生存和发展 ,其主要依据以下三方面:1、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规划和中长期计划;2、上一年度方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3、外部竞争环境(市场、用户、竞争对手)的变化。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设立年度方针目标流程图上级方针目标本年度方针目标经营中存 在问题上年度实绩 的自我评价上年度情况 反馈外部环境 的变化内部条件 的变化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制订方针目标的步骤(P)1、确定课题; 2、设立目标; 3、制订措施和实施计划; 4、方针目标展开。注:目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要达到的水平或应取得的成果,通常要用量化指标表示。课题:是指为了实现经营方针或上级方针,作为措施提出来的各项内容中必须进行 的系统性活动,以及工作改进中需要做的项目。措施:为了要达到目标的手段,也可以理解成对策。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目标的展开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责任人厂长方针 课题 目标 对策车间主任方针 课题 目标 对策车间主任方针 课题 目标 对策班组长方针 课题 目标 对策班组长方针 课题 目标 对策实施计划 实施项目 日程计划实施计划 实施项目 日程计划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实 施(D) 实施方针目标计划时,要向实施人员传达计划 内容,使其对工作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要 提供必需的资源,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 实施过程中要保存实施记录,进程必须要评定 认可,每个财政年度要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为 下一年制定目标计划提供依据。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实施情况的检查(C) 检查分两种1、是中间过程的定期检查2、是年末检查 检查的目的1、评价结果,证实活动取得的效果;2、发现计划实施结果不理想的情况,没有解决的问题, 以及出现的新问题;3、对计划实施结果不好的情况和一些问题在下年度的方 针和计划中计划中体现出来,予以落实。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纠正措施和方针评审(A) 当问题出在实施上,要分析是否缺少必要的资源,以 及对相关责任人是否进行过必要的培训。 若计划有问题,要对计划认真评审是否有不妥之处( 如掌握现状有差错,分析预测阶段信息不准,实施效 果估计有差错,对实施能力的分析有差错等),以便 进行修订,在决定实施目标的方法时要考虑相关因素 。有时也会修改目标。总之,要找出问题,制定对策 ,解决问题,确立新的目标。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二、质量教育培训(一)质量教育培训的含义和作用(二)质量教育培训的作用(三)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四)质量教育培训的内容(五)质量教育培训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一)含义 日本石川馨博士说“全面质量管理始于教育, 终于教育”。 教育:教导和养成,可看作获取知识和信息的 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扩充人的知识基础,让人 获得某些观念或思考方法,使人在思维的深度 、广度和对事物的理解力方面达到新的水平。 培训: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培训的目标是 形成或加强技能,培训关注学习者应用所学技 术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教育与培训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是指致力于介绍新的概念和原理,帮助人 转变观念,唤醒人的意识过程。 培训则指那些致力于使员工掌握新的技术、充 实某些技巧,或者使个体达到规定的岗位要求 的学习过程。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二)质量教育培训的作用 顾客满意程度提高; 更高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浪费及返工、返修的减少; 生产效率的改善; 员工队伍稳定性增强,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 高; 企业具有更易沟通的工作环境和更强的应变能 力。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三)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 狭义的质量管理将质量教育培训局限在质量部门和专职质量工作人员中,而全面质量管理将以质量为重点的教育培训需求扩展到了整个组织所有人员中。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按层次和职能分,涉及的人员有: 高层管理者要了解质量对提高组织绩效的重要意义, 明确高层管理者在质量领域负有职能和责任,特别是 如何通过身体力行的领导提高组织的效益和效率。 管理岗位员工和其他关键岗位员工,主要是建立大家 对质量意义和质量活动的共同理解,分享质量管理的 经验教训,旨在通过质量领域内有效的工作和质量改 进,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 特定职能部门人员需要明确各职能部门质量保证的影 响因素,掌握岗位所需技能,使之能够在自己部门内 引进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 广泛的员工教育培训主要是为了建立大家对质量重要 意义的认识,掌握质量的基本常识,使之能够在本岗 位上开展质量改进活动。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四)质量教育培训的内容 面向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管理基 本知识技能培训。 针对高层管理者进行先进的质量经营理念和质 量战略方面的培训。 针对中基层管理者进行系统的质量管理理论和 技术方法培训。 针对质量管理人员和相关岗位进行专门的质量 管理技术和方法培训。 随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进展,不断进行知识 更新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五)质量教育培训的实施 识别培训需求 设计和策划培训 提供培训 评价培训结果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1、识别培训需求 组织的年度工作计划应包含质量教育培训的计 划,识别培训需求的过程就是建立年度培训目 标、形成年度培训计划的过程。 从组织的宏观层次看,质量教育应以组织发展 战略对于人员意识、知识的潜在需要相联系。 从微观层次看,质量培训应针对人员现有能力 和岗位要求的差距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2、设计和策划培训 培训设计策划即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各项 具体培训计划的过程,包括确定培训内 容,明确培训的制约条件,选择适宜的 培训方式、培训讲师、培训资料和培训 时机、为培训结果评价和过程监督确定 准则等。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3、提供培训 培训前主要是为培训教学双方提供支持,包括 介绍培训信息、培训性质、培训目标、培训师 等。 培训中要为培训双方提供有关工具、设备、文 件等。 培训后应从学员和培训者双方收集反馈信息, 向管理者和参与培训过程的所有人员提供反馈 信息,以不断改进组织的培训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4、评价培训结果 培训效果评价主要目的是衡量组织目标和培训 目标是否实现,投资效益如何,着眼于培训的 有效性和效率。 培训结果的评价应依据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进 行,并预先确定评价规则,在长期和短期两方 面开展。短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情况,自我评价、讲师评价、管理者跟 踪评价。 长期:工作业绩和效率改进程度,如半年、年度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培训循环确定培训需求提供培训监视评价培训效果设计和策划培训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三、全面生产维护(TPM)(一)概述;(二)全面生产维护的主要内容;(三)开展全面生产维护的主要工具和方法;(四)全面生产维护的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一)概述“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是1971年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供应商日本电装公司开始实施的 。全面生产维护的含义狭义:指全员(包括领导、现场工人以及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参加的生产设备维修和保全体制。广义:以不断追求生产系统的效率为目标,从生产系统的整体出发,构筑能避免所有损失(灾害、不良、故障等)发生的体制, 在生产、开发、设计、销售及管理等所有部门的参与下,最终实 现企业零损失。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1、两者的比较比较对象狭义的全面生产维护广义的全面生产维护活动目标提高设备的效率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活动对象建立良好的设备维护体系构建零损失的管理体系参与部门生产部门、设备部门企业的所有部门参与人员相关部门的所有人员企业的全部人员活动方式自主的小组活动自主活动和职务活动相结合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2、全面生产维护的演变历程 序号时间时 代 11951年以前事后保养时代(BM)2在1951年美国预防保养时代(PM)3在1957年改良保养时代(CM)4从1960年开始保养预防时代(MP)5在1971年全面生产维护时代(TPM)6进入20世纪80 年代预知保养时代(PdM)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 全面生产维护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 : 1971-1980年为全面生产维护发展的第一阶 段(自主保全); 19801990年为全面生产维护的第二阶段( 使用设备综合效率和现象机理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把 成本构成与损失的关系加以明确化,为第三 阶段(增加三大支柱:质量保全、提高业务 部门的工作效率、安全卫生与环境)。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3、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与目标 宗旨:通过提高人的保全能力和设备的效率,力求达 到“零灾害”、“零不良”、“零故障”。 六大指标:六大指标安全(S)成本(C)生产力(P)交期(D)工作士气(M)质量(Q)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与推进第一部分全面生产维护六方面指标NO类别内 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