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的思考与探讨摘要:为了改善计算机网络专业“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网络互联技术;教学质量;教学改革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学科门类之一,在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和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近几年,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应用、网络管理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未来 5 年,我国对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等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达到60 万100 万人,供需缺口十分巨大。“网络互联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专业中初级网络工程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各种网络设备组建和管理园区网络的能力,为毕业后胜任网络技术工作奠定基础。一、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依据网络互联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现状,结合笔者讲授该课程的切身体会,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网络互联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主要表现为: 1.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更新速度慢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由于这种自主性以及专业本身学科系统性的要求,导致某些课程内容与相似课程的内容存在交叉。比如以“网络互联技术”课程为例,与其相似的课程就有“计算机网络基础” 、 “网络管理与维护”和“网络安全”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过的内容,觉得没有新鲜感,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整门课程的正常学习。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设备不断涌现,但课程教学内容却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教学内容滞后。2.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设备投入不够目前多数高校都将“网络互联技术”课程设为专业课,因此日常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实践性教学很少,而且基本都是验证性实验,甚至有的就是纯理论教学,学生在学完之后,还是对网络互联缺乏感性认识,到期末考试时只能死记硬背所有相关的知识点。另外,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不像软件开发项目,只要有一定的开发环境就能完成,其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很高。像虚拟局域网组建、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等都属于网络互联的配套实验,如果没有专业的网络实验室,是没有办法实施的,目前高校网络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设备陈旧、投入不足的问题。3.教材通用性不强目前各大院校所使用的“网络互联技术”教材绝大多数会以某 公司的网络设备为例进行介绍,比如常熟理工学院就是以锐捷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授课的。然而目前许多单位部门在组建网络时,都会综合考虑性价比,选择不同的网络产品,比如:锐捷、cisco、华为等,不同的网络产品在组网时的连接、配置、管理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学生在学习完后,并不代表就能立马胜任网络组建任务,教材通用性不强。4.教学方法、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填鸭式”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教师主观地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虽然教师采用的方法由传统的板书形式发展到目前主要以 ppt 为主,板书为辅,解决了板书不能清楚解释抽象理论的问题,但由于 ppt 制作质量问题,导致其并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最终演变成了“电子板书” 。对学生来讲,依然是被动地获取知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5.考核形式单一,不能起到导向和反馈作用目前高校的教学考核方式多数还是以闭卷形式为主,学生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往往是抱着厚厚的教科书或复习资料,靠强化记忆、识记知识点应付考试,导致考核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无法准确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不能对提高教学水平起到导向和反馈作用。 6.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目前高校多数教师都是博士或硕士毕业后直接上讲台的,没有任何工程背景,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不强。二、改革措施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1.整体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本着“学以致用”的课程教学目标,综合考虑纵向和平行课程之间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协调安排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杜绝课程内容重复交叉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保持教学内容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给学生多介绍一些前沿的发展技术,让其所学更贴近市场需要。2.重视实践,增加实验设施资金投入“网络互联技术”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组网、用网、管网的综合技能,使其能直接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本着理论以够用为原则适当增加实践学时,多让学生上机摸索,增加感性认识,切实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另外,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贴近市场的演练环境。3.教材改革 结合学校实验室设施配备情况,选择恰当的教材,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另外将市场上具有高占有率的网络产品的安装与配置方法增加到教学内容中去,且可自制成讲义,分发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教学内容的通用性。4.改革教学方法对大学本科生来讲,大学的学习更应该侧重于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去学习,这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差别,建议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以本门课程为例,以案例方式进行教学是可取的,它不仅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减小这种转变的剧烈程度,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的要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改革考核方式在考核方式上,应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增加实践考核,并适当加大实践所占的比例,真正实现学生的技能培养。6.开展教师工程背景培训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缺乏工程背景的问题,这无疑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也要与时俱进,通过下企业实践、参加实践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技能,弥补缺乏工程背景的不足。三、结束语 “网络互联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面对当今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也不能墨守成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本着“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开展教师工程培训等方式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参考文献:1邵慧莹,李军,褚建立.网络互联技术教学研究与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09,(9):121-122.2夏秦,冯博琴,陈文革,等.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案例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09,(9):41-44.3周宓.专升本计算机专业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219-220.4汪双顶,姚羽.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