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供应商评价和管理体系建议优先分供方首先必须改变原有的“合 格分供方”的思维模式,而采取ABC 的管理方式现有分供方管理思路:“合格分供方”理想的管理方式:ABC分供方管理特点 供应商的资格认定着眼于“合格与 否” 供应商数量多 具体给哪个供应商下订单的权力 掌握在采购人员手上特点: 通过多因素评估和比较对供应商进 行排序,选择最佳分供方 供应商数量少 供应关系相对稳定且可以 控制 缺点: 供应商的数量无法加以控制 供应商的情况掌握不全 每次合同的供应商选择浪费许多精 力、时间 实际供货不一定是最优的分供方优点: 保证实际供货的是最佳的分供方 长期的合同可以实施 流程得以简化 模式:实际供货商合格分供方技术上是否合格?质量上是否合格?标准一标准二标准三采购人员通过价 格比较进行选择模式: 供应市场ABC类分供方量化的指标体系多因素评估和比较分供方类型描述供货比例IIIIIIABC最佳的分供方合适的分供方某种条件下合适的分供方大部分(如:70%)一部分(如:30%)正常情况下不供货供应市场对供应商的评估将涵盖八大因素, 并以量化的打分方式对供应商进行 全面评价八大因素拟采取的评估方式1) 各因素细化为多项指标,每项 指标赋予一定的分值和评分的标 准 供应商评估由技术、战略采购 、质量工程师、成本工程师所组 成的小组一起开研讨会确定 评估的结果为ABC类分供方的 确定 评估必须撰写总结报告,与结 果一起报部长审批,其结果再抄 送技术、质量、生产部门公司总体情况合作生产物流研发采购生态质量体系 1) 尚在讨论中,具体指标在11月15日提交根据重要性的程度,八大因素分别 赋予不同的分值,并细化为多项指 标 (1) 权重和细化指标评价因素权重细化指标总体情况生产制造研究开发质量管理123415151520 企业知名 度 供货能力 地理位置 市场地位 管理层的稳 定性 市场的接受 程度 生产能力( 现有/潜在) 生产技术 和设备 可靠性 生产员工 素质 过程文件的 完备性 研发业绩 技术开发手 段的先进性 样品 技术参数 技术资料的 完备性 客户服务 质量体系 认证情况 质量过程 控制 质量改进 计划 产品质量 客户服务根据重要性的程度,八大因素分别 赋予不同的分值,并细化为多项指 标 (2) 权重和细化指标评价因素权重细化指标物流和交货原材料采购生态合作5678155510 交货 运输 库存 JIT的可能 供应商管理 原材料的使用 原材料降低成本的可 能和相关的改善计划 预警系统 紧急订单 环境认证 环境保护 危险 资源消耗 合同期限 成本结构 质量协议 客户服务各项指标均以100分制进行打分, 再计算加权平均值,并根据得分确 定供应商的等级计算方法结果供应商 总得分=100(R总体情况15+ R生产制造15+ R研究开发15+ R质量管理20+R物流交货15+R原材料采购5+ R生态5+ R合作10) 供应商等级划分 85100:A级供应 商 7084: B级供应 商 5569: C级供应 商 4254: D级供应 商 42分以下,不予考 虑的供应商 供应商的供货安 排 每种的供应商一 般选择23家(根据评 分的结果确定) 根据供应商的等级 确定供货比例 如果选择的供应商分别 属于ABC级供应商,则 供货比例可按照 7080%:2030%:0 的差异化比例确定 如果没有A级的供应商 ,则应调整比例结构( 如:50:30:20),并 通过寻找新的供应商或 培养有潜力的供应商来 实现差异化管理 每一项得分均需要有足够的数据/资料加以支撑,并随打分结果一起提交 评分由战略采购经理、质量工程师、成本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组成的小组 以研讨会的形式公开进行 对于不能明确作出评分决定的项(如:数据不足等),由小组讨论后确定, 并作补充说明说明因素“总体情况”反映供应商的整体 能力 总体情况:100分(15)1因素主要指标评分标准评分人主要指标评分标准评分人总体情况1. 企业知名度 (30)2. 供货能力 (20)3. 地理位置 (15)A 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30 B 相关领域国际知名企业在 中国的合资企业20 C 相关领域的国内知名企业20 D 以上都不是 0A 具备全系列供货能力20 B 具备部分产品的供货能力10 C 仅具备少量产品的供货能力 0A 200公里以内15B 1000公里以内10C 1000公里以外 54. 市场地位 (15)5. 管理层的 稳定性(10)6. 市场接受 程度(10)A 占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15 在10%或更高 B 占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5 在510% C 占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0 在5%以下 A 非常稳定(2年内无大的10 变动或权有1次变动) B 稳定(1年内无大的变动) 5 C 不稳定(1年内变更2次或 更多 0A 相关产品有向国内外知10 名企业供货 B 相关产品没有向国内外知 0 名企业供货战略采购 经理战略采购 经理战略采购 经理战略采购 经理战略采购 经理战略采购 经理因素“生产制造”反映供应商生产的 软、硬件基础 生产制造:100分(15)2因素主要指标评分标准评分人主要指标评分标准评分人生产制造1. 生产能力 (25)2. 生产技术 和设备(30)现有的生产能力是否能满足目前? ?的订单 A 完全满足(100%)15 B 不满足 0 未来生产能力的扩张有无潜力 A 有10 B 否(请附详细说明) 0关键工序使用工艺的新旧程度得分=10X已使用年限5年以下的设备/生产线产 生的销售额 占总销额的比重 A 80100%5 B 6070%3 C 50%0 关键工序采用设备的先进程度得分=15X3. 可靠性(25)4. 生产员工 的素质(10)5. 生产制造 过程文件 的完备性(10)产品生产线的一次合格率(行业通常 水平 ) A 高于行业通常水平 (+ 5%以上) 25 B 接近行业通常水平 ( 5%) 15 C 低于行业通常水平 (- 5%以下) 0A 专科以上员工占总生产员工的比 例在70%以上10 B 专科以上员工占总生产员工的比 例在3069% 5 C 专科以上员工占总生产员工的比 例在30%以下 0关键工序的生产制造过程的描述文 件是否完备并严格实施 A 完备具严格实施10 B 完备但没有严格实施 5 C 不完备 0已使用年限小于10年的工艺数总工艺数关键工序使用自动化设备的数量 总工序的设备数战略采购 经理战略采购 经理战略采购 经理战略采购 经理战略采购 经理因素“研究开发”主要反映供应商的 技术能力以及和?的合作意愿和 初步合作情况 研究开发:100分(15)3因素主要指标评分标准评分人主要指标评分标准评分人研究开发1. 研发业绩 (20)2. 技术开发手 段先进性(30)一年内是否获得国家级/部科技成果 奖 A 是(5)B 否(0)前一年新产品的个数占总产品个数 的比重 A 大于50%(5)B 3050%(3) C 1030%(1)D 小于30%(0)前一年新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 的比重 A 大于70%(10) B 5070%(7) C 3050%(4)D 1030%(1) E 小于10%(0)A 采用了CAD辅助设计30B 未采用了CAD辅助设计 03. 样品(10)4. 技术参数 (20)6. 客户服务 (10)样品提供的准时性 A 推时提供(10)B 推迟1周(6) C 推迟2周(2) D 推迟2周以上(0)关键技术参数是否完全满足?的要求得分= 20X5. 技术资料 的完备性(10)满足要求的参数个数 总参数个数所提供的技术资料是否完备 A 第1次提供样品的时候技术资料就已 经完备10 B 第1次提供样品的时候技术资料不完 备 0是否能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开发”新产 品 A 是(3)B 否(0) 是否能模拟用户的使用状态对产品进行 验证 A 是(3)B 否(0) 是否愿意为?的技术开发提供技术支 持 A 是(4)B 否(0)研究开发 工程师研究开发 工程师研究开发 工程师研究开发 工程师研究开发 工程师研究开发 工程师因素“质量管理”主要评价供应商的 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情况 (1) 质量管理:100分(20)4因素主要指标评分标准评分人主要指标评分标准评分人质量管理1. 质量体系 认证情况(20)2. 质量过程 控制(50)是否获得ISO9000系列认证 A 是(15)B 否(0) 能否提供有效的质量体系审核记 录 A 是(5)B 否(0)关键的工序是否设立质控点并能提供控 制记录 A 设立了质控点且记录非常完备 10 B 设立了质控点但记录不完备 5 C 没有全部设立质控点 0 检验用仪器、仪表及设备是否定期检定 并在合格期内得分= 5X能否按照技术协议的要求,按期提供周 期试验记录 A 能(3)B 否(0) 出厂检验项目覆盖技术协议规定常规项 目的程度 A 完全覆盖 (100%) 5 B 部分覆盖 (8099%) 3 C 覆盖率较低 ( 80%) 0 出厂检验常规参数的AQL值与技术协议 要求的差异 A 高(5) B 等于(3) C 低(0)原材料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否具备 检测手段 A 完全具备 5 B 部分具备(8099%) 3 C 不完备(小于 80%) 0 不具备检测手段的原材料是否规 定验证办法并执行,或能提供分 供方的质保书(上述选项为B时) A 是(2)B 否(0) 对于外协的产品,有无验证办法 交实施(提供记录) A 是(3)B 否(0)检定合格期内仪器、仪表数量 仪器、仪表总数量2. 质量过程 控制(续)质量 工程师质量 工程师质量 工程师 质量管理:100分(20)4因素主要指标评分标准评分人主要指标评分标准评分人质量管理2. 质量过程 控制(续)所有检验工艺文件是否完备,能 指导关键工艺的检验 A 是5 B 否0 检验人员和关键/特殊工序的人员 是否经过操作、质量培训,能提 供培训记录 A 是,且能提供培训记录3 B 是,但不能提供培训记录1 C 否0 检验人员和关键/特殊工序人员在 现场检查中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A 全部符合规范3 B 大部分符合规范1 C 大部分不符合或全部不符合0 三年内有无质量培训计划(提供培 训内容) A 是3 B 否03. 质量改进 计划(10)5. 客户服务(10)未来有没有质量改进计划(提供计 划书) A 是(5) B 否(0) 愿不愿意同?一起制订质量改 进计划并负责实施 A 是(5) B 否(0)是否愿意与?签定质量维持协 议和质量赔偿协议 A 是(5) B 否(0) 发生质量问题后,是否能按用户 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 A 是(提供整改记录)5 B 否04. 产品质量 认证(10)产品是否有国内权威认证机构的 认证或检测(提供证书) A 是(10) B 否(0)因素“质量管理”主要评价供应商的质 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情况(2)质量 工程师质量 工程师质量 工程师质量 工程师因素“物流和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