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ww_sd77_net 六安新闻网讯 在 2012 中国安徽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六安市共有 20 多家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了 300 多种名特优农产品集体亮相。众多参展企业在宣传推介、洽谈合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交易会的载体和平台作用,进一步展示形象,汇聚商机。在六安展区,参展企业在各自展位前开展现场产品展示,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粮油畜禽等一大批名优特绿色农产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注意。六安市夏星食品有限公司、一笑堂茶叶有限公司和六安瓜片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产品展览和现场免费品尝这种新颖、生动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驻足。在六安瓜片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徽六”牌六安瓜片展区,现场的茶艺展示和茶叶品尝引起了三位外国客商极大的兴趣,他们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茶艺展示、品尝六安瓜片,并不时地向展区负责人咨询、沟通合作事宜。通过本届农交会,六安市农业产业化企业不仅充分展示了六安市农业产业化的特色、优势和潜力,还大大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作为我省促进交流合作、提升产业品牌的一大平台,越来越受到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视。很多企业也借此观摩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争取更好更快发展。安徽夏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夏义法说:“作为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希望通过参加这样的大型农业交易展示活动,使企业的管理、宣传和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近年来,六安市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来抓,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在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近千个,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 85 家,去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338 亿元。市农委副主任、市农科院院长武克贵告诉记者,下一步六安市将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千亿农产品现代加工 168 工程的实施,着力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农业品牌的打造上下功夫,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亮品牌,不断提升六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拓展六安农产品和农业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曹辰)作者:曹辰(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 )合肥日报讯 9 月 8 日下午,2012 合肥农业产业化科企对接会暨签约仪式在市政务中心举行,省农委副主任陈卫东出席对接会,副市长江洪主持对接会和签约仪式。举办农业产业化科企对接会,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市“双千亿”跨越发展行动,促进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对接会上,近 300 项科研成果进行了现场对接,其中 62 项达成合作意向,现场签订了 12个对接协议。科企对接,有力促进了合肥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统计,合肥市已拥有农业企业 1690 家,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7 家,省级龙头企业 65 家。有 60 多家农业企业获得省市各类科技型企业称号,拥有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535 项。(梁昌军)作者:梁昌军(本文来源:中安在线 )9 月 7 日,2012 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在合肥举行。 本报记者 姚林 摄本报讯(记者 胡旭 史力)9 月 7 日上午,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彩旗招展、鲜花怒放、嘉宾云集,以“绿色开放 创新崛起”为主题的 2012 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宣布大会开幕。省委书记张宝顺出席开幕式。省长李斌,农业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张玉香分别致辞。副省长梁卫国主持开幕式。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中华全国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诸葛彩华、中粮集团公司副总裁马建平、中纺集团公司副总裁王进、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山东省省长助理周齐,罗马尼亚农业和乡村发展部部长达尼埃尔康斯坦丁,波黑联邦能源、矿产和工业部部长埃尔达尔 特尔胡利,克罗地亚工商部部长戈尔丹马拉斯,罗马尼亚农业和乡村发展部国务秘书达尼埃尔 杜米特鲁鲍塔诺,马其顿农林水资源管理部国务顾问佩里察 伊万诺斯基,保加利亚农业食品部副部长茨韦坦 迪米特罗夫,省领导孙金龙、唐承沛、吴存荣、沈卫国、花建慧、李卫华,及省政府秘书长韩先聪、省长助理邵国荷出席开幕式。李斌在致辞中指出,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始终是事www_sd77_net 关安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将积极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更加注重农业科技进步和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提升农业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水平。经过连续 3 届的成功举办,农交会已经成为打造农业品牌、推动农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期待借助这个平台,有更多的朋友了解安徽、关注安徽、投资安徽,有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我省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流通体系建设。张玉香指出,合肥农交会是安徽乃至中部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龙头企业最多、参展阵容最强的国际型交易会。农交会期间,农业部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论坛” ,可以推进农交会立足农业、立足中部、走向现代农业,登上国际经贸舞台。衷心希望广大龙头企业和国内外客商以交易会为契机,扩大交流,广泛合作,开创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局面。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县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代表参加开幕式。部分国家驻华使节、中东欧农业论坛代表,农业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省、市、自治区农业部门负责人,港澳台及外商,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代表应邀出席。本届农交会有 1200 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 13 家、中国 500 强企业 16 家,国家级龙头企业 175 家,国外及港台地区企业 94 家,大型跨国采购商 12 家。大会共推介农业招商项目 288 个,总投资额 752.39 亿元。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据芜湖日报报道,昨日上午,为期三天的 2012 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芜湖一内一外两大展区:室外展区奇瑞重工农业装备声势夺人,室内展馆农产品上天入水不一而足,全面展示了芜湖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敬农在巡馆时仔细了解了芜湖企业的布展情况,并慰问了现场工作人员,市领导朱诚、王沧江陪同巡馆。走进芜湖展区,扑面而来的是灵动的江城水韵: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点池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胭脂鱼、黄缘闭合龟,还有张牙舞爪的美国鳄龟和泰国湾鳄,芜湖展区俨然成为一个水族馆,让客人惊喜不已、流连忘返。展区一侧,一幅 22.3m 的手绘家纺引得客人手中的相机、手机不停闪烁,只见四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跃然于床单之上,这幅中华国宝是芜湖一家家纺企业的镇厂之宝,制作工艺国内领先。漫步芜湖展区,来自大浦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葫芦、南瓜、提子、大米等果蔬农副产品令人垂涎欲滴,群芳争艳的精品花卉沁人心脾80 余家市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精心筛选的展品有 12 类、200 多种,充分展示芜湖农业产业的特色、优势和成果。作为芜湖农业产业化的名片,奇瑞重工、东源、同福等知名企业吸引了众多客商和媒体的目光,为芜湖展区增色不少。一些客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城芜湖美名在外,参观了芜湖展区之后,才知道芜湖农产丰富如斯,产业化发展进步之快。现场展出的珍稀水产既展示了芜湖特色养殖业的先进水平,也对保护珍稀动物起到了积极意义。本次农交会上,芜湖还与广东利海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 20亿元的文化生态农业园项目:该项目以陶辛水韵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文化广场、新农村建设、农耕文化、农业采摘观光园等为一体的巨型文化生态农业示范区。项目计划明年初破土动工。(赵云涛)作者:赵云涛(本文来源:中安在线 )合肥日报讯 2012 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 以下简称“农交会”) 今天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昨天下午,副省长梁卫国在省长助理邵国荷、省政府副秘书长孙正东、省农委主任张华建等陪同下,前往展馆现场巡视布展情况。副市长江洪陪同并在合肥展区介绍布展及企业参展情况。梁卫国一行仔细察看了农交会综合展厅、16 个市展区、妇联展区、省供销社展区等,对现场布展总体情况表示满意。走进合肥展区,迎面设置的是一个巨型“大菜篮” ,高 1.9 米、宽2.2 米, “装”有各类鲜活农产品近 400 种。在“大菜篮”一侧,一艘木质的小“舟”夺人眼球, “舟”上装有近 50 种淡水鱼类。梁卫国边走边听介绍,不时驻足欣赏,并仔细询问:“这些新奇特农产品是合肥本地生产的吗?” “都是鲜活农产品吗?”得到肯定回答后,梁卫国感叹道:合肥农业发展真快!来自组委会消息,本届农交会吸引参展、参会企业 800www_sd77_net 家,其中,不少企业是世界 500 强、全国 500 强,参展参会客商人数预计超万人。( 柳书节 方娟 陈阳)作者:柳书节 方娟 陈阳(本文来源:中安在线 )农业物联网建设。庐江县郭河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都市休闲农业。合肥伊利。肥东县农业产业化园区鸟瞰图。安徽省最大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丰乐生态园。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集中、集群、集约”发展为导向,大力实施“龙头集聚、产业集群、开放驱动、项目带动、创新推动、合作联动”六大战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合肥特点的“培龙头、扩基地、建园区、促联结、强科技、创品牌、大招商、抓投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了农业的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提速发展、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统筹显著加快。2011 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 208.2 亿元,增长 3.5%;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 834.8 亿元,增长 29.5%;年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11 家,超百亿元的县区 3 个;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7862 元,增长 18.7%,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增长、保供给、惠民生、促发展的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统筹 引导 支撑着力在“全域统筹”中推进农业产业化,构建政府引导的支持体系。突出战略地位。合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全域统筹”的理念,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工业立市” 、 “县域突破”总体战略,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协调联动,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配套推动,在政策、环境、投入上汇聚合力,使农业产业化在提升跃进中成为了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动车组” ,城乡经济融合互动的重要承载。健全政策体系。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和自主创新四大政策,涵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奖补达 180 余项,构建了农业产业化政策共享平台,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仅 2011 年,市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的奖补资金就达到了 2 亿多元。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 “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新模式、新材料 ”配套,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农业物联网等高端农业发展,丰乐和荃银等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水平位居全国种业企业前列;长丰县成为省重点农业物联网建设示范县;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 96%。全市现有各类农业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 128个,农业高新型和创新型企业 39 家,农业科技园区 105 个,科技对农业发展贡献率达58%。 调整 转型 升级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深入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围绕发挥和综合利用城区、岭区山区、圩区湖区和一般农区“四大区域”资源禀赋优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