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7页
第2页 / 共237页
第3页 / 共237页
第4页 / 共237页
第5页 / 共237页
第6页 / 共237页
第7页 / 共237页
第8页 / 共237页
第9页 / 共237页
第10页 / 共237页
亲,该文档总共2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学前 言l本课程设置与学习的重要性l本课程教学目的和内容l本课程教学方式和手段l本课程教学要求一、课程设置与学习的重要性1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 课程之一,其理论知识是土地管理专业理论基础的重 要组成内容。本课程对培养学生从事土地管理及其开 发经营的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学习的重要性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需求日益 增加,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不断增长 之间的矛盾,使土地利用中的问题越来越多,成为威 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对土地资源采 取了较严格的管制,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实施土地管 理的重要手段。从事土地管理及其相关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土 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 人才的作用。二、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简介1教学目的l土地利用规划是研究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规律的学科,使土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得到充分、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 保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获 得系统的最佳结构和功能。本学科是一 门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学 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l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 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在土地管理中正确 地利用,发挥其管理手段的作用。二、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简介2课程教学内容体系l本课程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依据资料收集、分析和整理技术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土地利用部门和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图件编制技术三、课程教学方式与手段 l采取讲授、讨论、实验等方法进行教学 l讲授:重点教学内容,54学时l讨论:针对目前的问题,3学时l实验:技术方法,15学时第一章 导 论【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土地利用、土 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土地利用规 划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 本程序,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土地利用规划的 具体内容奠定概念基础。 【重点内容】理解有关的基本概念,认识土地特 性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原则,了解土地利用 规划编制的意义及基本程序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认识土地利 用规划的意义。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一、土地的概念(Land)由于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因而对土地的概念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定义。1.土地的原意土壤陆地及其水面地球的纯陆地部分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具有生 产力的综合体2.土地概念的扩展土地资产土地系统景观地球表面的自然经 济综合体土壤剖面图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3认识土地概念需把握的几个要点土地是重要的资源。自然 资源和资源性资产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 和外延随人们的认识的深入 而变化土地与土壤、国土、环境等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土地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二、土地的特性自然性数量(面积)的有 限性空间性永续利用性属性的两重性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三、土地功能马克思曾指出:土地即“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 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生产(养育 )功能承载功 能仓储功 能景观功 能为人类生存 提供必须的 农畜产品一切建筑物 和构筑物 的载体矿产资源的 仓储功能土地本身的 形态和类型 具有舒适性 和美学价值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四、土地利用(Land use)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土地利用的历史。人 类占有土地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土地 。 (一)土地利用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 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 护和整治。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 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2、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生态环境 问题土地利用需要对土地生产要素加 以认识,如温度、水分、土壤质地 等,要凭借科学技术水平土地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生产要 素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后,才能 进入生产过程土地利用需要协调土地的权 属、利益分配等生产关系问题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 全球或区域环境的影响四、土地利用(Land use)(二)土地的合理利用(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 1什么是土地的合理利用 对土地进行充分的使其发挥最佳功能的利用 2合理利用的标志 利用的有效性和永续性 3土地合理利用的基本途径加强土地管理,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的,综合的管理 、控制、调节。 加强地权管理:主要包括地权分配,监控地权转移和 调解地权纠纷等内容。 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式和 土地利用效果进行控制、规划、监督。其中,土地利 用规划为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具体化、法制化提供了 前提条件,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亦是土地管理的 最基本依据和手段。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学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1规划(planning)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的超前性的调 配和安排。其重要特性是未来导向性。 2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 土地利用规划的历史:从殷周时期的井田制算起,至今 也有2900年历史。 对土地规划的三种意见: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 全面经济规划;是解决有关土地利用的全部规划问题; 是在空间上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义: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 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 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 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学二、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对象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 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一)研究对象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 一特殊矛盾。实质是人类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 发展趋势作的预先估算过程。目的在于维持人 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 益。职责是土地供需预测,协调供需矛盾,追 求满意效益,引导持续利用。 (二)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区别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城市规划、区域规 划和国土规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区别相关规规划区别别联联系农业农业 区划是对农业对农业 生产产与农业农业 资资源的空间间配置的总总体 部署是土地利用规规划的基础础 ,土地利用规规划是农业农业 区划在土地上的具体落 实实城市规规划是对对城市建设设的总总体部 署,是城市建设设管理的 依据是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 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国土规规划从宏观观角度对对全国性国 土资资源开发发利用的总总体 部署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区域规规划是对对一个地区内国民经经 济济各组组成协调发协调发 展的 总总体部署土地利用规规划是区域规规 划的具体落实实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一)主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组织土地利用这一侧面,来解决土地利用中的 问题,所以,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 划、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 经济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 (二)具体任务 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首要任务。 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内容, 结构决定功能。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 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 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最终确定在何时、何地和何种部门使用土地 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结合土地质量和环境条件加以区位选择 ,最终将各业用地落实在土地之上。 4土地利用微观设计:在宏观布局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利用土地,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产出率和利用率,降低其占有率。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规划的具体内容,因客观环境条件的差异,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总 体而言,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细部,土地利用规划有下列规划内容。规 划 内 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与潜力分析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规划农业用地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和规划实施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各种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的系统。说明土地 利用规划种类的多样性和相互联系性。(一)按土地利用规划的性质划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按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编制, 分为五级 是国家对规划地的农业用地 及非农业建设用地实行的宏观 控制、协调、组织和监督 各级规划均以行政区划为单 位编制、覆盖区域内全部土地 规划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将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代 表国家利益控制国民经济各部 门的土地利用。为特定目的而制 定的部门或跨行 政区界线的区域 性综合规划或单 项规划。是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的 组成部分兼有微 观与宏观规划的 性质。是属于微观土 地利用规划, 是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和专项 规划的继续和 深入,是各项 用地的安排, 是规划实施的 最终依据。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长期土地利用规划:1530年中期土地利用规划:5年短期土地利用规划:年度计划(二)按规划时间期限划分(三)按规划的空间范围分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二、土地利用规划程序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解决好复杂的系统问题,就必须遵循 一定的规划工作程序。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依据。地租和地价理论是土地资源配置中如何 获得土地利用最大经济效益的依据;土地区位 理论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其选址的依据;持 续利用理论是实现土地永续利用的理论依据; 生态经济理论是实现土地利用系统最佳功能的 重要依据;人地协调理论是土地利用中协调人 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系统工程理论是土地 利用规划编制中科学编制规划的重要思想和方 法。同时,还介绍土地利用规划中遵循的基本 原则。 【重点内容】认识各种理论对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的指导意义及其科学原理。掌握土地利用规划 编制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依据的科学原 理和基本原则的含义。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一、地租和地价理论 (一)理论核心地租的原意有报酬或收入的意思。是一个历史范畴, 是随着有组织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所有权的出现而产生 的。 1西方经济学家的地租和地价理论威廉.配弟:地租是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 入。 土地价格是购买一定年限的地租总额。赋税论 亚当.斯密:地租是“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是使用 土地而支付的价格”。国富论大卫.李嘉图:地租仅只是为了使用土地而付给地主的 金额。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杜能:地租不是劳动和投资的产物,而是田庄所处的 位置和土地性质的偶然优势带来的。地租不是价格的原因,而是价格的结果。2马克思地租和地价理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实 体是剩余劳动的产物,地租有不同的类型,即 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地价理论,土地 价格是虚幻形式的价格,是没有价值的价格。 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二)对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定 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规划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规划即地价” ,应根据地价(级差地租)的空间分布规律合 理规划(配置)各业用地。 2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 土地用途和通过规划来影响土地价格。(一)理论核心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二、土地区位理论 (一)区位理论简介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 学说。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 。解释了区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