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前沿】“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异2014-08-19 中国教育报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翻转课堂很火,很多教师都希望有所了解,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什么差别?翻转课堂如何助力当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改?先学后教符合教育规律传统教学结构是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传授知识,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或者感悟巩固;“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也就是说,知识传授的识得过程与基本的习得过程发生在课外,知识内化的习得与悟得过程发生在课堂。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悟得是指学生通过思考与觉悟,内化所学内容,让其成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层面得到改变的过程。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通过课堂上的点拨与碰撞,悟有所得,让知识进入认知本体,才能称为素养。悟得是一种意义理解,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是一种智慧,是“道”。默多克指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教育是唯一有待开发的领地。微视频能够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在线学习素材,便于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教育背景如何,都能够借助网络分享优质课程资源。微视频的作用就是提供分解、嚼烂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当然学校提供的网络微视频一定要基于本校学生的心智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学校的学生对慕课”(MOOC) 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难追溯其端倪。周易“蒙卦”有载:“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源于师生交往的教育,不能开始于“我求童蒙”,而必须开始于“童蒙求我”,学生学而不厌,教师诲人不倦,才能志趣相应彼此互动,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揭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我看来,江苏洋思、河北杜郎口、山西新绛的成功经验的内核也就是先学后教。设法唤醒学生的内驱力“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先学后教。这里的问题在于,学生凭什么要去学全新的东西?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英国金融时报(2013 年 12 月 3日)曾指出,中国教育必须抛弃死记硬背模式,“就算外国人起初可能被上海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考试中的优异表现所震惊,进一步考察后,他们对上海的教育模式就没那么感兴趣了。”教育的功能是唤醒人的自觉。对于学生来说,我要学,才有可能实现教育;要我学,则远离了教育的本质。人的自我教育才是唯一有效的教育。我以为,推进“翻转课堂”的关键,就是学生内驱力的激发,就是学生学习上的“自主当家”。我主持的浙江省教科院重点课题“内驱型教学推动力建设”,意在倡导学生在学习上立足于无师自通的预习,立足于观点碰撞的听课,立足于真正理解的巩固,立足于全面掌握的纠错。在国家大力倡导课改的背景下,真正走进我们的基础教育课堂,感觉还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占据主导地位。不少教师还是以不变应万变,还在用凯洛夫五步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猛灌猛填;课后学生猛练猛写。“翻转课堂”的流程是:教师提出具有热身作用的问题,学生看视频自主学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反馈练习,甄别疑难;教师收集问题,再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归纳成几个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交流互动,释疑解惑。疑为思之源,思为智之本;疑乃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翻转课堂”的要点和局限“翻转课堂”的要点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相互关系;多运用归纳思维,少一点演绎思维;尽量让学生归纳整理,教师点拨与延伸。“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可以学习两遍第一遍,带着问题自己学,第二遍,再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这样就有了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自学理解的基础上,课堂与师生互动交流才有效,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知识才能进入长时记忆。“翻转课堂”的优势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由此可吸收来自全球的视频知识解读,可以反复看,复习时再看。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思考,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强者,适应于终身学习的大趋势。“翻转课堂”的局限是在知识传授中,教师肢体语言、人格魅力缺失;新课、巩固课、复习课、讲评课,教学目标难以定位;受制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没有预习,课堂就成为空中楼阁;课堂起点提高后,不同程度学生可能拉大差距。判断一项教改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否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是否针对当下时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有改革的成功经验。“翻转课堂”作为一项改革,也许热一阵就会过去,但它的思想理念一定永存。来源:教育信息化,作者为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校稿:中国教育报新媒体实习编辑胡宏超即日起,中国教育报已开通自定义菜单,设置“每日读报”、“栏目精选”、“互动活动”三个栏目,让您每天在微信上就能读报,就能看到最精彩的内容,就能得到专家的指导,还等什么,退出这篇文章,在手机屏幕下面,就是中国教育报的自定义菜单。中国教育报您身边的教育资讯专家,我们将提供个性化资讯定制服务,无论您是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根据您的职业代码发送到中国教育报,我们将定期发送您所关注的资讯。为方便读者查阅以往的精彩内容,小编特意精选出今年以来最受关注的 20 篇文章,回复“精选 1”、“精选 2”至“精选 20”或“001”、“002”至“020”等关键词查看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精选 1】一位特级教师给 2014 考生的 30 条建议,一定要转 2014-05-29【精选 2】原来射雕英雄传才是教育真经 2014-06-19【精选 3】全国重点大学 211 高校、985 高校、C9 高校全名单 2014-05-02【精选 4】哈佛大学推荐:14 部培养孩子优秀品德的电影 2014-05-02【精选 5】一位老教师对年轻父母的 20 条忠告 !字字珠玑!2014-05-23【精选 6】为什么德国人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014-06-06【精选 7】叶澜:一节好课的标准 2014-06-09【精选 8】林清玄:让你的孩子努力考 717 名 2014-05-30【精选 9】教师保护嗓子的十个秘诀 2014-04-28【精选 10】韦钰:教育方法不对,再勤奋也没用 2014-05-29【精选 11】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比论文本身更震撼 2014-06-11【精选 12】刘曼辉:教育孩子不得不看的三本书 2014-04-22【精选 13】七问什么是微课、如何设计微课 2014-05-27【精选 14】怎样培养终身阅读的好习惯?2014-04-09【精选 15】一位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2014-06-20【精选 16】一生必读 60 本书,你读过几本?2014-05-13【精选 17】听清华师兄说,大学四年干什么 2014-05-09【精选 18】顾明远: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2014-06-16【精选 19】台大教授:最难一课,我们却没教给学生 2014-05-22【精选 20】美国孩子如此评价阿凡提,中国老师绝想不到!2014-04-1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