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明确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与新 材料作文的区别。 2、明确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 本方法,并学会运用。 学习目标新材料作文的 特点形式:话题作文 体现开放本质:材料作文 讲究审题严格的限制性:“三不”高度的开放性:“四自”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自定文体 自定立意给材料 给话题 一个材料 一个话题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给材料 不给话题 一个材料 多个话题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1整体性原则 2多向性原则 3筛选性原则1理清对象 2分清主次 3辨清关系 4析清含义审题的原则 审题的要点 典型引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 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 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 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 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 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 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 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 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过程分析 本材料的“主角”是“乌鸦” ,而不是“老鹰”。面对“乌鸦”的行为,涉及到“牧羊人”和“孩 子”两种不同的评价。牧羊人 孩 子 乌鸦忘了自己叫什么它也很可爱盲目模仿 缺乏自知之明 一味好高骛远 聪明反被聪明误向强者学习,理应得到 鼓励 “东施效颦”未尝不可 有一种拼命追求的精神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材料类型故事型:包括梗概故事和片断故事 、寓言故事 、漫画论说型:包括名言警句、哲理语段 、议论片段 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诗歌型: 哲理小诗、抒情短诗等找关键词句法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洛 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 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 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 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 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 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洛伦兹:迷信权威,可能与成功擦肩而过爱因斯坦:适当的怀疑是智者的火炬 提炼本质法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 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 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 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 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吃 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 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 法。 无私友爱 的品质 不贪的 品质严格的 习惯知错就改 的品质良好的生 活习惯 仔细观察 的习惯 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做学问与做人观点:辨明关系法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 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 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 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 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 住。 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 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 蚁穴。 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 扣之间,是依存关系 以果溯因法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 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 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 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 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 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 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帮助别人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 螃蟹 青蛙综合同异互求法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3、一傅众咻(一人教导,众人吵闹,难以学好)阅读左面 三则材料 立意: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 1、战国时期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筑万里长城。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阅读左面 六则材料 立意:封闭与开放、封闭与交流,以开放心态对待外部事物,外部文化等异中求同同异互求反弹琵琶法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 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 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 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 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 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 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 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吗? 也可能正因为越国人赤脚、披发, 鞋帽才有大市场,从而可以得出鲁 国人未必会穷的结论。 道理升华法漫画中,在那么一种简单 、划一、削足适履的教育方法 之下,老师不必运用自己的智 慧,学生也只有成为千孔一面 的泥塑木偶的份!你看,那两 个拇指轻轻一按,学生就只有 就范,就只有成为“统一面” 似的“合格产品”了。评议千篇一律的让我们 反感的教育憧憬让我们张扬个性、 自由飞翔的理想的教育把握情感倾向法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 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 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 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 遍的赞赏。 观点: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 强加于人 贬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小结找关键词句法 以果溯因法 提炼本质法 道理升华 法同异互求法 反弹琵琶法 辨明关系法 把握情感倾向法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 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 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 :“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不满 现状永远进 取,奋 斗拼搏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 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 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 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 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 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 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找关键词句法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 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 的世界 不要谨小慎微,要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某省一扶贫工作团,做了件扶贫实事,向某个贫困 山区赠送了一批优良种羊。几个月后去了解情况,村民 们说,羊肉的味道很好,请再送些来。结果 送了优良种羊 村民说羊肉好吃再送些来 原因 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立意: “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标本兼治,双管齐下” 等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 结果 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它 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能更鸣) 立意 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以果溯因法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 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 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由 于没有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但是斯蒂芬逊并没有因 比赛失败而灰心,坚信机车具有马车无法媲美的优越性, 他不断实验不断改进,近200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 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发展,高速火车的时速却 已超过了300千米,试验性火车速度更加惊人。赞第一、敢 为天下先新生事物具有 无限生命力失败是成功之 母认准目标 坚定信念开拓创新 永无止境火车战胜了马车斯蒂芬逊在比赛失败后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充满了信心。火车本身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开始时虽不 完善,但是它扔有巨大的发展前途斯蒂芬逊失败后进行冷静思考分析,从而获得了新的 认识,使火车得以不断改进果因深秋,黄叶纷纷从枝头上落下来。 有位哲人看到了说:“落叶并非殒落, 是胜利凯旋!”把握情感倾向法道理升华法落叶奉献赞美凯旋奉献,永恒的美德“落叶”是值得赞美的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有一只蚂蚁爬墙,六次失败了,可是 它还是延原路向上爬,一人说:“多可 敬的小蚂蚁。”第二人说:“多么愚蠢 的蚂蚁。”第三人说:“多么可悲的小 蚂蚁。”你怎么认为?提示:这篇材料可写“持之以恒”,可写“变 一条路”,但是写“变通与坚持”更出彩,因 为辨证地看问题,辨正地立意最能显出文 章的深度。无情感倾向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 为什么和尚越来越懒惰 为什么长老不来说一说 睁着眼闭着眼只念阿弥陀佛 大和尚说挑水我挑得最多 二和尚说新来的应该多干活 小和尚说年龄幼身体太单薄 白胡子的长老说我年老不口渴关 键 词提炼本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