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程颢程 颐朱 熹陆九渊王守仁1学 习习 要 求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 理学的代表人物;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 点,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 、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说说 明理学思想较为深奥,学习时无需深掘其内涵。如 感兴趣,可阅读一些较浅显的课外读物,以帮助理解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的复兴运动”和“周敦颐与张载 的思想主张及贡献” 为课外阅读内容。2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理 学学 的的 发发 展展创立:北宋五子创立:北宋五子成熟:南宋朱熹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背景:知识梳理3(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思想来源: 2基本含义:3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天理的核心就是“仁”理的本质: 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 在的普遍原则。在的普遍原则。程颐程颢知识点拔 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 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4(二)理学的成熟 1代表人物: 2理论来源: 3主张和成就:(1)理气关系论: (2)理学的修养论:强调:仁;核心是正君心(3)社会政治理论: 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4)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 4影响: (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知识点拔 朱熹(集大成者)二程+张载5材料一:“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材料二:“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三:未有这事,先这有理。如未有君臣,已有君臣之理; 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真待有 君臣之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朱熹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 知识点拔 提示:属于开放型的问题,无论持何种观 点,只要论证充分即可。6(三)理学的发展心学2心学的基本特征: (1) 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 (2) 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1陆九渊“发明本心” (1)简介:南宋人,是心学的开创者(2)思想: 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3)影响:陆九渊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 “理理” ”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 “心即是理也心即是理也 ”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故把其思想称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故把其思想称为“ “心心 学学” ”知识点拔 7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人固有的善性)3王守仁“阳明心学”(进一步发展)(1) 简介:阳明先生,明代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2)思想: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3)意义:知识点拔 8材料一 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 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 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 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 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 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 ,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 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 (2) 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 什么?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知识点拔 9共同点:1、内容相同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仁”“”“礼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理”。 2、影响相同影响相同: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 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心”,认为本心是,认为本心是“理理”。2、把握把握“理理”的途径不同: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陆王心学提出求“理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识点拔 10观点争鸣观点1 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 明全盘否定说: “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 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 ”观点2 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理学:侯外庐 、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 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 ,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 前所未有的。” 提示: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既 有可取的地方,也有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地方。 11前沿视点为纪念朱熹诞辰875周年,2005年9月19至21日中国( 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举办。期间活动包括:宋明理 学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朱熹纪念馆迁址开馆典礼、“朱子学 与和谐社会”高峰论坛、海内外朱子后裔祭祀活动等等。对于现在朱熹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对于现在朱熹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12史料选萃 汉代以后,作为正统思想的儒学在冲击与吸纳的过程中不断 更新,至北宋时形成理学,成为宋明时期的官方哲学。西方学者 一般将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Neo-Confucian-ism)。宋明理 学之为新儒学,其所以为新是指,在外来佛教文化与本土道教文 化的不断冲击下,建构在具有理性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维之上, 通过诠释心性与本体、伦理与天道的联系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使 儒家道德学说获得了形上性和整体性的论述,传统儒学内部的逻 辑结构、价值转向、道德结构都获得了新的认识。作为一种哲学 化的儒学,理学具有双重性。它的出现更加强化了封建主义的精 神压迫,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的统治,桎梏人们的创造思维。 同时宋明理学又是儒学思想中的精华的发扬光大。理学家们的辩 证思维言论,体现出丰富的价值。1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