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7章 旅游设施规划与管理7.1 旅游设施内涵 7.1.1 设施与基础设施的概念1设施设施: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的机构、系统、组织和建筑等,如军事设施、卫生设施、防洪设施等。7.1.1 设施与基础设施的概念(续1)2基础设施 通常是指为工农业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的各种基本设 施。如铁路、公路、运河、港口、桥梁、机场、电力、 邮电、煤气、供水、排水等设施。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 括教育、科研、卫生等部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情况下,基础设施特指用 于市政规划,特别是交通网络规划中的部分。在将旅游 理念引入到城镇规划中后,有些设施(如旅游线路、旅 游景点饭店、旅游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等)就属于旅游基 础设施的范畴了。7.1.2 旅游设施及其相关术语内涵1旅游设施旅游设施一词通常出现在旅游供给的内容之中,它是除了旅游资源以外,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供给中适应和满足外来游客“食、住、行、游、购、娱”诸方面需要的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旅游设施应该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两大类。 7.1.2 旅游设施及其相关术语内涵(续1)2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主要是指食宿接待设施、游览娱乐设施、旅游交通设施、旅游购物设施,以及旅游区的服务设施等,一般也叫旅游专项设施。旅游区的服务设施:通常是指旅游供给方在游览观光过程中,直接向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服务的旅游设施。 7.1.2 旅游设施及其相关术语内涵(续2)3旅游基础设施狭义的旅游基础设施主要用于旅游活动;广义的旅游基础设施既用于社区居民也用于旅游者。这些设施可区分为两大类:(1)一般的基础设施或公用事业设施,例如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排污系统、道路系统等,以及与此有关的地面配套设施;(2)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基本服务设施或条件,例如银行、医院、食品店、治安管理机构等。7.1.3 旅游设施布局的基本原则 1 综合协调:要充分利用旅游区内地形特征,各种用地功能区之间,既要方便联系,又不能互相妨碍。交 通布局往往是关键,它是各类设施的联络者。2 方便安全:旅游设施布局要紧凑合理,交通方便,安全性强。一般主要商业网点应置于人口集中的区域 ,在宾馆附近则应建设规模较大的商业中心。对于旅游 商品加工业工厂,无污染者可设在居民区内,污染与噪 音大者应置于较偏远的地段。 3 保护环境:不论何种功能的设施,其建设布局都应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不造成环境污染为前提。7.2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与管理 7.2.1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原则 1经济上可行配套设施的选择不仅要符合投资能力,同时还要 考虑它的日常维护费用和淘汰速度,力求经济实惠。 2要与旅游区性质和功能相一致不能设置与旅游区性质和规划原则相违背的设施 ,必须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与规模来进行。 3 要有一定的弹性 波动是旅游市场的显著特征,设施配套应考虑这 一情况,使之有一定的灵活适应力。 7.2.2 宾馆饭店设施规划与管理1区位的选择 旅游宾馆与饭店区位的选择,一般地说,既不宜建在热闹繁华的闹市区,也不宜建在离市区太远的偏僻处(商务旅游者例外)。对于涉外饭店、接待远道而来的游客的宾馆应该选择介于热闹和偏僻之间的区位,以排除旅游者因环境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7.2.2 宾馆饭店设施规划与管理(续1)2建筑风格与地物条件(1)外观设计应体现本地的特色和特有的建筑样式,并尽可能利用本地材料和本地的建设工艺来建造,做到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协调。(2)一般应建在向阳坡一侧,通风条件好、采光率好、昼夜温差变化相对小的地段。(3)旅游设施主色调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中式餐厅应选择充满喜气洋洋情调的暖色。而西餐厅应以冷色为主色调,适当配合中性色。7.2.2 宾馆饭店设施规划与管理(续2)3饭店类型和级别的确定因地制宜,根据旅游区的功能特点来确定:城市市区一般应建设普通型饭店;商务和贸易中心地带,可在邻近地段适当建造大型 的豪华宾馆;海滨度假地与滑雪度假地,可在附近修建公寓和部 分中低档宾馆,并可辅之以高尔夫球场、网球馆和马术 场地及其设施等;山地型旅游地,若离依托城市较远,则可以建造多 功能宾馆,适当建设购物、娱乐和健身等设施。 7.2.2 宾馆饭店设施规划与管理(续3)4饭店规模预测在确定旅游饭店的规模时要以旅游者对床位和客房的需求量为准:7.2.2 宾馆饭店设施规划与管理(续3)5. 商业与饮食设施配置指标旅游区内商业、饮食业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 ,建议在区内接待总床位数的基础上,按0.4 0.6m2/床的指标作估算,并按照总床位数分设若干个各类服务点。具体指标可参见GB/T 189712003旅游规 划通则附录A。6旅馆与公寓面积指标旅馆和旅游公寓面积指标可参见GB/T 18971 2003旅游规划通则附录A 。7.2.3 文娱与体育设施的规划与管理文娱与体育设施的配置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旅游区性质、地貌特征、目标市场特征及当地供给能力等的影响。多数旅游区应设置夜总会、影剧院、自身娱乐活动设施与体育设施等,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条件设置相应的项目。7.2.3 文娱与体育设施的规划与管理(续1)1文娱设施规划主要包括:电影院、多功能厅、露天影剧院、图书阅览室、青年中心、夜总会、舞厅等。此外,还可设置植物园、展览及游乐性建筑、动物园等。文娱性设施总建筑面积,建议按0.10.2m2/床的指标作估算。分项配置指标可参见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附录A 。2体育设施规划旅游区体育设施主要包括:活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室内网球、体育厅、室内游泳池、跑马中心、小型高尔夫球场等。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的总面积可按58m2/床的指标进行估算,而游乐性建筑的面积可按0.2 m2/床的指标进行估算。体育设施的分项配置指标可参见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附录A。7.2.3 文娱与体育设施的规划与管理(续2)7.2.4 管理、医疗等设施规划管理旅游区内管理、医疗等设施包括:行政管理中心、旅游咨询服务、邮电所、消防队、派出所、维修站、医疗诊所、托幼服务、托儿所等。总建筑面积可按0.2m2/床的指标进行估算。具体配置指标参见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附录A。 7.3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由于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大,资金回收期长,而且也不单仅供旅游区使用,所以这类设施一般是由当地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其设施布局往往纳入城市区域规划,但必须充分考虑到旅游区功能的需求。(一)旅游地给水规划1旅游地给水规划的主要任务供水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估算用水量,选择水源,确定供水点,布置供水管网,满足游人和居民的用水需求。旅游区用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7.3.1 给排水设施规划7.3.1 给排水设施规划(续1)2旅游地给水规划的要求(1)要求较高的景观保护度。所有的给水工程不能影响景观,不能为供水而直 接破坏旅游资源。(2)要求充足的水源供水量。水源地的选择;要求注意营造水源涵养林,保证水源的充足供应 。(3)要求高质量的水质保证。禁止开展污染水源的活动,不得排入生活污水 , 不能在蓄水、供水的上游布置接待、生活设施 。 7.3.1 给排水设施规划(续2)3供水管网的布置供水管网的布置应根据旅游地用水特征,并采取如下措施:(1)针对用水区分散的特点,可采用分区、分层、就近供水的原则,布置供水管网;(2)对于用水量集中的旅游接待中心、居民区、生产加工区等,可以设立水厂;(3)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地段,避免设置用水量大的设施。7.3.1 给排水设施规划(续3)(二)旅游地排水规划1旅游地排水规划的主要任务旅游地排水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估算各规划期的雨水、污水的排放量,研究雨水排放方法、污水性质与处理方法、污水处理的等级,以及分散或集中处理污水的设施,布置排水管网,并研究污水、污物综合利用的可能性。7.3.1 给排水设施规划(续4)2旅游地排水规划的要求(1)明确排水方式:一般采用雨水、污水分流排放制。(2)确定排水管道走向与方式:可采用明渠与暗渠结合的方式。(3)旅游区内的垃圾、废物处理:旅游区要有专门的垃圾桶(箱)。7.3.1 给排水设施规划(续5)3污水处理方式污水处理一般分为三个级别,即一级处理(机械处理)、二级处理(生物处理)、三级处理(高级处理)。一般以一级处理为预处理,二级处理为主体,三级处理很少使用。一、二、三级处理工序和功能(如图)。7.3.1 给排水设施规划(续6)格栅沉沙池沉淀池污水利用1、污水一级处理2、污水二级处理格栅沉沙池沉淀池污水活性污泥曝气池二次沉淀养鱼、灌溉3、污水三级处理机械处理过滤除氯污水活性炭吸附利用生物处理化学除磷消毒图71 污水三级处理方式7.3.2 供电系统规划1供电类型及设施旅游区的电力通常都是由区域发电厂直接输出,然后通过地方变电站或变电设备向景区内输送。区域发电厂则主要有两种,即火电站和水电站,在需要的情况下,部分旅游区还应配备应急发电机。7.3.2 供电系统规划(续1)2供电系统规划的基本任务供电系统规划的基本任务是:确定电源,布置电力网,确定电力网的电压等级(分一、二、三级),电厂、变电所、配电所的位置、容量、数量,电力网的走向,电力负荷等。7.3.2 供电系统规划(续2)3供电系统规划的要求旅游区的电力规划应保证其负载能力,要满足景区各部门用电增长的要求,供电容量应有发展的弹性空间,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尤其是电压)的要求,同时,不破坏风景区及生态环境。7.3.2 供电系统规划(续3)4景区电网布局设计(1)放射性电网布局:以变电站为中心,供电线路由中心变电站向四周发散的电网布局方式,该方式使得用电单位直接与变电站相连,供电线路较短,便于管理。但是,该布局模式易于发生短路事故。(2)环状电网布局:是按照不同的等级电压布局。该模式的优点在于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为显著,但是由于采用环线设计,在成本上有所提升。7.3.2 供电系统规划(续4)5供电设施建设的注意事项(1)防雷设施。地处空旷地区或山区的旅游区,区内的游乐设施、建筑物、供电设施等处应装备有防雷 设施,以防止雷击伤人事件的发生。(2)旅游区的高压线路架设既要保证不破坏景观和植物,尽量隐蔽,又要使供电安全经济;(3)在重要景区、景点的敏感地段可视范围内,供电线路应铺设地下电缆。采用以架空线为主,架空线 和电力电缆相结合的网线布置方式。1. 旅游区道路系统内容与类型交通网络与设施包括交通线路、车站、街道、机场、码头等。基本分为两类: (1)旅游区的对外交通:即从区域的旅游中心城镇到旅游地的交通;(2)旅游区内的交通:包括游览路线(步行或车船游览线)和公路。7.3.3 交通网络与设施规划旅游区道路可以按照其使用的主体分为:(1)车行道:是指主要供旅游区内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辆行驶的道路;(2)步行道:是仅供旅游者步行的道路,车辆不能进入;(3)特殊交通道:是指旅游区中特殊交通工具使用的交通道路类型,旅游区内常见的特殊交通工具主要有索道、水面交通、航空通道,也包括踏步电梯。7.3.3 交通网络与设施规划(续1)7.3.3 交通网络与设施规划(续2)2. 旅游道路的路网设计(1)方格形路网:又称棋盘式路网,指景区道路以垂直或近似于垂直的角度相交叉所组成的方格路网。(2)环形路网:即以游客服务功能区为起点,将主要的景点成环形连接起来构成的交通道路网络。(3)放射环形路网:是指由旅游区中心引出的若干放射性干道与多圈层的环线交通线组成的道路网。(4)自由形路网:是旅游区道路交通规划中较为多见的成网模式。7.3.3 交通网络与设施规划(续3)3.旅游区道路交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对外交通和公路规划原则:要求方便,能够保证有人进得来,出得去;要求安全、经济;要求保证旅游区内的旅游服务、生活、生产所需的物质、燃料、原材料和垃圾能够运出与运进。旅游区内的公路在选址和建设时要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植物群落、水系等。 7.3.3 交通网络与设施规划(续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