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基(内经)教研室 王 进Question 中华养生之道、养生之术及其思想源泉如何? 如何“法于阴阳”?怎样体现养生就在身边? 生命的阶段性如何?如何动态养生?8分钟试题:中华养生之道、养生之术精髓?其思想源泉如何? 复习:如何防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养生:即保养生命,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医事活动。生命过程的规律性阶段性 女子七岁、丈夫八岁的生命过程的规律性 十岁的生命过程的规律性中华养生的目标天年理论 “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生物学家“寿命系数学说”: 生长期(2025)生命寿数( 57)=125175(岁) 人类的养生活动起源很早,据路史记载,早在 唐尧时代,人们就知道用舞蹈预防关节疾病。战国 秦汉著作中,就有不少养生方法和学说的论述,但 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则始于内经。中医养生源流 一、老庄思想与内经养生理论1.老子“自然无为”与内经虚静养生 2.庄子“恬淡无为”与内经虚静养生老庄思想与内经养生理论老子与内经养生理论老子:二十章“天法道,道法自然。”五十一章“道 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提出“无为”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应不妄动妄为( 无为)而顺应自然,则自然无所不为、无所不成。上古天真论“志闲而 少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 从来”等均体现出虚静之养生原则。45“清静为天下正” 16“致虚极,守静笃” 1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37“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方 法 与 价 值老子:主虚静,但静中寓动,动中有静,在这种动静 结合的辨证关系中,老子认为动为暂时,静为根本,即 更加贵柔主静。 老庄思想与内经养生理论60“致虚极,守静笃”、“归 根曰静,是谓复命” 7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上古天真论“形劳而不 倦。”一方面强调要于虚静 之中有“形劳”之动,而另 一方面更注重“不倦”之因 ,之所以“形劳而不倦”, 其因正在于神静无欲。 方 法 与 价 值庄子与内经养生理论 庄子承老子道德经自然之旨,认为恬淡无为才是人的本性 养生,首先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应顺乎自然。老庄思想与内经养生理论庄子天运“顺之以 天理,行之以五德, 应之以自然,然后调 理四时,太和万物, 四时迭起,万物循生 。” 庄子达生“夫形全 精复,与天为一。天 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合则成体,散则成 始。”上古天真论“真人者, 提挚天地,把握阴阳”、至 人者“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圣人者,处天地之和 ,从八风之理”、“贤人者 ,法则天地,象似日月, 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 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 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即将顺应天地四时阴阳 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 。方 法 与 价 值庄子养生原则:将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 ”原则运用于调神养生。庄子又发展了老子十章“专 气致柔,能婴儿乎?”的返朴归真的观点,老庄思想与内经养生理论 庄子刻意“ 夫恬惔寂漠,虚无 无为,此天地之平 而道德之质也。故 曰圣人休休焉,则 平易矣,平易则恬 淡矣,平易恬惔则 忧患不能入,邪气 不能袭,故其德全 而神不亏。” 庄子庚桑楚 “子终日嗥而嗌不嘎 ,和之至也;终日 握而手不倪,共其 德也;终日视而目 不目寅,偏不在外 也。行不知所之, 居不知所为,与物 委蛇而同其波。”上古天真论“恬淡虚 无,真气从之,精神内 守,病安从来。是以志 闲而少欲,心安而不俱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 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圣人者,处天地之和 ,从八风之理,适嗜欲 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 心,行不欲离于世,被 服章,举不欲观于俗, 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 想之患,以恬愉为务, 以自得为功”等。 方 法在生活起居方面庄子:庄子达生“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老庄思想与内经养生理论上古天真论“食 饮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及今时之 人违背养生之道:“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以欲竭 其精,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方 法 与 价 值庄子对内经气功导引养生方面的影响亦大 庄子刻意“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老庄思想与内经养生理论素问上古天真论:“提 挛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 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 能寿敝天地。”方 法 与 价 值内经养生理论虽受到老庄的巨大影响,但其间仍有较大 的差别,对老庄思想也并非兼收并蓄,而是将其不合医理者 予以改造.老庄思想与内经养生理论如内经将老子十章“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之“复 归婴儿”的观点改造为上古 天真论中“适嗜欲于世俗之 间”、“行不欲离于世”、“内无 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 自得为功”及“高下不相慕”等 适应社会自然环境,保持良 好心情这种行之有效、人人 能做的方法。方 法 与 价 值论人体胚胎形成、孕育论长寿(先天禀赋条件) 灵枢天年“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要求:合和而成(优生) 内经天年理论论中医优生学楯:中华大字典“拔也”,作引拔之力 淮南子“引楯万物,群美萌生” 。人体胚胎发生,是以母之精血(阴)为基础, 以父精气(阳)为动力(或活力),合和而成。生命之源既是父母之精,则父母之精血因厚薄、偏全、强弱 之不同,使子女体质有强弱、生命有寿夭之分。内经天年理论张介宾类经 :“夫禀赋为胎元之本,精气之受于父母者也。”“凡少年之子多有羸弱者,欲勤而精薄也;”“老年之子反多强壮者,欲少而精全也。”“多饮者子多不育,盖以酒乱精,则精半非真而 湿热盛也。”(如白居易嗜洒成性,其子愚钝)强调父母精血健全强壮对于后代的重要性。父母生殖精气阴阳和谐与否,是现代优生学的重要内容。属 阴之精血得属阳之精气的动力,合和而成而产生神,如若合而 未和,是谓无神。内经天年理论礼记有“取妻不取同姓”规制国语 晋语“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从医学的角度说就是父母生殖精气阴阳和谐与失调 之理,从而阐发了古代关于反对近亲结婚、提倡适 龄婚育和寡欲优生的思想。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生殖之精皆藏于肾,因而肾在先天 禀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就为后世从肾的保养与培补以强身防衰、治疗小儿先天 发育不良,奠定了理论基础。 内经天年理论血氣已和,榮衛已通, 五藏已成, 神氣舍心,魂魄畢具, 乃成爲人.从胚胎发生至分娩,是胎儿 发育的过程,其脏腑肢体相继成长 ,营卫气血通达和调,同时魂魄( 神气)渐次具备,心神形成并展开 活动,具备了基本的生命能力,可 以脱离母体而独立生成。内经天年理论论中医优育学原理:母体情况如何,必然影响胎儿发育 ,是后代先天禀赋形成的基础(一要充足 ,二要运行通畅,而心藏神)。诸凡饮食 起居、劳逸房事、情志感发,有所失调; 外邪、跌仆,以及针药失当,均能伤胎, 故不能不慎养。此外胎儿神情气质的发育 ,是在气血营卫、脏腑经脉发育基础上, 逐步成就的,因而古代有在胎孕期施教之 说,认为外界良性的声色等形式剌激,可 以通过母体影响胎儿神情气质,称“胎教 ”,对后代个体先天禀赋的形成也有一定 影响,具有优生学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 长寿的条件和长寿特征 观察人体各种生理机能是否健全 内经天年理论论长寿五藏堅固,血脈和調, 肌肉解利,皮膚緻密, 營衛之行,不失其常, 呼吸微徐,氣以度行, 六府化榖,津液布揚, 各如其常,故能長久.五脏发育良好,则气血得以化生,精神 魂魄旺盛;六腑发育良好,则水谷化为 精微,津液润养全身;荣卫气血运行通 利和调,循常不乱,则脏腑肢节得养; 肌肉分理间隙滑利,气道通畅;腠理致 密,而不受邪侵扰;呼吸微徐,则是脏 气安定而神气内守而不外泄之征,是肺主治节良好的表现。 观察头面发育状态内经天年理论使道隧以長, 基牆高以方, 通調營衛, 三部三里起, 骨高肉滿, 百歲乃得終 头面部骨肉血脉及五官状态,又是禀赋强弱、厚薄, 先天发育是否良好的标志。基墙高以方、三步三里起 ,说明头面部骨肉丰满;通调营卫,说明面部血脉充 盛;使道隧以长,即鼻孔深长,说明清浊之气能和畅 吐纳。禀赋强壮、先天发育良好,则后天生命活动有 丰厚基础,长寿有基;禀赋薄弱、先天发育不良,则 为夭折埋下祸根。这些认识,有古人长期观察之客观 依据,与预言人事穷通祸福的“相面术”不能等同对待,其科学性和具体应用待进一步研究。 不能尽终天年,中年而亡的原因 灵枢天年: “卑基牆 ”、“五藏皆不堅 ” “薄脈少血,其肉不石 ”其特征:“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 ” “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关于个体寿命长短的先后天因素研究: 内经天年理论关于寿命长短是古今中外医学家们研究的永久课题,就内经全书而 论,人的寿命决定于两个方面: 是物种遗传因素。高世栻素问直解注六微旨大论“化有小大,期 有近远”说:“生化有小大,死期有远近,如朝菌晦朔,蝼蛄春秋,此化之 小、期之近者也;蓂灵大椿,千百岁为春,千百岁为秋,此化之大者、期之 远者也。”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物种之一,自有其物种寿限,即自然寿命, 内经认为是百岁,王冰引尚书为一百二十岁。现代研究,有从人类成 熟期、细胞分裂次数等不同方法计算,约为120-150岁。而个体遗传因素, 与其祖辈寿数有关,具有家族倾向; 与父母生殖精气的强弱、和谐与否以及胚胎生成后的孕养有关,共同构成 个体的先天禀赋。这类因素使人的寿数在出生之时即定,张介宾谓之“天定 ”,徐大椿谓之“定分”。内经天年理论内经养生之术1.养生方法论 培养正气“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外避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基本要求“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高世栻:“外知所避,内得其守,病安从来。”内经养生理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 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 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 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 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 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让生活与太阳同舞、与自然同步 人的生命过程是运动和变化的,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 相应,自然不老,通过“法于阴阳”,使生活在自然中的人尽可能会延年益寿。 根据个人的身体特性,使用适宜的、便捷的养生法术 养生之术种类繁多,门派各异,方法独特,所选择的 养生之术一定要适合自己,即“和于术数”,做到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和持久性。 合理膳食,开心人生 饮食是一件快乐开心的事情,但饮食要有节制,不能 随心所欲,要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即“食饮有节”。 适当节制饮食已成为21世纪卫生组织提倡的最为简便易行的养生之道,包括饥饱适度、饮食卫生和谨和五 味、防止饮食偏嗜等,具体地说是要注意饮食的质量 和进食时间。 起居讲科学,生命可长久 人有1/3的时间是在寝卧之间度过的,因此起卧、作息应该有规律,符合常度,尤其是要养成按时作息习惯 ,即“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动静结合,永葆活力 内经的养生思想主要源于老庄思想,从老子的“自然 无为”、到庄子的“恬淡无为”、再到内经的虚静养生,都强调人的行为应不妄动妄为(无为),而顺应自然, 则自然无所不为、无所不成,即“不妄作劳”。 如行为端正: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知晓珍惜精气、保持精气充 盈的在养生中的重要价值,通晓神静无欲、虚怀若谷在养生 中的重要意义,克服竭其精、散其真的冲动和喜好,戒除贪 懒和欲望,崇尚养生之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