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磷石膏渣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一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磷石膏渣场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开远市雨洒箐沟谷项目开工日期:2004 年 5 月试运行时间:2005 年 4 月项目总投资:工程总投资 4200 万元;环保投资 2747 万元,占总投资的 65%。环评单位及时间:昆明理工大学,2004 年 1 月验收监测单位: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二 项目环保执行情况立项、环评情况:2003 年云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云经贸投资证字200322 号文同意立项;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环发2004254 号文对报告书给予批复,同意建设。环保施工:配套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已认真按“三同时”建设试运行期:工程于 2004 年 5 月开始建设,2005 年 4 月主体和配套工程建设完成。云南省环保局于 2005 年 6 月以云环许准 2005110 号文同意试生产; 2006 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提出延长试生产期请示,云南省环保局 2006 年 2 月以云环函200661 号文批复同意将试生产期延至 2006 年 4 月 31 日。2006 年6 月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依据调查方法对渣场进行了监测。其中磷石膏渣浸出毒性鉴别执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 ,该标准中无机氟化物允许检出浓度为 50mg/L,经检测红磷公司磷石膏渣中无机氟化物检出浓度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5085.3-1996) , 项目老渣场“以新带老” 覆土植被未实施,故该项目验收工作未继续。2007 年 7 月 1 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新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5085.32007)取代了 GB5085.3-1996,新标准中无机氟化物允许检出浓度提高到 100mg/L。2009 年 12 月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的委托,根据国家新的鉴别标准重新对磷石膏浸出毒性(其中的无机十五项)进行鉴别,渣场设计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环保设施、措施:1#、2#渣坝按设计方案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要求,坝体及库底设置防渗设施;回水池按设计方案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要求,回水库进行全防渗处理,回水池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在山体两侧 1225 米高程设置截洪沟;设置引流隧洞,隧洞宽 2 米,高 2.5,长 660 米,满足排洪要求。环保措施及批复执行情况:云南省环保局环评批复(云环发2004254 号)提出的环保要求共 4 条,与昆明理工大学编制的环评报告中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综合在一起共 11 条,经核实检查,满足的 9 条,部分满足的 1 条,不满足的 1 条。其中不满足的为省环保局环评批复(云环发2004254 号)提出的环保要求“渣场、回水池防渗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该项目只进行了工程验收,未进行防渗验收,但从目前的监测数据,没有发现地下水被污染的迹象。部分满足的为:老渣场覆土植被不够完善,老渣场的闭场手续需完善。 环保管理:红磷分公司环境监测站每月对库区周围水系进行一次监测;每年投入渣场绿化 50 万元;制订了 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磷石膏渣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红磷分公司二九年磷石膏渣坝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并实施了演练,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制定并实施渣坝运行管理考评方案 、 综合利用厂渣坝运行管理规定 磷石膏渣场安全运行管理规定 、 红磷公司渣坝管理方案 、 磷石膏渣场环境监测取样规定 、 磷石膏渣场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 磷石膏渣场安全操作技术规程规范渣坝运行管理,合理有效利用渣坝库容空间,工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确保渣坝安全稳定运行。三 验收调查及监测结果1)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对红磷公司磷石膏渣场的建设,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并支持项目建设,输渣管道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渣场正常作业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绝大多数对渣场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或者基本满意。调查者希望红磷公司加强环保投入,对隧道加强管理;对原山体植被加强保护,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磷石膏渣资源综合利用。2) 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结果在磷石膏渣场建设中,占用土地大部分为荒草地和灌木林地,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磷石膏渣的堆放势必要改变原有地形地貌,生态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地埂植树、地面植草等生态措施的实施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恢复,做到美学视觉可接受。红磷公司高度重视渣场的生态环境保护,已按初步设计和环评要求采取了有关水土保持和绿化措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并能为周围环境接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满足有关环保要求。3) 老渣场“以新带老”完成情况调查红磷公司制定完善的措施对老渣场实行管理;选用车山子、蓖麻、五色梅、铁线草及酸草等植被进行试种绿化,到目前为止已组织植被绿化的面积为 20 万平方,停用库区平面覆土面积 11 万平方。按环评要求设置截洪、排洪沟,防止降雨径流进入石膏渣场和回水池。4) 磷石膏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调查红磷公司以石灰乳对新排出的磷石膏渣浆进行中和处理来达到磷石膏的无害化作为磷石膏无害化的处理。磷石膏渣目前主要是用于复混肥添加剂、水泥生产添加剂,利用量约为 5-8 万吨/年。红磷公司正在做用磷石膏制砖及建筑材料的研究,已准备方案及立项的相关工作。5) 水环境影响调查结果根据验收要求,除渣场下游民用井(环评)外、本次验收监测增补了新渣场周围三个监测井,分别为 1#监测井、2#监测井和 3#对照井。监测项目为 pH、总硬度、氟化物、氯离子、硫酸盐、总磷六项。经采样监测,所设监测井水质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要求;1#、2#监测井与 3#对照井水质无明显差别。到目前为止的监测数据表明,新渣场的建设、运行过程中,未发现相关区域地下水的污染。回水池废水属于强酸性,其中的氟化物含量较高。应该按环评要求严格进行回用,杜绝外排及可能的泄漏。6) 新磷石膏渣浸出毒性和腐蚀性鉴别对新渣场经无害化处理的磷石膏渣 100 个样品的浸出毒性无机项目检测中,总汞、总铅、总镉、总铬、六价铬、总铜、总硒、总银、总锌、总铍、总钡、总镍、总砷、氰化物浓度均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5085.3-2007)的限值;有 2个样品的无机氟化物浓度超过 100mg/L 的限值。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HJ/T298-2007) ,样份数为 100 份时,超标份样数上限为 22 份。因此,红磷公司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磷石膏渣浸出毒性鉴别中无机项目检测未超过标准限制。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磷石膏渣腐蚀性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GB5085.1-2007)的限值。7) 声环境影响调查结果磷石膏采用湿法输渣,湿法堆放,渣场无交通噪声,回水为自压输送,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8) 大气环境影响调查结果由于渣场采取湿法输渣,减少了汽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湿堆磷石膏含水较大,表面易形成坚硬外壳,不易产生扬尘。项目建设地为荒山,占地面积大,粉尘影响主要局限在坝区内,而渣场二公里内无人居住,粉尘对渣场外环境影响轻微。四、验收结论验收组经认真讨论审议后,认为该项目基本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满足环保验收条件,同意项目通过环境保护验收。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